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印度的粮食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1-08
第6版()
专栏:

印度的粮食危机
郭志
今年一月二日,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群众为抗议物价上涨和缺粮的斗争,已发展为全面罢工、罢市。仅在这个邦首府孟买市就有一百万产业工人参加了罢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当天在该邦大城市那格浦尔发表政策讲话时,在场群众高呼:“我们要粮食,不要演讲!”有人向英迪拉·甘地扔鞋子,迫使她不得不停止讲话。这表明,印度人民的反饥饿斗争有了新的发展。
印度多年来一直存在着粮食危机。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最近承认:印度经济正处于困难时期。
印度是一个农业国,大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但全国五亿多人口中却有两亿多城乡人民挣扎在饥饿线上。据前些时候的报道,在全国的二十一个邦中,有十四个邦严重缺粮,其中以马哈拉施特拉邦、喀拉拉邦、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为最厉害。到去年九月为止,仅马哈拉施特拉邦就已有两千万人(全邦人口五千多万)由于无法解决吃饭问题背井离乡。在比哈尔邦有三分之二农村,约两千八百万人(全邦人口五千六百万)面临饥荒。即使在传统的余粮邦安得拉邦,也有三千多万人(全邦人口四千三百万)挨饿。这十四个邦有很多人靠野果、草根、树皮维持生活。
由于缺乏粮食,各邦一再减少居民的粮食配给量,如马哈拉施特拉邦把每人每月七公斤的定量减至四公斤,喀拉拉邦成人每日配给量实际上仅约一公两。由于政府每月只给“配给粮店”可供一周定量的粮食,所以居民常为买粮排队抢购,但仍买不够定量,因而粮食黑市猖獗,粮价不断上涨。官价规定每公斤小麦一个半卢比(三点二卢比折合人民币一元),黑市价格每公斤达五卢比。粮价在一年中上涨了百分之二十二。
粮食问题,是印度国大党执政二十多年来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印度缺粮之严重,灾荒之频繁,是世界上少有的。
印度共有耕地面积三亿多英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约占四分之三,但是每年粮食产量,以六十年代最初几年为例,一直停留在八千万吨上下。一九六四年,粮食曾达到八千九百万吨,但是这一年仍然出现了全国性饥荒。其后两年,产量又大幅度下降到七千二百万吨和七千四百万吨,饥荒情况更加严重,出现了饿殍遍野的惨况。一九七○——一九七一年度,由于天时较好,产量达到一亿零七百万吨,是独立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即使是这样,印度粮食还远远不能自给,因而不得不大量进口美国“剩余”粮食。自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七○年,印度已进口粮食九千七百八十多万吨,价值四百五十六亿多卢比(约合六十亿多美元)。
在印度,大封建主霸占着大量土地,农民受着沉重的剥削。封建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印度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其中,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全国土地的百分之八十五,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雇农和中农只占有全国土地百分之十五左右;完全没有土地和拥有土地不足一英亩的贫苦农民占农村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十分严重的封建剥削,加上印度政府的横征暴敛,迫使农民大量负债无法生活而不得不逃离农村,土地因而大量丢荒。
印度土地肥沃,雨量充足,除北部地区外,根本没有霜期,通常一年可种植二——三季,但由于印度当局不重视水利建设,因此小灾不断,大灾不少,农民只能靠天吃饭。印度前年遭受五十年未遇的大旱,而去年又发生一九五五年以来最严重的水灾,以致粮食严重失收。如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从前年秋天到去春的农业收获,仅及平常年份的百分之五,减产竟达百分之九十五。去年印度秋收情况虽稍好一点,但是杯水车薪也减轻不了十分严重的粮食危机。
印度人民为维护生存权利而展开的反饥饿斗争日益高涨。广大城乡人民不断举行罢工、罢市、示威游行,抗议政府的粮食政策,要求增加粮食配给量、降低粮价。在喀拉拉邦,学生被迫抢粮,印度政府在去年七月底关闭了所有大专学校;去年八月二日,三千人游行示威要求增加粮食配给量,警察开枪镇压,逮捕了一千多人,打死打伤数人。在孟买,群众强迫商店降低粮食、食油等必需品价格,因而该市的粮食和香料商店曾不定期关闭。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北方邦、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和迈索尔邦等地不断发生饥民抢粮事件,与警察展开搏斗,政府难以控制,不断实行宵禁。
印度政府为了缓和粮食危机,曾在农业方面实行所谓“绿色革命”,其主要内容是在保持封建剥削的生产关系的情况下,采用一些改良的农业技术和作物品种,以图使粮食(主要是小麦)增产。但除了地主富农有条件改进耕作技术之外,广大贫苦农民连生活都无法保障,勉强糊口已感困难,那里谈得到什么为了增加生产而进行投资。因此,尽管印度政府大肆吹嘘它的所谓“绿色革命”,印度粮荒问题不但丝毫没有解决,反而日趋严重。
粮食问题解决不了,印度政府只能依靠大量进口外国粮食。从前年到去年上半年已进口了四百万吨,去年下半年又要进口四百多万吨,使将近枯竭的外汇储备不断剧减。印度曾乞求苏修从其进口粮中借给一些小麦,二、三年内偿还,遭到拒绝。但在最近苏修头目勃列日涅夫访问印度之前,苏修当局突然主动提出愿意借二百万吨粮食给印度。苏修本身的粮食供应就十分紧张,每年要从西方进口大量粮食,怎么忽而这样“慷慨”起来呢?英国《每日电讯报》一语点破了苏修的用意。它说:“这笔借贷看来是出于政治上的动机”。很明显,苏修所以借给印度粮食和勃列日涅夫访印,无非是要驱使印度进一步为其侵略扩张政策效劳。苏修借给印度二百万吨粮食,并不能帮助印度摆脱粮食危机,相反,只能使印度加深对苏修的依赖,从而使印度的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印度严重缺粮的情况,势必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