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他们特别能战斗——记开滦煤矿的革命矿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2-19
第1版()
专栏:

他们特别能战斗
——记开滦煤矿的革命矿风
开滦煤矿以批林整风为纲,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进一步挖掘老矿潜力,今年提前十八天完成国家原煤生产计划,原煤产量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超过矿井设计能力百分之五十八。最近三年,每年增产的煤炭,等于给国家新建一座年产百万吨的大型矿井。今年一至十一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开滦煤矿回采工的效率提高百分之五十,掘进工效率提高百分之八十,工作面的平均月产量提高百分之十二点五,各项主要产品和技术经济指标都超过了去年的水平。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光辉著作里,赞扬一九二二到一九二五年在党的领导下开滦煤矿和其他方面工人举行的大罢工,分析了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特点,指出“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
半个世纪过去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开滦矿工继承和发扬中国工人阶级战斗的革命传统,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英勇奋战,顽强斗争,推动企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胜利前进,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作出新贡献。
进入发展国民经济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开滦迈开了更大的步伐。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锻炼的几万名矿工,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以敢于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抵制错误路线、错误思想的干扰,战胜井深巷远、水火为灾等不利条件,改造老矿井,挖掘生产潜力,促使煤炭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
歪风吹不倒 永远争上游
发展国民经济第四个五年计划开始的前夕,党中央发出了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开滦煤矿党组织和革委会根据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提出“四五”计划期间挖掘老矿潜力,实现大幅度增产的规划。
党中央的指示,领导的号召,很快变成了群众的行动。昼夜之间,拥护的大字报贴满了全矿区。赵各庄矿的三名老工人董起才、汪守信、田立国,在矿门口立了个“为突破万吨献计献策”的大牌牌,利用业余时间轮流接待提合理化建议的群众,几天的工夫,工人们提出了二百多条合理化建议。唐家庄矿工人在薄煤层中挖掘潜力,获得了与厚煤层一样多的产量。吕家坨矿的掘进工人为了开辟出充足的采煤工作面,开展了月进千米的大会战。……
正当群众运动蓬勃掀起,新纪录一个接一个出现的时候,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也跟着展开。
一九七○年九月四日,唐山矿采煤二区的工人在过去被帝国主义封闭的“禁区”采煤,创造了日产六千零三十六吨的新纪录,超过日产计划两倍多。工人们敲锣打鼓,簇拥着鲜红的喜报,到矿革委会报捷。就在这时候,矿领导班子内部有些同志却说什么六千零三十六吨“冲击了政治”,“炮弹打偏了”,“方向不对头”。还有一些同志跑来对采二区党总支书记、老工人王利说:“少出点煤不要紧,可千万别犯‘生产第一’的错误!”
听了这些议论,王利不禁打了个寒战。“抓革命,促生产,为国家多采煤,难道不对吗?”王利思潮翻滚,一连几天吃不好,睡不安。
一天,王利来到采区大楼的会议室。会议室里,陈列着揭露和控诉帝国主义残酷压榨我国煤矿工人的图片和实物,这是在向“禁区”进军之前举办的阶级教育展览。见到这一张张图片和一件件实物,这位在井下劳动了近三十年,经历了两个不同时代的老矿工,再也控制不住心头的激愤。他回忆了在“禁区”创高产纪录的整个过程。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工人们在这个会议室里,一次又一次地学习毛主席的一系列指示,学习“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和党中央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控诉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压迫煤矿工人的暴行,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及其破坏矿山建设的罪行。广大职工革命热情高涨,推动着革命大联合巩固发展,整党建党工作顺利进行,斗、批、改运动深入开展。整个矿山朝气蓬勃,形势大好。工人们满怀豪情壮志,提出了要打开“禁区”,在复采区创高产的建议。他们说:在“禁区”搞复采,不仅仅是为了多出一些煤,更重要的是回击帝国主义对我国煤炭资源的破坏,也是为了把在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干扰下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工人们的创议,得到了领导上的大力支持。开滦煤矿和唐山矿的两级领导成员,同采煤二区的工人一道研究,制定了复采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向“禁区”进军的战斗于是开始了。
所谓“禁区”,是解放以前帝国主义进行掠夺式的开采被扔掉的采煤区,它已经封闭了几十年,里面聚积着水和瓦斯,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担任开路先锋的探险队,由王利率领,一步一步地摸索着前进,一米一米地接通巷道,边掘进边采煤。有时煤壁渗水,水和煤合在一起,连拔脚都很吃力,他们就滚在水煤里干;有时作业面的温度超过人的体温,他们就带着凉冰往前闯。“党和国家要求我们增产煤炭,这是我们煤矿工人的光荣,苦点累点算不了啥!”采二区的工人用他们的勇敢和智慧,绕过“水帘洞”,穿过“火焰山”,在“禁区”掘出了大量的煤炭。
六千零三十六吨,正是广大矿工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的产物,是抓革命、促生产的丰硕成果,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绝不是什么“冲击了政治”,“打偏了炮弹”,大方向完全对头!
