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新主任上任前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2-25
第4版()
专栏:

新主任上任前后
四年前,二十八岁的指导员裴焕录,被越级提拔为北京部队空军某团政治处副主任,半年后,他又当了主任。
最近,我们来到裴焕录所在的部队,听到了许多他上任前后的故事。
破“格”迎新
夜,已经深了。团里几名领导干部的办公室和宿舍里,还灯光通明,等待着新主任的到来。
原来,有的同志听说要调裴焕录到政治处工作,想到团部机关的股长和部队的营长、教导员,资历都比裴焕录老,担心:“裴焕录上来,能‘压住台’吗?”
这种反映,使团党委看出了一个问题:只有破除人们思想上论资排辈的旧“格”,才能搞好组织上的破“格”提拔工作。
团党委常委、副团长刘继川,正耐心地和一些干部研究着怎样正确认识“压台”的问题。他有意让大家介绍地方上各工厂实行老、中、青三结合的经验,然后因势利导:“我们革命队伍中,新老干部能搞好团结的关键是什么?”
大家的答案是:
“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为了党的事业,‘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绝不是谁压谁的‘台’。”
“要说压台,只能是我们无产阶级压资产阶级的台。”
“说得好!”刘继川接过话茬说,“为了永远压住这个台,我们老一代人就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党培养出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营房里,政委杨俊杰和副政委范贞琴,也在和同志们研究着。他们引导大家回顾了裴焕录几次工作变动的情况。
裴焕录到农村搞“四清”运动,有人担心嫩竹扁担挑不起重担。后来的事实说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裴焕录努力学习党的政策,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他所在单位的“四清”运动搞得比较好。裴焕录刚当指导员的时候,连里几名主要干部资历都比他老,有人又怀疑:他当党支部书记能行吗?实践给了肯定的回答。裴焕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集体领导作用,把支部“一班人”团结得紧紧的,连队工作很有起色。在裴焕录到一个工厂支左,并担任领导工作的时候,又有人不放心:他资历这么浅,工作能拿起来吗?出乎这些人的意外,裴焕录牢记党的基本路线,紧紧掌握大方向,在支左工作上做出了好的成绩。
为什么裴焕录不管在那个岗位,都能较好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呢?原来,裴焕录虽然年轻,但他是在红旗下长大,在部队这个革命的洪炉里经受锻炼,接受党的教育,他热爱毛主席,热爱人民,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高;他虽然资历浅,但善于学习,勇于实践。
通过这样的分析,大家看到:认识上的唯心论、“一点论”,是一些同志不能正确对待裴焕录几次工作变动的思想根源。
夜,越来越深;理,越说越明。人们心里亮堂了,都盼望着新主任的到来。
行军路上
红旗迎风招展,野营的队伍快速前进着。
“给我。”战士袁金玉冷不防后面有人夺他的背包,刚转身,一双特号鞋塞在了他手里。小袁看看特号鞋,看看裴主任,心里热乎乎的。
团长马德义知道这事后,也很高兴,他想起了部队临出发前的情景。
当时,马团长看到整装待发的裴焕录,就问他:“开展行军中的政治思想工作,你可是第一次啊!怎么样?”
裴焕录爽快地回答:“我是第一次,你、政委,还有好多老同志都不是第一次。你们有经验,同志们有经验,我就好办。”
裴焕录把行军当作课堂,走一路,学一路。这双鞋,本来是一名入伍时间较早的教导员见他脚大,出发前送给他的。通过这双鞋,裴焕录看到了老同志继承和发扬了我军官兵团结、上下一致的光荣传统,决心向老同志学习。以后,他在行军路上,更加关心战士。部队宿营以后,天再晚,自己再累,也要转一转,看看有多少人脚上打泡了,有没有病号。他发现小袁脚大鞋小,走路费劲,就把这双鞋转送给了小袁。
晚上,团长正高兴地和几个领导干部议论着这件事,裴焕录来了。
“快坐下,说说你行军以来的想法。”老团长说。
裴焕录如实地汇报了行军路上向同志们学习的三点体会:一是留心观察,不让别人的好经验漏过;二是认真分析,抓住本质的东西学;三是刻苦实践,变别人的经验为自己的财富。
团长不禁赞叹道:“这路子走得对!”
