• 147阅读
  • 0回复

积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 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宁夏吴忠县马家湖公社李桥大队的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26
第1版()
专栏:

积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
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宁夏吴忠县马家湖公社李桥大队的调查报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县马家湖公社李桥大队党支部,在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运动中,回顾本大队阶级斗争的历史,进一步认识到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向干部、社员群众进行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教育。
一九六二年,刘少奇极力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农村的阶级敌人也公开跳出来破坏捣乱。李桥大队的集体经济一度受到损失。到一九六三年,全大队粮食生产不仅没有发展,还欠国家贷款六万多元。当时党支部书记李福,只抓生产,没有抓紧阶级斗争,他腿跑酸了,嗓子喊哑了,还是没有制止住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
在农事大忙季节,四队有一个历史反革命分子,在地头上大讲封建迷信和资产阶级的坏书、坏戏,涣散社员群众的革命斗志。夜里,这个家伙一讲就是大半夜,使得一些群众白天干活没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大队党支部开始觉察到这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阶级敌人在同无产阶级争夺思想阵地,争夺群众,特别是争夺青年一代。大队党支部除了在社员大会上点这个反革命分子的名,不许他再讲坏书、坏戏外,并组织起大队的文艺宣传队。大队党支部帮助宣传队用本队解放前地主富农和伪乡、保长压迫贫下中农的事实为背景,编写了剧本《血泪仇》。这个剧本演出时,激起贫下中农的阶级仇恨。但是,大队党支部并没有因势利导,把斗争引向深入,事情过去了,仍然是就生产抓生产。
在以后的几年里,那个说坏书的历史反革命分子,仍然很不老实,继续说坏书拉拢腐蚀群众,最后竟结成反革命集团,被依法惩办了。有些地主分子也贼心不死,在平田整地时,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搞了机耕条田,就认不出旧地块的地界了”,妄想变天,反攻倒算。还有的阶级敌人,以攀亲结戚为名,拉拢腐蚀干部。阶级斗争事实,一次又一次地教育着党支部领导成员,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如果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
“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李桥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抓紧了革命文化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阶级敌人发动进攻,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随着批林整风运动的不断深入,李桥大队的革命文化活动更为活跃。去年以来,大队除了原有的文艺宣传队、自办广播以外,又办起了图书室、革命大批判专栏、青年学习园地,并增添了幻灯。十三个生产队,一个林场,都设立了宣传员、读报员、图书员、板报员。在县文化馆的帮助下,今年每队又培训了一名革命故事员。进入李桥大队,在桥头、路旁的黑板报上,都可以看到讲解党的基本路线的文章,歌唱中国共产党的诗歌,有关学习党的十大文件的问题解答,对好人好事的表扬。在大批判专栏里,社员们写了不少文章,狠批林彪反党集团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
广大社员群众在丰富的革命文化生活中,提高了阶级觉悟,更加热爱集体。有少数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起初觉得这个大队没啥阶级斗争。针对这种情况,大队党支部、团总支组织他们参加对神婆的批判会,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批林整风中,全大队团员、青年写批判文章五百七十多篇。几年来,有五十六名青年加入了共青团,有六名团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二十六名团员担任了生产队干部,三名被推选到大队领导岗位。广大社员特别是青年觉悟提高后,愤怒声讨林彪反党集团妄图复辟资本主义,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滔天罪行,掀起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潮。
李桥大队党支部是怎样领导和组织这场斗争的呢?他们的体会是:
一、加强对宣传员、读报员、图书员、板报员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牢固地树立阶级斗争观念。一开始,有少数文艺宣传队员认为搞文艺活动,就是拉拉唱唱,蹦蹦跳跳,逢年过节应景的事,思想上不重视。个别读报员、图书员、板报员,也有一些模糊认识。针对这种情况,大队党支部和团总支积极组织他们读马列的书,读毛主席的书,反复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武装思想。党支部书记李福多次向他们讲述两个阶级争夺农村文化阵地的斗争在本队的表现;请老贫农给他们作忆苦思甜报告,讲村史、家史,增强他们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战斗的责任感。他们认识提高以后,决心做一名意识形态领域里阶级斗争的战士。
二、开展各项文化活动,都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在批林整风运动中,他们发动群众利用黑板报、大批判专栏,狠批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结合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提高了社员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党的十大胜利闭幕以后,大队党支部组织文化工作的骨干,层层举办学习班,辅导群众学习。各种宣传工具都为宣传贯彻十大精神服务,使十大文件的学习步步深入。
三、坚持勤俭闹革命的原则,反对铺张浪费,贪大求洋。一切活动,都在业余时间里搞;添置用具,都是因陋就简。在文艺宣传队成立的初期,没有乐器,社员们自己用罐头盒、瓢葫芦做胡琴;把箩圈改小,蒙上羊皮做三弦。演出需要的服装、道具等,能借的就借,能代替的就代替,不乱花集体一分钱。在建立图书室时,团总支发动广大团员和青年,在业余时间义务劳动,在山坡上开了二亩地,一边种庄稼,一边搞科学实验。同时,发动青年拣拾废铜烂铁。这两项共收入九百多元。他们用这些钱,购买了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和各种书籍三百多本,充实了大队图书室。有十个生产队,自力更生办起了小图书室。
在学习十大文件时,李桥大队党支部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决心更加深入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牢固地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原载《宁夏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