王利和矿党委中几个老干部,向错误思想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说: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方针,是经常性的长期任务,党中央的指示,我们要不要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毛主席亲自制定的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我们要不要贯彻?我们煤矿工人用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为革命多采煤,让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加快步伐,怎么是“冲击了政治”?怎么是“大方向不对头”呢?
开滦煤矿党组织、革委会和唐山矿党委,赞扬了采煤二区工人为革命增产煤的精神,严肃地批评了“炮弹打偏了”的错误观点,指出六千零三十六吨的纪录,是工人们执行党中央指示的具体行动,是贯彻“抓革命,促生产”伟大方针的生动体现,绝不能给蓬蓬勃勃的群众运动泼冷水。
这场辩论,提高了领导成员的路线觉悟,批判了把政治与经济、革命与生产分割开来的形而上学观点,给敢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干部撑了腰,给广大矿工长了劲。就在这一个月,唐山矿第一次实现了“日产万吨”的大幅度增产计划。
批林整风运动开始以后,开滦煤矿党委领导广大干部、职工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深入批判林彪一类骗子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资产阶级世界观,有错误观点的同志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觉悟。大家统一认识,掀起了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纲,大幅度增产煤炭的新高潮。
任他千难与万险,矿工含笑斗自然
“任他千难与万险,矿工含笑斗自然。”
这是开滦工人阶级在挖掘老矿潜力中向大自然搏斗的真实写照。
在煤矿,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登天难,入地更比登天难。到过矿山的人都有深切的体会。到几百米、上千米深的地壳下面采煤,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地层深处,千奇百怪,变化无穷,水、火、瓦斯、坍塌堵冒时刻都在和人们作对。困难之大,那是习惯于地面生活的人所想象不到的。
“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毛主席的教导鼓舞着开滦矿工。他们深信,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掌握了革命的辩证法,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他们发出誓言:“困难面前长股劲,决不松口气!”“为了给国家多采煤,决心征服大自然!”
唐家庄矿硬骨头采煤二区的工人就是征服大自然的一个榜样。
这个矿的煤层薄,开采年代久,剩下了许多边边棱棱的煤,人们称它是一堆“瘦骨头”。采煤二区所在的生产区域,不仅煤层薄,石头多,而且大断层、小断层中间还夹着许多岩石包,简直象个乱石滩。人家一个工作面采几个月到一年多,他们却一个月采两三个工作面,甚至采一两个班就得换地方。运煤的溜子,整天东搬西挪,工人们长年累月地在乱石滩里钻来钻去。早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就有人说:唐家庄该收摊了。可是,采煤二区的工人偏偏要在这里挖掘老矿的潜力。他们豪情满怀地说:“骨头啃得多了肉也就多,薄煤层加起来就是厚煤层。我们就是扛着溜子打游击,也要把地下丢掉的煤炭挖出来!”
