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冰天雪地处处春——榆树县人民为争取今年丰收,掀起冬季备耕热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2-07
第4版()
专栏:

冰天雪地处处春
——榆树县人民为争取今年丰收,掀起冬季备耕热潮
春天的事冬天办
隆冬腊月,记者访问了我国东北的重要产粮县——吉林省榆树县。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榆树县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一九七○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纲要》;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粮食产量继续增长;一九七三年,全县生产了十五亿七千多万斤粮食,向国家提供了七亿一千多万斤商品粮,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七千一百八十四斤,不仅创造了本县历史最高纪录,而且在全国名列前茅。
数九寒冬,大地封冻,历来是东北农民蹲炕头、围火盆的时候。可是现在,覆满白雪的榆树大地到处是修渠、筑坝、打井、送粪的人群。隆隆奔驰的拖拉机卷起雪尘,轧碎冰层。日夜运转的钻井机呜呜吼叫,穿破地层。松花江上新建的巨大电灌站和拉林河两岸新打的一眼眼电机井,正喷出清澈的流水,浇灌封冻的土地。一个老大爷乐得合不上嘴说:“春天的事,在冬天办了。看着这景致,天气冷,心里热!”
冬闲变冬忙,这在东北农村是一项了不起的变革。解放前,一到冬天,大地冰封,田野里寂然无声;解放初期,冬季也只是搞些积肥、送粪、选种、打柴等零星农活。一九五八年,榆树人民掀起冬季大办水利的热潮,却被刘少奇一伙破坏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广大群众激发了冲天的社会主义干劲,每年冬天都集中一二十万人,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近三年来,全县利用一冬一春完成的农田基本建设工程达四千七百多万土方,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来兴建农田基本建设总和的两倍。建成水库塘坝七百多座,电灌站九十二座,电机井一百四十眼,修造条田、台田、梯田十六万亩,改良土壤七十二万亩。
东北要打江南粮
榆树县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二三十亩耕地,一向耕作粗放。过去有人编了一套顺口溜:“东北人种地稀不冷,玉米乱撒籽,大豆满天星,高粱细不溜,谷子象马鬃。”而这里的人似乎也满有理由地回答:“地这么多,从垄头望不到垄尾,哪能象南方那样在田里绣花?”
可是,现在再也听不到这些议论了。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榆树正在逐步改变粗放的耕作习惯,走向大面积的精耕细作。过去三年一茬粪,现在一年三茬粪;过去大垄稀植,漫地撒籽,现在株有株距,行有行距,还普遍推广了各种科学种田的新套套。全县百分之九十的耕地都做到一块地种两种作物,或者玉米和谷子间种,或者玉米和大豆套种,或者玉米、大豆、小麦混种。高矮棵作物相间,通风透光良好,株数比过去大约增加一倍。正象社员说的:“庄稼也住上两层楼了。”
一九七三年,榆树县三十八个公社中,有十五个公社、一百三十四个大队粮食平均过“黄河”,七个大队、一百零九个生产队过“长江”,还有三十七个生产队亩产超千斤。这些事实说明,只要按照毛主席指示办,粗放的耕作习惯可以改变,东北的土地可以打出江南粮。
小乡巨变促全县
榆树县一半是肥沃的黑土平原,一半是瘠薄的丘陵和涝洼地。过去,县里有些人一直把提高全县粮食产量的希望寄托在平原上。可是,全县自然条件最差的穷小乡粮食亩产却最早达到了《纲要》规定的指标,接着又过了“黄河”,最近四年连续过“长江”,一九七三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三百二十九斤。
小乡是光明公社的一个生产队,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偏僻山沟里。一九五八年,公社在这里办了饲养场,开出五十五块饲料地,都是瘠薄的白浆土和泥鳅田,平均亩产粮食一百三十斤,连鸡、鸭、鹅、兔也养不活,饲养场只好停办了。原来担任饲养组长的女共产党员齐殿云坚决不离开这里,和八个老头、八个妇女、三个小青年组织了一个生产队继续开发荒地。她领着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和“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的教导,领着社员修库开渠,改土造田,在瘠薄的白浆土和泥鳅田上铺上了一犁深的黑油土,变成了肥沃的海绵田,沟坡里修起了人造平原,岗梁上筑起层层梯田,十年的粮食产量增加十倍。
小乡巨变,震动全县。一九七○年元旦,县委在小乡召开了扩大会议,把各个公社的党委书记都请来了。小乡的经验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路线对头,鼓起干劲,自然条件差可以变好。路线不对,干劲不足,好地也打不出好粮。震动最大的首先是那些条件差的地方。同小乡自然条件相似的谢家公社,多少年来粮食产量都是全县的最后一名。公社党委书记陈光珍到小乡参加县委扩大会议以后,把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都带到小乡参观学习,回到公社,又在光秃秃的南大山上召开了公社党委会议。陈光珍说:“山秃,咱们照小乡那样栽上树,水土就不会再流失;地瘦,照小乡那样铺上黑土和草炭,就变成了肥土。”此后,他带领四千名劳动力在南大山栽上五十万棵落叶松。大干三年,全公社栽树一千四百五十万棵,改土四万九千亩,治涝一万六千亩,坡地修了围堰,洼地挖了排水壕。谢家大变了。一九七二年,粮食平均亩产过了《纲要》,由原来位居全县三十八名跃进到第十名。
原来有些自然条件好的大公社,看到谢家公社大面积增产,跑到了他们前面,都坐不住了。他们批判了“躺在黑土地上等着吃白馒头”的懒汉哲学,开始大规模修渠打井、改土造田,不再按照常规走路,甩开膀子,大步前进。
新庄教训化动力
“前庄后庄,要学新庄”,这是六十年代初期,流传在榆树县的一个口号。那时,新庄公社人强马壮地板好,粮食产量一度居全县首位。但是,文化大革命前,县委有的干部鼓吹什么“产量上去了,一俊遮百丑”。他们“春抓种,夏抓管,秋抓收,冬抓藏”,就是不抓阶级斗争,只问大豆高粱,不管人的思想。结果,刘少奇“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妖风刮到这里,严重地挫伤了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几年间粮食产量就由全县第一位降到第三十位。群众对这股资本主义势力深恶痛绝地说:“米粮仓出了老鼠洞,肥地板长了荒稗草”。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他们狠抓了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打击了资本主义势力,集体经济巩固了,生产又上去了,去年全公社粮食平均亩产过了“黄河”。
在批林整风运动中,县委吸取新庄公社的历史教训,深刻地认识到,要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同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近三年来,榆树县委每年都组织上千名干部深入基层,分期分批地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对那些后进的大队,县委和公社党委主要领导成员分头带领干部去蹲点,一年没抓好,抓两年、三年,坚持抓一个变一个,变一个巩固一个。经过几个冬春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其中多数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进入先进行列。
记者在榆树访问的时候,正赶上县委进行三年学大寨的总结。使人感到可贵的是,他们不是津津乐道地谈成绩,而是认真找差距,挖潜力。县委算了一笔发人深思的账:近年来全县各社队粮食生产虽然都有很大增长,但是很不平衡,在粮食平均单产方面,先进公社高出后进公社一倍,先进大队高出后进大队两倍,先进生产队高出后进生产队三倍到四倍。这种不平衡性说明,全县粮食生产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只要把后进社队提高到中等社队的水平,中等社队提高到先进社队的水平,先进社队更上一层楼,全县粮食生产就可以大幅度增长。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