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驳“生产到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1-12
第4版()
专栏:

驳“生产到顶”
福建厦门喷镀金属厂工人评论组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每当取得一定成绩,要把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时,就会碰到两种相反的态度:一种是把已有的成绩当作继续前进的新起点,鼓足干劲,攀登新高峰;另一种是把生产发展的某一高度当作终点,满足现状,停步不前。
一九七一年,我们厂完成了年产二百五十三万套气门嘴的生产任务,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一九七二年,我们提出要生产四百五十万套气门嘴。这时,有些人就说:“增产总有个顶嘛!厂里设备差,劳力少,完成二百五十三万套就不容易了,四百五十万套怎么攻得下?”但是,由于我们狠抓了批林整风这个头等大事,深入地发动了群众,结果,四百五十万套的任务超额完成了,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了百分之八十点六。去年,我们继续抓大事促大干,又使气门嘴的产量达到了五百六十万套,提前四个月完成了国家计划。事实说明,不仅年产二百五十万套不是“顶”,年产四百五十万套、五百六十万套,也不是“顶”。“生产到顶”的思想,把生产发展的某一水平看成是不可超越的鸿沟,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违背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生产到顶”论的错误,就在它只看到生产中某些物质条件,而看不到广大群众的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无限创造力。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一谈到增加生产,就伸手向上,要增加设备,增加劳力。这是一种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思想、不见路线的表现。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发展生产,设备固然是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有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就能逐步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条件,不断突破旧水平,创造新纪录。我们厂在文化大革命中逐年增产的事实就是一个例证。我们既没有增加设备,也没有扩大厂房,而是靠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靠调动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没有力争上游的雄心壮志,有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反映了两条路线、两种世界观的斗争。要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就必须大破保守思想,反对懦夫懒汉的世界观。发展生产的过程,就是同这种错误思想斗争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革命实践,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会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只要我们树立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思想,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坚定地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就一定能够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不断地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夺取更大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