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银达乡大队党支部用当地阶级斗争事例编写教材 帮助群众提高路线觉悟和文化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26
第1版()
专栏:

银达乡大队党支部用当地阶级斗争事例编写教材
帮助群众提高路线觉悟和文化水平
据新华社兰州电 甘肃省酒泉县银达乡公社银达乡大队,在组织干部和社员群众进行业余文化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文化和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结合起来,使干部和群众加深了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推动了全大队革命和生产蓬勃发展。
一九五五年,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进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一文加了“按语”,表扬了这个乡运用多种办学形式,组织干部和群众既学文化,又学政治的做法。十多年来,大队党支部不断加强领导,帮助干部、社员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党的九大以来,大队党支部深刻认识到对干部和群众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重要性。于是,便组织一部分干部、老贫农、青年对全大队的政治、经济情况进行调查,写出了八十多篇调查材料,并根据这些材料,编写成浅显易懂的《农民业余文化学习课本》,以便让干部和社员群众边学习文化,边联系本乡本土的具体事例,认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更好地领会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大队的第一生产队,一九七一年以前因为领导班子不够团结,粮食产量一直在五百斤上下徘徊。一九七二年,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深入开展了批林整风运动,揭发出了一个专门搞挑拨离间的阶级敌人,领导班子的团结很快加强了。大家一个心眼地带领群众往前干,粮食亩产当年达到了七百四十六斤。大队党支部组织业余文化教员把这一情况编写成课文,使学员们受到了生动的阶级斗争教育。
银达乡大队党支部从实践中认识到,目前在农村,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焦点,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为此,在进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时,党支部紧紧围绕走什么道路这个主题,结合全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本地解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编写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课文,举办了“今昔对比展览室”,向社员群众讲解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成就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提高了大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大队党支部还针对“学大寨学什么”的问题上反映出的两条路线斗争,编写了以批判“只抓粮棉油,不问敌我友”为内容的教材,指出学大寨的关键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全大队农业学大寨运动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新局面。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最近三年来,银达乡大队由于抓紧对干部和社员群众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提高了大家的思想和政治路线觉悟,粮食产量连年增产。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粮食亩产过了“黄河”,今年在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以后,亩产又达到了七百三十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