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促进生产大发展 千里淮北平原农业空前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27
第1版()
专栏: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促进生产大发展
千里淮北平原农业空前丰收
据新华社合肥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电 今年,安徽省千里淮北平原的农业,获得历史上空前的丰收,粮食总产量预计可比去年增加二十一亿斤,增长两成多。二十个县,有十九个县比去年增产,平均每个县增产在一亿斤以上。棉花总产量可比去年增加五十九万担,增长六成多。
“不以完成征购任务为标准,要以多作贡献为目标”,这是在党的十大精神鼓舞下淮北人民共同的愿望。临泉县是棉花生产的先进县,今年又获得了粮、棉双丰收,给国家的贡献也更大。到十一月上旬,全县就出售棉花十四万担,比去年增加了两万担。全县出售棉花在十万斤以上的大队,去年只有八个,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增加到二十四个;出售百万斤棉花的公社,也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今年,淮北人民对国家的贡献这样大,这是这个地区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结果。一九六四年以前,这里还是一个缺粮地区,国家年年要从外地调来大量粮食支援这里。淮北的变化,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后,特别是批林整风以后,随着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深入人心,淮北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现在淮北不仅不需要从外地调进粮食,而且调出了大量粮食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近几年来,这个地区每年都向国家交售十几亿斤征购粮和大量的棉花。今年,在十大精神鼓舞下,到十一月中旬止,阜阳、宿县两个地区已经交售粮食十六亿多斤,棉花一百万担,进度大大快于往年。如今,淮北人民生活有了提高,许多社队有储备粮,许多社员家庭有余粮。批林整风运动是强大的动力,是夺得今年农业丰收的根本原因。萧县的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过去,这个县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比较复杂,自然条件较差,是全省闻名的“老大难”。批林整风以来,萧县县委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在社队中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不断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解决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使全县一跃成为全省的先进县。近三年,他们先后分三批,已在三百二十八个大队,深入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占到大队总数的百分之六十。路线教育变成了强大的革命动力,有力地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纠正了农村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全县粮食总产量,三年来每年递增一亿斤;去年粮食亩产超过了《纲要》,今年又上升到六百多斤。
淮北人民在批林整风、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中焕发出来的革命精神,集中地表现在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上。去年,淮北遭到暴雨的袭击,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今年入春以来,又多次遇到洪涝、干旱等灾害,也是一个多灾之年。淮北人民发扬昔阳县人民“天大旱,人大干”的精神,同各种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们坚定地说:社会主义是斗出来的,超《纲要》是拚出来的!抗灾抗到天低头,抗灾抗到大丰收!
特别是七、八月间,淮北有四、五十天没有下雨,二千四百多万亩黄豆、玉米等秋季作物,受旱的达到一千七百多万亩。一千多万淮北人民迅速掀起了抗旱的热潮。辽阔的淮北原野,出现了“抽水机开起来,马拉水车推起来,铁桶、木桶挑起来,盆盆罐罐端起来,男女老少动起来”的动人景象。
更激动人心的,还是在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利辛县柳西大队。这个大队去年遭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水灾,一夜之间变成一片汪洋。大队党支部书记孙邦昌,带领全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同水灾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在大水之年夺得了粮食亩产过“长江”的好收成。今年,正当他们加倍努力大干苦干,夺回去年水灾带来的损失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多月的卡脖子旱。但是,他们无所畏惧,继续发扬革命硬骨头精神,开沟挖渠,打井建站,提水抗旱,使受旱的庄稼普遍浇了一至三遍水,夺得了丰收。粮食亩产达到一千一百五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三十五斤,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淮北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变化最大的,还是中共安徽省委帮助淮北地区各级党委抓的二十个后进大队。分散在淮北二十个县的这二十个后进大队,在原来粮食亩产一、二百斤的基础上,一九七○年有五个大队上了《纲要》,一九七一年增加到十一个,一九七二年又上升到十五个。今年,更传出了振奋人心的喜讯:二十个大队全部跨过了《纲要》。其中,有些还过了“长江”,亩产超过了千斤。
初冬时节,天气转冷,而千里淮北,到处是热气腾腾的景象。人们热烈地讨论明年怎样夺取更大的胜利。一九七四年虽然还未到来,但为夺取明年丰收的战斗已经打响了。今年淮北一共播种了二千万亩小麦,底肥上得足,种得比哪一年都好。冬修农田水利的战斗,已经揭开了序幕。许多地方的工地上红旗招展,人群如潮。据阜阳地区五个县的统计,目前上工人数已达六十几万人。
千里淮北,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跨着时代的骏马,正从新的起点上向前奔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