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朝发北京 夜宿巴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27
第5版()
专栏:

朝发北京 夜宿巴黎
“巴黎和北京,现在变得可算近了啊!”中国友好参观团一到巴黎,许多法国朋友就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欢迎中国朋友的到来。谁都知道,巴黎位于欧洲西端,北京在亚洲东部,两地相距万里以上;远还是那么远,怎么说是近了呢?原来,法国朋友是拿这些话来称道最近开辟的巴黎—北京航线的。他们说,这条航线把法、中两国首都直接连系起来,为两国人民更加广泛的友好接触创造了有利条件。有的朋友还给了这条航线一个很好的比喻,说它是一条“空中友谊走廊”。
巴黎—北京航线,是根据中、法两国政府的协定,在今年九月八日正式通航的。目前,中国民航同全世界大多数航空公司有着业务关系,法国航空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早在一九六六年,也就是中、法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两年以后,巴黎—上海航线正式开航。这条航线几年来为发展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了贡献。只在今年前九个月里,就有数百名法国各界人士搭乘这条航线上的班机来中国旅行参观,增进了互相了解。现在,每周两趟的班机又直飞于巴黎和北京之间,这正说明了中、法两国和两国人民友谊的新发展。
为了庆祝巴黎—北京正式通航,以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阎志祥为团长的中国友好参观团,应法国航空公司的邀请,最近到巴黎进行了参观访问。参观团在十一月十七日早晨乘法航班机离开北京。在飞向欧洲的飞机中,机上服务人员热情照顾中国朋友,用中国话同参观团成员亲切交谈。同行的法国航空公司驻中国代表萨布林还邀请阎志祥团长进入驾驶舱参观。萨布林向中国朋友说:“你们看机舱里的情景,这说明我们之间是很友好的。”参观团就是在这种友好的气氛中,飞行十七个小时,在北京时间十八日凌晨三时许到了巴黎。但由于时差关系,巴黎夜幕才降落不久,还是十七日。真是万里行程,朝发夕至,怪不得法国朋友说,巴黎和北京变得更近了!
巴黎的十一月,通常是淅淅沥沥,多雨阴湿。说也巧,自从中国友好参观团到达以后,这里连日太阳高照,天气晴和,市内街心公园里杂花不凋,绿草片片。法国朋友们说:“这好天气许是中国朋友给带来的。不管怎样,它却象征了存在于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
的确,中国友好参观团在巴黎的日子里,无论是在各种形式的招待会上,还是在游览名胜古迹中,或是在访问工厂的时候,都受到法国各界人士的欢迎和热情接待。梅斯梅尔总理的夫人曾在总理府举行酒会,招待了中国友好参观团。总理夫人说,她曾经到过中国,并且希望很快再到中国去,看看中国的巨大变化。在一次招待会上,法国总统府副秘书长向参观团表示:“凡是促进法国和中国友谊的事,我们都是非常愿意作的。”法国航空公司董事长加利雄在法航办事处最高一层楼的大厅里举行了午宴。他说:“这个大厅是我们公司的会议室,因为我们总是在这里研究通航北京的问题,所以今天特地在这里招待中国朋友。”他还强调指出,巴黎—北京航线的通航,是法国和中国友好合作的必然结果,而且将对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曾在今年五月到中国旅行过的法航工作人员希伯尔女士,同她的丈夫一起,陪同中国客人游览巴黎郊区的风景区枫丹白露。她拿出一张她在北京时以天安门为背景同中国朋友的合影照片,给中国客人看,并且说:“许多许多的法国人,包括我的丈夫在内,都想到中国去,他们是多么想了解中国啊!我自己还想学习中国话,希望再一次到中国去参观。”
在曾涛大使为中国友好参观团举行的招待会上,庆祝巴黎—北京开航,是中法两国朋友谈话的一个主题。法中友协领导人马纪樵夫人说:“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们表示欢迎,因为这条航线为我们两国人民的交往提供了方便。”新闻界人士谈起来总是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一位在两个月前访问过中国的女教员,在招待会上碰到了友好参观团内她认识的老朋友,一时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她告诉中国朋友,她访问回来以后,已经作了十多次访问中国的报告。这位女教员满怀深情地说:“现在两国首都通航了,法中人民更近了!”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