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京市三千小学教师举行国语观摩教学 取得改进教学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13
第3版()
专栏:

京市三千小学教师举行国语观摩教学
取得改进教学的经验
【本报讯】北京市教育局为提高小学国语课教师的教学效率,交流教学经验,于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中旬组织全市小学国语教师进行观摩教学。参加观摩的教师共二千七百十九人,参观了五十八个学校八十五位教师的示范教学。各区一般都有计划、有领导地分组作重点参观,以不妨碍正常工作的进行为原则;各教师掌握了互相学习优点、指出缺点的精神,获得很多改进教学的经验。
贯彻政治思想教育 必须掌握科学观点
在观摩中,发现了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还有迷信的、落后的观点,如有的教师把“鬼”字解释为“死人的灵魂”;另一位教师把非洲土人之所以被资本主义国家侵略解释为“他们不爱劳动,不知创造”;又一位教师说:马歇尔以前来华调处是“站在第三者立场上”的。这些说法,经过大家的讨论,明确认识到是反科学的与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因此每个教师都感到必须掌握马列主义的科学观点,才能教好。
国语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同时适当贯穿政治思想教育。
在教学思想上,一部分教师对国语课中贯彻政治思想教育有偏差。有的认为政治思想教育是政治课的任务,国语教师可以不管;有的则过分强调思想教育,只讲思想内容而不讲文法;有的则不顾学生接受的能力,漫无边际的讲下去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如一位教师在给学生上“奇怪的文字”一课时,竟从中国文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一直讲到将来的拉丁化问题。在研究中,大家认识了这些偏差,认为国语课主要应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程度,教给一定的语文知识,同时,适当地贯串政治思想教育,并注意适合学生的理解程度。
必须抓住课文主题 依据学生经验联系实际
在教学方法上,有的教师抓不住课文的主题,如教《拔苗助长》一课时,原意本是说:作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实事求是的按步就班的去作,不然只会有害而无益的,可是有的教师却着重在讲稻的性质、用途和农民生活去了;另一些教师以名词解释名词,如“生动——言姿生动如生也”、“储蓄——积聚储藏也”、“轻视——不重视之意”,这样教给学生,学生越学越不懂;在联系实际教学上,有的教师不是依据学生的经验与需要,以学生所熟知的事物为例证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而是牵强附会地乱扯,如一位教师在讲《劳动与懒惰》一课时,竟举例说:人民解放军解放桂林是勤劳的结果;在启发式教学的运用上,有的教师也是形式的启发,如提出问题问学生,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立刻就由教师自己答复了,实际上一点也没有启发。大家发现了这些缺点之后,经研究讨论,认识到这主要是由于没有深入钻研业务,或则墨守老一套,或则课前不作充分准备,上课时信口开河的结果。
经过这次观摩,每个教师普遍感到自己的政治水平与业务水平亟须提高。二区和十区各小学的国语教师,在示教后分别成立了国语研究会,一部分人已加紧学习,克服了过去自高自大的思想。同时,觉得这次观摩对自己收效很大,学到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各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密切了,大家更进一步知道了团结一致,共同研究,交流经验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方法。
此次教学示范与观摩中,曾有个别学校对此一工作的意义不大了解,某教师竟来了一次“教学表演”,事先教了一堂作准备,示范时再照演一遍,把示范视为个人的得失荣辱,失去了大家交流经验,吸取教训的原意。另外,个别区没有掌握重点,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教师观摩示范,整天忙于参观,没有认真检讨工作,结果耽误工作,收效很少。
(穆扬、刘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