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支援解放战争供给建设需要 华北公粮征收胜利完成 入库粮食已达应缴总数三分之二以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13
第1版()
专栏:

支援解放战争供给建设需要
华北公粮征收胜利完成
入库粮食已达应缴总数三分之二以上
经县区各界代表会讨论秋征政策获得热诚拥护
【本报讯】华北各省市一九四九年的秋征工作基本上已胜利完成,收缴入库的粮食已达应征粮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去年九月华北第二届财政会议确定各省、市农业征收任务后,各省、市、专区立即展开了有关秋征的准备工作,召开了各级财政会议,说明为了继续支援解放战争,恢复和重建国民经济,作好征收工作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并讨论分配了各地区的负担任务,组织动员干部下乡,协助推动秋征。大部县份均通过各界代表会议讨论布置,秋征政策获得广大群众的热诚拥护。察哈尔、河北有些地方在展开秋征工作中,除作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外,并采用了评奖秋征模范的新领导方法,掀起了早缴和缴好公粮的热潮,使秋征得以迅速圆满完成。如察哈尔省阳高县因能很好地运用竞赛、评奖模范等方法,全县在六天内就完成了应缴公粮的百分之六十,该县的东园村与别村挑战竞赛时,干部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宣传动员作得好,没有强迫命令的现象,共产党员起了带头作用,因此群众缴纳公粮极为踊跃,两天半就完成了全村应缴的公粮,公粮质量很好。在阳高民主评奖模范时,该村被评为第一名,县政府并特予表扬。
华北各地除通过县各界代表会议讨论布置秋征任务外,绝大多数的区还召开了区代表会,村召开了群众大会,开会前村的共产党支部和村政府讨论研究后,再到群众中进行酝酿,听取大家的意见,然后经过群众大会讨论决定,将任务分配到每一户。因此一般说来,各地群众都认识了这是人民对于国家应尽的义务,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将公粮送交政府。
任务分配公平合理,干部、党员带头,群众昼夜赶送。
察哈尔省宣化县三区有一个姓刘的农民,一人赶三头毛驴,连夜赶送,他说:送公粮是给咱自己军队吃,要不是解放军,我就分不到三亩地。河北省满城县秋征任务布置到村与户时,农民昼夜碾米、拣棉花、剥花生仁。该县北宋村金亭和的母亲,三天剥花生仁百一十斤,一个姓吴的六十岁的大娘一晚上就碾米一百七十斤。这种动人的事情,在各地征收公粮中是很多的。河北省的井陉县是比较贫瘠且常遭灾荒的地区,七天就完成了全部收缴数字。察哈尔省除察北因鼠疫封锁布置较晚外,各地在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布置到户,左云县在十七日就全部完成并超过应交数字两千多斤。太原市郊区丈子头村在干部党员的带头下,一天就完成了秋征任务。截至去年十二月底,河北省实际完成秋征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收缴入库的则为全省应缴数字的百分之七十,平原省收缴入库的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八点多,察哈尔省除全部完成应征数外,并超过了一千万斤。北京、天津两市郊区均已完成全年征收总数的一半左右。山西、绥远两省现正全力推动中。
新的成功的经验
各界代表讨论布置以后,广泛向群众宣传解释政策,对秋征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在这次征收工作中,获得几点较为重要的经验。第一是通过各界代表会讨论布置秋征,这样,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和人民政府的政策为广大人民所了解,并经过酝酿讨论,充分发扬了民主精神。代表回到群众中,向群众宣传解释政府的负担政策,这对秋征工作,起了很大作用。第二是领导负责,打通干部思想,然后用与群众具体算账的方法,向群众指出:一九四九年战勤负担没有了,一方面减少了消费,同时又能安心生产增加收入;今年不征柴草,各种粮食的折合率又较往年低,表面上看一九四九年秋征的数字比往年高,实际则减轻了。把这一个道理明白的向群众说清楚,对于秋征的完成有很大帮助。如平原省濮阳县五甲户村有群众反映:今年一个标准亩要交二十斤,去年才十八斤。某村干部解释说:去年虽是十八斤,但因为供给前线需要还有六斤米的柴草费,加起来就二十四斤了。今年不要柴草了。群众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完成征收公粮有很大作用。
在征粮中也曾发生了一些毛病和偏向,主要是干部作风粗枝大叶,掌握情况不够,分配不公平,造成畸重畸轻的现象。有些干部急于求成,不讨论,不酝酿,发生强迫命令,引起群众不满,甚至有极少数地区,如平原省滑县曾发生扣押群众的事。也有些干部不负责任、怕麻烦,将灾区的减征数平均分配,而不是按照上级政府的指示。按照每一户受灾的轻重来决定,如平原省清丰五区将百分之三的减免数留出少部分解决个别受灾户外,大部平均分配到一般负担户。此种现象在各地均曾发生,是一九四九年秋征中的一个缺点。还有极个别地区擅自“提高负担面,扩大减免数”,是严重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应受到批评。以上这些偏向经发现后,多数地区均已迅速纠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