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磐石县怎样保证公粮迅速入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13
第2版()
专栏:

磐石县怎样保证公粮迅速入仓?
刘洁
东北吉林磐石县从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开始送粮,到十二月十九日,已经完成全县任务百分之九十五点七(按省布置任务数计算),大豆送完五千多吨,已超过省给的任务。全县送粮已接近结束。现将磐石县的送粮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保证交好粮
磐石县今年的大豆质量很不好,虫口和破半豆挺多,政府号召要多交大豆,并要保证完成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县里曾在区代表及粮食助理会上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最后决定各区干部向群众进行反复的宣传,说明交大豆对国家、对人民的好处,并提倡交上等粮。会后经过区、村干部的深入宣传,农民普遍认识到交大豆的重要性,展开了晒粮、晾粮、溜粮及兑换好粮的热潮,特别是党员起了推动作用,如团结村支书,因为自己的豆子不好,就和别处换好豆子,换来以后还怕不合格,又筛了一遍,溜了一遍,一石三斗豆子又过出去二斗半的虫口,破半豆和小粒豆,推动了全屯群众都忙着筛、簸、溜,造成精选大豆的高潮;别的公粮也大致是这样精选的。为了保证交好粮,在装车以前先由妇女、儿童检查一遍;装车以后再由村干部进行复查,按着粮样子对比,发现有不合格的马上就动手收拾,保证了送一车收一车。
运输组织比较健全
开始送粮以前,各区差不多都是以村为单位组织起来大车队,做的最好的就是烟筒山区,都按预定计划办事,送的快、卸的快,全区四天完成任务;相反的,如吉昌区不按计划办事,粮车没有秩序,零零星星,造成了运输组织上的混乱现象。县里发现这种情形以后,一方面帮助进行纠正,同时就把这两个区的送粮经验通报各区,推动全县积极送粮。朝阳山区团结村接受了这个经验,马上组织起来六十二台大车,每五台车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督促装车、喂马和套车等,再选一名模范自卫队员,负责到粮站维持秩序和排车;每屯再选一名队长,统计全屯的车数、粮数、粮主等,拿到农会登记,农会再集中各屯的统计,头天晚间报区,区再报县和粮站(使粮站事先准备力量);各村再选一名大队长,配合村主席负责联系和指挥大车,计划什么时候走,到什么地方集中,到粮站以后还要负责过秤、记数,和区代表办手续、算账、领运费。送粮以打钟为号,头遍钟(夜间十一点)喂马,二遍钟吃饭,三遍钟(过半夜两点)套车走。每趟都是送一样的粮食,免去收粮时麻烦。
农民情绪高,展开竞赛
因为事先准备工作做的好,贯彻了秋征政策,纠正了过去苦乐不均的偏差,全县农民的送粮情绪特别高,都认识到“翻身不能忘本”。如有的农民反映:多打了粮政府也不多要公粮,受灾的还给减免,种啥就交啥,交大豆还给折合,政府照顾的真周到,咱们若不交好粮,也对不起政府哇!因此各区、村、屯以至于户,都展开了比赛送粮争模范的运动。团结村和一步岭村挑战以后,原定计划四天送完,结果两天完成任务(比去年送粮提前五天),团结屯的老白头高兴的说:“我活了七十多岁,从来也没看见过这样多的车队,这可是成立了新中国,什么都变了!”
加强了仓库工作
各地仓库和粮站,由于全体人员工作的努力,也加速了送粮时间。就拿磐石仓库来说吧,该仓库一共才有十四个干部,六台秤,每天接收九十多万斤粮(六百多车),还挺从容;去年该库三十多干部,一天从早到黑才接五十多万斤粮。该库今年接收速度上比去年快了两倍,接收数量也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该库能做出这些成绩,主要的有以下几点原因:①仓库和各区结合的好:各区要送的车数、粮种(一趟都送一样粮)、数量,在头天晚上就送来通知,仓库也就根据这个通知布置接收力量,车来到以后,马上就卸完,一点也不耽误。②区代表和仓库干部的关系好:驻在仓库的区代表,和仓库人员一样,遇到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并能向送粮群众解释政策,如江南区代表,没事时就帮着仓库开票子,审核收据和运费传票;东来区代表遇到该区有个别粮质不太好的,就耐心的说服农民,并拿出本区的标准粮样子比较,使该农民满意的表示再送好粮,给接收工作很大的便利。③工作有秩序:送粮大车除由自己的负责人维持照顾以外,仓库会计和付运费人员也来帮助粮车排号,用粉笔画上号数,验粮人就按号检查。④分工明确联系紧密,建立专责制:仓库六台秤,有六个检斤员,负责过秤和统计粮票,晚上就和区代表、粮食会计等对照数目;验粮人二名,一名负责检查高粱、苞米,另一名检查谷子和稻子;粮食会计和付运费的三个人,负责计算运费和出纳现款,早晨活不忙就帮着排号(减少了两名会计和两名向导);广播员一名,负责广播送粮动态和送粮常识,写黑板报,宣传征粮政策等;发粮人一名,负责过秤给铁路局的粮食和办理手续;另外还有主任一名。全库分工明确,各负专责。⑤扛力组织的好,加速卸粮效率:今年每台秤配备了七名到十五名扛力,帮助过秤、拆袋口、往粮堆卸粮,三分钟就能卸一车(一千五百斤)一小时卸二十台车(三万斤),每天按八小时计算,一共能卸二十四万斤,群众虽然负担一点花费(每斤粮十元钱),但都认为很合适,光管记记粮数和经管一下袋子就行,既省事又快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