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评《中华女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08
第5版()
专栏:

评《中华女儿》
钟惦棐
东影出品的第四部艺术片——《中华女儿》在首都献演的效果是好的。它毫不夸张地把中国人民所走过的艰难路程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用宝贵的生命换得了今天的胜利。证明了我们是一个不可侮、不能屈的伟大民族!今天,我们正需要发掘,描写二十多年来的斗争史迹,《中华女儿》正是这样的一个作品,它的确足以教育广大的中国人民,使他们认识自己民族的真实面貌。
在影片的摄制技术上,也还是令人满意的,虽然它尚未达于尽善,但电影,这对我们今天说来,还是个新的境域,能够获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却也是不容易的事了!这个新的艺术事业部门两三年来的飞跃进展,以及我们演员及导演同志们在银幕上的成就,确是值得我们庆幸的。
因此,我下面的意见,将不是来指摘这部片子由于许多困难条件所使之产生的缺陷;而是说,在这一艺术事业的发展途中,我们在每一件工作之后,如何来吸取它的经验,以期在另一作品中去谋求改进。
原来,听说这部片子是要叫做《八女投江》的,后来改作《中华女儿》,这一改,是好的。在表明主题的积极性方面,的确比《八女投江》好。
《八女投江》的事迹,有力的说明了中华民族的不可侮、不能屈,它的本身是具有典型性的。但同时我们不可忘记:类似这种故事,在八年的抗日战争(在东北自然应该从一九三一年以后)以及三年的解放战争中是积累得很多的!多,自然并不妨碍《中华女儿》的值得搬上银幕。但我以为,这题材并未予以充分的展开,人物中我们知道得比较清楚的只有一个胡秀芝,其他的都比较模糊。指导员自然活动较多,人们比较熟悉,但这个人物显得“平面”。其他的人,印象更少。所以在她们投江之后,在观众中所引起的反响是不够强烈的(这自然与在临结尾时导演的手法上显得粗糙,没有能够沉住气有关系)。引起观众强烈反应的,许多人都觉得是在胡秀芝的入党。不少观众的眼泪随着胡秀芝的眼泪流出来了。这是因为什么呢?我想,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使人体会到共产党确是受压迫者的组织者和鼓励者,特别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党毫不疲倦的把斗争中的每一个骨干组织起来,这对于坚持当时那样紧张残酷的局面,是具有巨大的、决定的意义的;另一方面,则是人们所熟知的新从灾难中逃出来的胡秀芝,居然成了光荣的共产党员,为她庆幸——这中间也同时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胡秀芝这个人物确是雕刻得比较完全。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在像《中华女儿》这样一个作为介绍根据地对敌斗争的题材,要不要刻划人物?我看是要的。因为从胡秀芝的效果看,刻划人物并没有坏处。如果能够更多一点的介绍介绍指导员及其他同志的身世(这中间自然要连贯到斗争史实的),则这片子的效果还会更好些。因为这样增强了它在艺术上的概括性,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在艺术上更加立于不败之境。我们可以看见,编导者在要反映敌后艰苦斗争生活方面是费了许多苦心的,如在描写缺乏粮食情形下的采集蘑菇的镜头,猎取野猪的镜头,两个老乡在雪地里给游击队送粮的镜头,对着热腾腾的高粱米饭饕餮的镜头,以及在白杨树上放了望哨的镜头,赤着脚在寒冬里跳舞的镜头……这些都是很能引人入胜的。但可惜这些东西,没有被人物以及事件的红线贯穿起来,所以它显得是涣散的、零碎的,成为转眼即逝的东西,换句话说,它没有更活起来!
我这样说,是不是要求《中华女儿》中应该平均并列的去写人物?成为一部《烈女传》!不是的。我只是说,在至今被人认作奇迹的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它基本的是由于这一斗争中的成员是处于一个共同的命运,而他们(和她们)又带着各自不同的遭遇,使她们(和他们)在斗争中成为同志,开始成为不可屈服,后来成为无坚不摧的力量!什么东西最可宝贵?人。从斗争中逐渐觉悟了并且经过组织起来的人,这是有巨大意义和说服力的。但今天《中华女儿》的人物,个别的除胡秀芝外,其他人物都显得平淡——我认为这是它的所谓“美中不足”的地方。
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几个“美中不足”的地方:
第一、胡秀芝在第一次战斗中负伤了,因为情况紧急了,被丢失在战地上,而她终于坚毅地爬了回来,什么东西在鼓舞着她?镜头告诉我们:指导员和队长对她的鼓励——这自然是重要的,但我以为更重要的应该是她对敌人的仇恨心,像镜头上所显示过给我们的:在敌人的并屯政策中,她的丈夫被埋葬在烈火之中!这是胡秀芝应该会记取,而且一定会被记取的。所以我以为这里少的不是一个镜头,而是一个斗争人物最真实的内心活动!