今年六月,这个采区遇上了岩石包。原来只有两尺多高的煤层,突然只剩下一尺多点,上面还有哗哗淋水。一市尺高,甭说采煤,就是进去爬一趟也很困难。党小组的同志们坐在一起,研究如何领着大伙闯过这一关。大家说:“发扬开滦工人的战斗传统,迎着困难上,就是铜墙铁壁也要穿过去!”工人们在上淋下浸的工作面上,斜躺着身子,一锹一锹地挖掘。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战斗精神,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成为全矿条件最差、效率最高、安全最好的先进采煤区。正是有了这样一批特别能战斗的硬骨头矿工,唐家庄矿不但没有收摊,而且产量逐年大步上升,现在的平均日产量比一九六五年提高了百分之六十。
井深千米的赵各庄矿,是开滦煤矿中井最深,瓦斯最大,自然发火煤层最多的矿。它的主要开采煤层全部是发火煤层。解放以前,不知有多少煤矿工人被火夺去了生命。人们都把火区叫做“火老虎”,只要发现火点,就赶紧把工作面堵死躲开。
现在不同了,工人们不是怕火,而是主动去制服火。今年十月的一天,赵各庄矿四九三七工作面突然白烟漫漫,出现了煤层发火的信号。矿上的领导干部,灭火班和救护队的工人,立即赶到现场,紧张地安风管、水管,一面调整风压,一面浇水,只用了五个班的时间就把火扑灭了。工作面上秩序井然,采煤照常进行,生产没有受损失。
为了征服火害,灭火班的工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懂得了实践出真知,事物都是依据于一定的条件而变化的道理。他们带着黄雀和仪器,深入火区探险,在救护队员的帮助下,摸清了一氧化碳的来龙去脉,掌握了自然发火的规律。在这基础上,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一起研究,采取了改进采煤方法和巷道布置,因地制宜地调整风压、灌浆、抢挖发火点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治火的主动权。几年来,赵各庄矿的工人治服了一个又一个火区,从这些“虎口”里采出了一百多万吨煤炭。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日日夜夜奋战在百里煤海的开滦矿工,天天都在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人们都知道一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但是赵各庄矿井运区老工人侯占友的日历,却偏偏是四百五十天。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侯占友一不要加工资,二不要采煤工津贴,三不要劳动补助粮,经常是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后,又不声不响地到采煤区干上一班义务劳动。年年春节有三天假,他年年春节上六个班。这位在旧社会当牲口驮大筐的老工人,不忘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浑身充满着使不完的劲。他说:“国家需要煤,人民需要煤,我们多出一锹煤,就是对革命多作一分贡献。”他怀着高度革命责任感,在一九七一年做了四百四十个工,一九七二年做了四百五十个工,今年一至十月又做完了四百一十二个工。工人们说:王铁人的革命精神鼓舞着我们,铁人式的侯占友天天教育着我们。
在开滦煤矿,一心为了矿山建设的铁汉子何止一个侯占友!象“矿山老愚公”吴旭芝,二十四年不脱班,不晚点,风雨无阻,天天一个样;“硬骨头矿工”王久兰,专门抢着困难上,迎着艰险冲,转战了林西矿所有的采区;被人称为“出煤没个够”的宗振铎,一分一秒不放过,班班都是满负荷……这样的矿工真是数也数不清,他们的事迹说也说不完。
抢在时间前面 不断攀登新高峰
在挖掘老矿潜力的斗争中,开滦煤矿工人,不仅向错误路线开战,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开战,而且不断地同固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思想开战。
一九七二年第四季度,开滦煤矿创造了平均日产的历史最高水平。一九七三年怎么办?还有没有潜力可挖?开滦煤矿工人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说:“我们在过去的三年中,为国家增产了三百万吨煤炭,站在开滦看,是个了不起的大数目;但是,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从全国七亿人民的需要来看,却是微不足道的小数字。”这几句话,反映了开滦工人豪迈的革命胸怀和战斗的风格。有了这种革命胸怀和风格,他们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把昨天的成绩作为今天的起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跑道上向前冲刺,永不停步。
马家沟矿采煤一区就是一个缩影。
去年,这个采煤区的工人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创造了日产原煤三千二百多吨的全矿历史最高纪录。它等于文化大革命前全矿的日产量。今年年初,采区党支部提出:去年有成绩,今年怎么办?全区展开了大讨论。有的干部说:“我们是步子不快天天走,成绩不大年年有,上级鼓励不算少,这样下去就可以了。”他们提出了一个一月调整,二月稳住,三月再上的计划。这个计划拿到工人当中,根本通不过。工人们说:“去年恶战煤老虎(指瓦斯),巧度碎顶板,都没含糊过,为什么今年不能迈大步?”“有了成绩歇歇脚,就是毛主席批评过的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通过讨论,大家批判了骄傲自满思想,制订出抓大事,促大上,持续增产的新规划,全区很快出现人人力争上游,班班创新水平的火热局面。
在争先进,创新水平的热潮里,老矿工冲在前,年轻一代紧紧跟上。十月二十六日,矿工出身的副区长李振刚和采煤班长、老工人孙明禄,当工作面的顶板被炮声震塌的时候,迎着倾泻下来的矸石冲上去,迅速打好柱子,避免了一场事故,保证全采区出了三千五百五十七吨煤,又一次刷新了全矿的纪录。七二二三工作面的青年工人马春平,在四十度陡坡的工作面上,几小时内就把重达三吨半的九十六棵柱子,整整齐齐地矗立在工作面上,创造了一个人完成六个人的工作量的先进纪录。新工人创新水平,老工人当顾问;老工人创新水平,新工人当助手。新老工人团结战斗,共同提高。全区四百多名工人,就有六十多人创造出了新水平,原煤产量直线上升,十一月五日就提前完成了今年的生产计划。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