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种田人离不开党的基本路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27
第2版()
专栏:

种田人离不开党的基本路线
江苏省淮安县流均公社党委会
革命导师列宁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教导我们说:“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我国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我们讲政治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农业生产中,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管好方向、道路问题,使农业生产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如果只埋头种田,不问方向、道路,听任自发资本主义倾向泛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是根本不可能的。
建成大队是我们公社生产条件较好的一个大队。过去,由于只有种好田的愿望,没有把住发展农业的方向,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抬头,以致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上不去,一九七○年平均亩产也只有六百多斤。后来,我们公社党委帮助这个大队的干部找出农业生产迟迟上不去的原因,联系这个大队两条道路斗争的实际,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提高了路线觉悟,端正了发展农业的方向,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按照国家计划,保证种植粮食面积,同时还把编蒲包、烧窑等副业也纳入集体经济的轨道,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一九七一年粮食平均亩产跨过了《纲要》;一九七二年亩产九百零七斤;一九七三年虽然麦子遭受严重的病灾,稻子受到冰雹灾害,粮食产量仍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这个大队的事实教育了我们: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看路线对不对头,抓住基本路线这个总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农业生产就能迅速发展。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党的基本路线是各项具体工作的纲。在农村,我们只有牢记党的基本路线,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各项经济政策,促进农副业生产全面发展。我们公社共有一万多亩柴蒲,每年出产大量的柴、蒲、鱼、藕等,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较多的资金。但是,前几年由于没有把副业有计划地组织起来,副业不但不能为农业积累资金,反而与农业争劳力、争时间,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一直很低,亩产只有四五百斤。
为什么我们有领导农民种好田的决心,也采取了许多措施,还是不能把田种好呢?我们在总结工作时,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指示:“许多同志往往记住了我党的具体的各别的工作路线和政策,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而如果真正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我们就将是一个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我们执行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的时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左右摇摆,就会贻误我们的工作。”革命理论的学习,实践经验的总结,使我们认识到:要搞好生产,必须执行党的有关经济政策,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忘记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用党的基本路线的精神去分析问题,指导行动。
社员正当的家庭副业,按照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是允许的,但是如果家庭副业发展到与农业生产争劳力、争时间,那就是农村中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表现了。在农村,资本主义倾向的根源之一是一部分农民的私有观念,它是私有制经济在人们思想上打下的烙印。这种私有观念是落实经济政策,使副业生产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阻力。
毛主席说:“反映旧制度的旧思想的残余,总是长期地留在人们的头脑里,不愿意轻易地退走的。”党的基本路线规定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正是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和群众觉悟程度出发而提出的任务。在农业战线上,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思想去克服社员群众的私有观念。因此,我们要切实解决农副业生产的矛盾,就必须坚持进行基本路线教育,宣传党在农村的有关经济政策。
认识统一之后,我们总结了严百、中心等大队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路线是非的经验,在全公社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帮助群众提高路线觉悟。这样,编包、织席等副业生产,很快有计划地组织起来,不仅解决了与农业争劳力的矛盾,而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一九七○年,副业为农业提供了生产资金五十三万元,为夺取农业丰收创造了条件。一九七一年,虽然麦季遭受连续阴雨,全年粮食总产还是比上一年增加六百多万斤,亩产达到九百二十五斤,跨过了《纲要》规定的指标。去年,副业收入占农副业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粮食亩产超过千斤,为国家提供了七百多万斤商品粮,集体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员收入也大幅度提高。我们公社被淮阴地区树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今年,虽然遭到了多年未遇的赤霉病和冰雹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农副业生产仍然好于丰收的一九七二年。
实践证明,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我们种田人才能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我们在实践中还碰到这样一个问题:生产形势好了,后进帽子扔掉了,还要不要继续狠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对这个问题,在口头上回答大都是肯定的,但在行动上则往往另是一样。我们公社的前哨大队就有这样的经验教训。这个大队从一九六六年以来,粮食生产经历了一个上《纲要》——下《纲要》——超千斤的过程。一九六五年,大队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帮助下,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刹住了资本主义歪风,调动了群众搞好集体生产的积极性。一九六六年,粮食平均亩产八百四十斤,超过了《纲要》规定的指标,成为全公社第一个粮食亩产过《纲要》的大队。生产形势好了,党支部一些同志为了要保住《纲要》大队这个荣誉,他们不是继续抓紧思想政治工作,而是埋头搞生产。结果,资本主义倾向又以新的形式抬头了,挫伤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削弱了集体经济。一九六七年,粮食亩产又降到了《纲要》指标以下。从那以后,连续几年粮食产量上上下下,徘徊不前。新的党支部成立之后,他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深入开展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坚持贯彻执行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一九七○年,粮食亩产超过了千斤。一九七一年以来,大队党支部引导群众联系实际,开展批林整风,狠批林彪反党集团鼓吹的“唯生产力论”,大大调动了群众为革命种田的积极性,生产一年比一年好,粮食亩产连年超过千斤,副业生产也有较大的发展,成为全公社的先进大队之一。我们从前哨大队的经验教训中体会到:社会主义事业要干多少年,基本路线就管多少年,我们种田人就要同资本主义倾向斗多少年。党的基本路线是生命线,我们种田人一时一刻也离不开。
这几年,我们从正反两方面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依靠党的基本路线,因此,党委领导成员都能比较自觉地抓大事,讲路线,从而使农业生产能够稳步地健康地向前发展。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林彪胡说什么“农民种好田就是政治”,其目的是要我们埋头生产,不问政治,丢掉党的基本路线,放弃无产阶级专政,以便让他们一伙推行修正主义的路线,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林彪的阴谋破产了,“农民种好田就是政治”所包藏的祸心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但是,“唯生产力论”这个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在今后,还会有形形色色的假马克思主义者把它当作法宝继承下来,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相对抗。我们一定要刻苦攻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按照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带领全公社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抓革命,促生产,坚定不移地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奋勇向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