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一面办医院 一面办学校 绍兴县第二医院为农村培养医疗卫生人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27
第4版()
专栏:

一面办医院 一面办学校
绍兴县第二医院为农村培养医疗卫生人员
新华社杭州电 浙江省绍兴县第二医院在搞好医疗工作的同时,自力更生地举办了一所卫生学校,给农村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医疗卫生人员。
自一九五八年以来,这个医院的卫生学校已培养出医护人员、药剂员、化验员、妇幼卫生员、红十字急救员、赤脚医生等近四百人。现在,这些人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农村区、社、队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有的还担任了保健所的领导工作,成为当地农村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县医院规模小、人手少、经费有限,怎样办学校?绍兴县第二医院的做法是,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教师由医务人员兼任;教材也由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践自己编写;课桌、黑板、床板和宿舍,也由医院的各科室调剂解决。在没有增加人员、经费和用具的情况下,他们终于办起了学校。
绍兴县第二医院在办学过程中,经历了两条路线的斗争。一九五八年,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鼓舞下,医院的党支部和一些医务人员眼看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医疗卫生人员不能满足客观需要的情况,同心协力地办起了一所卫生学校。不料,到一九六二年,正当这所学校越办越好的时候,在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下,竟被上级领导部门砍掉了。一九六五年毛主席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后,医院党组织和院里医务人员经过共同努力,把卫生学校又办了起来。这件事受到了贫下中农的欢迎,也更加鼓舞了医院工作人员办学的革命热情。
绍兴第二医院在办学中,坚持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向。在两年的教学时间里,他们经常组织学生到农村去,结合教学,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开展防病治病活动,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使学生不但具有实际工作能力,还不断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因此,卫生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不但一般都能做下腹部手术,单独诊断、处理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工作态度很好,许多人受到了贫下中农的赞扬。学生在校时,还开荒种地办起中草药种植场,为学校节约了一部分开支,有几年还给国家上交了一部分钱。
医院办学校,也提高了院里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过去,县医院因为工作较忙,医务人员往往只重视临床实践,忽视了学习理论。办校后,医务人员为了教好学生,积极收集资料,编写教材,使自己在理论方面也不断得到了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