政治机关应如何帮助连队搞好打靶训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裴焕录缺乏经验。出发前,他和团长订了个“教学合同”,确定了分三步走的教学方案:第一步,在五连,主要由团长做,他“见习”;第二步,到四连,他“实习”,团长检查;第三步,到六连,他独立工作。不料,五连打靶刚刚结束,团长生病住院了。裴焕录一到四连就碰到了难题:四连由于在行军路上出现过事故苗头,虽然裴焕录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干部战士的情绪还是不高。怎样解决呢?晚上,裴焕录认真地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又打开工作笔记,仔细地看自己和团长在五连总结的经验。一行醒目的字把他吸引住了:“抓连队要先抓党支部,抓党支部要先抓书记。”啊,四连问题没解决,原来是因为自己只顾埋头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连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他就和营的副教导员一起,找四连的党支部书记谈心,和他一起学习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使那位支部书记提高了认识。教育了一个人,提高了“一班人”,带动了一连人。全连指战员认真总结了前一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甩掉了包袱,为战备积极练兵,在后来的打靶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打靶训练结束后,团长一听裴焕录的总结,自己交代过的问题,他照办了,自己事先没想到的,他在群众帮助下也注意到了,便又称赞道:“你通过实践,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一份“喜报”
茫茫的白雪,覆盖着大地,塞外的隆冬,冷得滴水成冰。裴焕录带着政治处的张副股长,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积雪,急促地向某连的一个灯站前进。
几个月前,团政治处副主任王守信在这个连检查工作,觉得这个连党支部的集体领导作用比较好。团党委根据他的建议,就派裴焕录他们去总结经验。裴焕录他们在冰天雪地里跑了几个灯站,事实和王副主任原先反映的情况恰恰相反。
“看来咱再调查也很难总结出象样的经验来了。”张副股长边走边说。
“咱们继续调查,先把连队的全部情况摸清了再说。”裴焕录说着又大步向前走去。
就这样,裴焕录他们用了二十多天时间,调查了这个连队的十多个大、小灯站,广泛听取了下面的意见,最后认为:这个连队党支部的部分支委,在执行支部决议和本身的模范作用上,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王副主任没有摸透,有的当时还没有暴露。接着裴焕录又到另一个连队进行了解,发现这个连队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回到团里,裴焕录如实地向党委汇报了情况。经过研究,团党委决定把这个连的问题通报全团。
从打算总结正面经验,到搞问题通报,这是一个多大的弯子呵!作为原先进行调查并建议写经验的王副主任会怎么样想呢?张副股长想着这个问题,就对裴焕录说:“咱们这样做合适吗?”
裴焕录没明白对方的意思,反问张副股长:“我们调查的情况你感到准确不?”
“事实经过多方面的核实,不会有出入。”
“这些问题要不要提醒部队?”
“这个时候提出这些问题也很需要。”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合适呢?”
“我是想,这样做,你和王副主任的团结……”
“噢。”裴焕录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他想,王副主任入伍比自己早十年,在机关工作时间也比自己长得多。自己来机关以后,他也经常鼓励自己要为革命大胆工作。因此,王副主任对自己建议党委搞通报一事,不仅不会计较,而且还会大力支持。想到这些,裴焕录耐心地说服了张副股长。
王守信是在教导队看到通报的。他经过进一步了解分析,觉得裴焕录反映的情况准确、深刻,抓住了连队党支部工作中带有实质性的问题。王守信由衷地感到喜悦。从这份通报上,他看到了裴焕录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精神,看到了裴焕录实事求是的作风,看到了裴焕录坚持革命原则的思想。回想裴焕录来机关的前前后后,王守信觉得这通报可以说是这位青年干部在斗争实践中迅速成长的喜报。对这样的好事,他怎能不热心支持?在教导队,王守信就对通报中提到的有关干部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接着又向在教导队学习的全体干部念了这份通报,介绍了裴焕录坚持深入实际,坚持革命原则的事迹。
王守信的行动,使裴焕录感到一股暖流热遍全身,他对这位老干部更增添了崇敬的心情,并主动要求他帮助自己总结经验。后来,裴焕录在读书班里,结合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写了一篇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体会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大家看了这篇文章,都觉得它是新老干部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团结战斗的一份喜报。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