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太原西北钢铁公司隆重集会 庆祝创造生产新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13
第2版()
专栏:

太原西北钢铁公司隆重集会
庆祝创造生产新纪录
由于苏联专家的技术指导,全体职工的一致努力,创造了钢铁产量较日阎统治时期增加四分之一的光荣纪录。
【本报讯】去年十二月五日,西北钢铁公司特召开了隆重的庆祝生产新纪录大会,庆祝该公司炼铁部创造日产生铁八十吨,炼钢部七点四十三分钟炼钢一炉,及月产钢锭二、六四七·四七八吨的生产新纪录。中共山西省委会吕鸿安秘书长,山西省总工会康永和主席,中共太原市委副书记、太原市总工会主席郭钦安等均亲临祝贺。创造新纪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际友人苏联专家在技术上对我们的帮助和指导,和全体职工一致努力的结果。在此期间,涌现了王贵英,高黄亮等七个特等模范,及五十八名模范职工。
采用苏联技师建议,
改进烤炉修炉办法
开建十余年的山西工业脊梁——西北炼钢厂,过去由于日寇阎伪对工人们的残酷压榨剥削,以及冶炼技术的落后,每月最高炼铁一千七百吨,炼钢二千一百八十七吨,炼钢时间每炉九至十小时。太原解放后,工人阶级觉悟普遍提高,生活初步改善,在生产上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十一月,苏联技师来到该厂后,他们以三十年来的科学经验,挚诚而具体地参与了技术指导。他们看到炼钢部烤炉每次需要二十天才能装料生产,便帮助改制了烤炉图案,由原来先用木柴、再用小煤气、后用大煤气的烤炉方法,改用烤炉热度增到八百度后即直接用大煤气的方法,使烤炉时间缩短为八天,较前提前十二天。每天如以产钢八十吨计算,则使炼钢生产增加九百六十吨,其他在十二天中,劳力、煤气所节省的价值更是不可以数计。过去炼钢炉每出四或五次钢即采用湿修炉底方法修理一次(即用湿镁砂),苏联友人建议用干修法(干镁砂),并由添平镁砂最后烧干的方法改为逐渐添、逐渐烧干的方法,这样使炉底出钢四、五次修理一次,进步到出钢二十次修理一次,全月可减少修炉十三次,除去这十三次的修理费的消耗和劳力的浪费,仅以修理十三次的时间用于生产,便可增产钢二百七十吨。“有了苏联朋友的帮助,像添了一个炼钢厂”,这句话是人们对苏联技师热忱帮助的一致赞语。
全体职工热烈讨论
完成创造新纪录
苏联朋友的帮助,给全体职工带来了无量的信心。公司领导上根据这新的生产情况,向炼铁部提出了月产两千吨的任务;要求炼钢部日产八十吨,八小时出钢一炉。这一艰巨任务对全体职工来说是一个生产上的革命召唤。炼铁、炼钢部党、政、工、团齐一步调,进行各种动员工作,发动职工酝酿讨论,根据大家的意见,对机器设备进行了周密检查,建立了交换班制、劳动纪律,成立了评功委员会,制定出超额奖励办法,并找出了生产关键在于选配原料的合乎标准,及对技术员工的正确领导。职工们信心百倍地接受了光荣的生产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有的工友皱眉头,带班王贵英说:“有苏联同志帮助,加上大家卖力干,一定能完成!”十一月二十七日,二号炉顶落下三块砖,炉子没有停还冒火,筑造工曹思福,冒着火烧抢上去,凭他熟练的技术,把炉子修好了。张桐喜发现五十吨高车靠背轮有一个螺丝断了,但仍在开动,他马上抢修,避免了危险发生。修理装料杆,预定八小时修好,他六小时完成了。在全体员工积极努力下,炼铁一号炉在十一月十六日产量提高到八○点一九吨,创造了超过任务的新纪录。炼钢部展开了争红旗竞赛,十一月二十五日,司炉张廷?把红旗插在自己炉台上,郭副经理问道:“还没出钢为啥就夺了红旗?”张廷?说:“没有把握,就不敢夺!”结果用七时四十三分炼钢一炉的新纪录,拿下了红旗。
十一月全月共产钢二、八八三点六二八吨,产铁二、○九一点三八吨,创造了较日、阎统治时最高产量增加四分之一,出钢时间缩短四分之一的光荣纪录。
成绩不是轻易获得的,职工们用以下的诗句,描写大家的热情与紧张生产的情景:
“苏联人流汗,中国人流汗,一炉炉钢水一行行汗;一秒一秒走,一分一分算,炼钢部的太阳空过难;
苏联人的心,中国人的心,
心心相应多炼钢和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