第二、最后一次战斗,是在小队长——指导员的爱人殉难之后,这固然能够引起一种强烈的动机来鼓励指导员接受这次战斗任务,但仅仅这点,是不行的;队长没有在这次战斗任务中配备足够的力量,而在战斗布署上又缺乏周密的计划与明确的指示;甚至指导员在发现敌情以后,还把小队中战斗力较强的两个男同志调走了——这个前途是不堪设想的!以致造成后来强弱众寡悬殊之势。炸桥之后,敌人决心要对这个战斗队施以报复,她们为了吸引敌人的火力,使大队得到转移的机会,先向敌人开枪了,但这在银幕上说明得很不充分,所以当她们向江边撤退的时候,这行动的本身容易引起观众误解她们的不智——背水作战!再从这个小队的战斗动作上看,她们的作战素质并不高,她们在前进和移动中经常是密集队形,所以被敌人的掷弹筒杀伤很大,甚至她们在指导员牺牲之后,几个人抬着她挺身前进,密结在江边!导演者在这些地方是有意的表现她们在临危时无所畏惧。表扬她们的志气,但没有充分认识到她们是个战斗队,是在战场上,战争的目的是要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如此等等,都很容易构成这个题材的缺陷——她们是英勇的队伍,她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但她们缺乏智慧,在战斗中缺乏最必要的训练和知识。
指导员——这是体现党的领导的一个人物。无论如何,她不能在自己一时的激动之下来接受这个战斗任务;即使这种战斗任务在当时的游击队中已经成为家常饭;如果不是炸毁桥梁的话,甚至是无须像指导员这样的人亲自去带队的。但既经接受任务,便不能轻易从事,这个脚本在刻划这个人物上,又多少犯了些写正面的积极人物不够的毛病。而在演技上,这个人物还缺乏真实的内心活动,尤其缺少从战火中锻炼出来的刚毅性格(这在斗争人物形象的创造上,实在是太必要了!),所以有人看了以后会觉得这好像一群知识分子结合起来的队伍。这一点,自然是有损于这个主题的。
这里使我记起了在敌后斗争中许多壮烈牺牲的故事和人物,他们在战斗中确实付出了最崇高的代价,思之使人心痛,但当痛定之后,有时也觉得某些痛,如果我们当时正确的执行了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战术,则其痛或可避免,或可减少,或甚至可以转痛为快的。这样,便使我有理由来提出:在我们记述往年斗争史迹中,需要费一番心思去认识、去组织、去把原来的素材加以提炼和提高。一般的说,真人真事的写作方法,曾经使我们在文艺创作上得到过不少的好处,我们通过它使抽象的思维获得了生命,显示了许多朴质可爱的生活。但是,这样也曾使我们某些创作一直到今天还停留在素材的堆砌上,没有提炼,没有概括,没有批判,不敢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提高,因此也就不能更好的使作者和观众或读者从已往的斗争史迹中(自然不是全部)去丰富我们的斗争知识,并借以提高中国人民斗争的智慧。
在我们的作品中,描写过许多新的英雄人物,他们在革命斗争中舍己忘身,为人民付出了最高贵的代价!这还有什么可以非难的呢?对于英雄,无可非难。但是,艺术的创造不应该停留在这里。烈士们的血,既然为后代流了,艺术创造的任务,应该启示他们的后代:革命固然少不了流血的事,但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流血,而是在必不可免的时候,我们才流血的。该流血而不流血,这是怯懦者的行为,是有损于革命的;但可以不必流或者少流,这仍然是每个革命者要努力去争取的事。所以我主张在文艺创作上应该从真人真事的写作方法上提高一步。这种提高,自然不是提倡一般的虚构。而是说,努力肯定那些在已往斗争中属于积极的(智勇双全的)题材;而批判、提高和补足那些消极的(有勇无谋的)题材。我想,这无论在提高艺术的创造上说,和对人民革命事业的教育意义上说,都是有益的事。
一月四日,北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