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阅读
  • 0回复

词汇语法和修词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09
第6版()
专栏:

词汇语法和修词式
邵燕祥
现在正是大家都惯于粗枝大叶,懒得斟酌什么词汇、语法和修词式的时候,四日人民园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随笔》算是一个有益的提醒。每一个拿笔杆儿的,都应该联系自己,好好作一番检讨。
首先,叶圣陶先生对江华先生《要努力驳逐使人糊涂的词汇》一文表示首肯。诚然,象“驱迫”“鸣过”“尿便”“拍抚”以至“讨喝”这些硬造的词汇,既不“普及”,又不“提高”,的确让人望而生厌,“要努力驱逐”它们,大概没人会有异议。
其次,叶圣陶先生说到语法和修词式的问题。咱们就从这儿说起。
叶圣陶先生认为,象“当下工的汽笛鸣过”的“当”字,“是从翻译文字来的”,一般语言里是没有的。因此写进文章去就可以讨论。但是一定要一般语言里有的才能写进文章吗?拿叶圣陶先生所说:“人家也不过知道你在那里喜欢罢了”的“罢了”,平常也很少有人说,但是一定说“罢了”不能写进文章里去吗?“罢了”并非从翻译文字来的,也和从翻译文字来的“当”没有什么区别,问题全在习以为常,也就“听来爽耳,读来爽口”了。我以为所谓“行得开行不开”,不必斤斤于“要在大多数人的嘴上生根”,文章能不能“上口”,主要的关键倒还不在“当”或者“罢了”这一两个字上。我这说的是一般的文章,文艺创作应该另说。
叶圣陶先生指出的“两个并列的动词下面贯到目的格的语法”,象“采用与洗炼有生命的语汇”这样的语法,我认为在一般文章和文件里就是可以用的,在某些节骨眼上,还是必须用的。因为这样往往可以科学地固定整个一句话的意义,同时又可以避免罗嗦,增一字则太多,减一字则太少,非常合适,虽然“这是从书本子来的”,但是在“一要弥补咱们原来语法的缺陷”,“二要行得开,约定俗成,大家采用。”这两个条件上,它全够格,特别是在一般文章和文件上采用、流行,有什么不好呢?叶圣陶先生说:“在文件上集会上流行未必能算数”,倒是可以讨论的。
再说修词式。叶圣陶先生认为诸如“义愤填膺”,“欢欣若狂”一类的语句不好运用,我不很同意。我认为可以用,也正是因为它们常常用在“通电”和“报道文章”里。“通电”和“报道文章”的特点是在简炼,比方一条新闻打算说明群众“欢欣鼓舞”的情况,在条件不许可象较长篇报道一样来枚举具体的事实的时候,势必要寻找概括性较强的语句,与其徒劳地在修词上兜圈子,不如索性运用现成的语句。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绝不会以词害意,并且由于它们是成语,更加容易给读者或听众以亲切而直捷的感觉。这一切并不是任何一个通电或报道文章执笔者“不去找”“不去学习”的“毛病”,而是一方面为了迁就条件,一方面为了加强文字的效果的缘故。
最后,我的意见是:文艺创作、文件、通电、报章文章,一般的文章,都各有其独自的特点,在词汇、语法和修词式上,不可混同在一起谈,更不该硬教它们来“就”一定的“范”,问题在这里。这是可以讨论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