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热血化杜鹃 光华照河山——赞田大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26
第3版()
专栏:

热血化杜鹃 光华照河山
——赞田大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 李锡赓
在社会主义文艺作品里,英雄群象是主要英雄的坚实基础和有力衬托,因此,必须努力刻画英雄群象里的每个个体形象,使之既有共性,又有明确的个性,并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烘托主要英雄。从而使英雄群象与主要英雄形象相得益彰,星月交辉。
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对于农民自卫军战士田大江的塑造,就是一个堪以称道的范例。
田大江在整个戏中,没有一句唱词,说话也不多,但是他的行动却相当感人。他初登场是被农民自卫军误当“土豪”抓来,他因之气愤不平,批评农民自卫军“简直是军阀”。柯湘坚决执行党的政策,亲手释绑,赠送衣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毅然报名参军。这表现了他朴实倔强的性格和投身革命的热忱。他二次登场是参军以后采药归来,杜小山夸他为医雷刚枪伤起早贪黑,攀崖采药,他却腼腆地加以阻止,悄悄地埋头整理草药。这看出他不但具有劳动人民勤劳、朴实、不怕苦累、不畏艰险的品质,而且谦虚、憨厚、度量宽宏、不记私怨,对同志怀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后来突出描写了他在革命斗争的紧要关头,为救亲人脱险,挺身而出,一马当先,担任断后,英勇杀敌,鲜血洒落在杜鹃山冈上。这集中体现了他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从而使这一敦厚朴素,英勇顽强的英雄形象鲜明突出地树立了起来。
然而,田大江的英雄形象是为柯湘英雄形象的塑造服务的。田大江一出场,就处于柯湘与雷刚两种思想尖锐冲突的环境之中,他的命运始终与这一矛盾过程和斗争结局紧密相关。田大江的参军、新生正是柯湘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的结果。他参军后迅速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烘托出柯湘善于培育革命的人材。嗣后,他为救雷刚脱险而牺牲,表明了雷刚所犯错误的严重和对革命造成的损失之大,烘托了柯湘深谋远虑的正确,力挽狂澜的英姿,还进一步证明自发的农民武装斗争如果离开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引导,就不能取得胜利的伟大真理。随着田大江的英雄形象由入伍、战斗到牺牲,越来越鲜明、生动,主要人物柯湘的英雄形象也由于田大江等群象的烘托,更加光辉夺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