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传给青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2-23
第2版()
专栏:

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传给青年
辽宁新金县葛家大队生产队长 丁本富
一九六八年十月,十五名知识青年从大连来到我们生产队。看到农村增添了一批新生力量,我打心眼里高兴。
这批青年,敢想,敢干,有朝气。可开始不大注意节约:吃剩的饼子扔得东一块西一块,米粒撒下也不在意。我直觉心痛,心想:这些青年自小长在城里,没有受过旧社会的苦,要让他们扎根农村,就得教育他们艰苦奋斗。于是,我一次又一次把饼子头收拾好,把米一粒粒拣起来,对他们说:“百日打柴不能一日烧,粮食是用汗水换来的;眼下咱们国家还穷,就是以后富,也要艰苦奋斗啊!”青年们听了个个直点头。从此,他们注意从一把米一瓢面省起,渐渐克服了浪费现象。
有一个时期,我发觉有的知识青年讲究穿戴,劳动的劲头也差了。这是为什么?仔细一了解,原来是队里一个没有改造好的富农分子,常常在他们面前散布什么“年轻不美,老了后悔”等话,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青年。我想:这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而战斗。于是,我组织知识青年、社员群众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开展革命大批判;把我家的“传家宝”带到青年点里,对他们进行阶级教育。
我的这件“传家宝”,是一件补钉摞补钉的“千层衣”。是旧社会,母亲传给我的,到如今已有四十多年了。解放后,我一直保存着它,用它激励自己,教育后代。我回忆对比后,对青年们说:“资产阶级把他们‘和平演变’的企图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咱们千万不能忘了阶级斗争。衣裳破了补一补没有关系,思想变质了可危险啊!”经过耐心教育,青年们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知识青年薛昂夫,刚下乡时,衣裳破了,就往炕头一丢,鞋穿破了两个眼,就放到墙旮旯。如今,他衣裳破了自己缝,鞋破了自己补,穿得很朴素。每年一上秋,青年们就编枝笼,上山拾柴禾。下乡这几年,青年点平均每年节余五百多斤粮食,做到肉、菜、油自给有余。除了生活费用外,每人每年剩八、九十元钱,最多的剩一百二十多元。
去年七月下旬,我队满山遍野一派丰收景象,大伙心里甜滋滋的。可是,七月二十六日一场暴风雨,把玉米刮得东倒西歪,看了揪人心。知识青年小王对我说:“老队长,这下完了,丰收没有指望了。”我想:严重的灾害正是对人的考验。我便给青年们讲大寨贫下中农抗灾夺丰收的事迹。青年们受到鼓舞,说:“暴风雨能把庄稼刮倒,咱有两只手,要一棵棵扶起来!”于是,知识青年和社员们连夜奋战,一夜就扶起五十多亩刮倒了的玉米。这一年,虽然遭受多种自然灾害,我队仍然夺得二十六万多斤的好收成,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现在,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青年们头脑里渐渐扎下根来,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