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本报石家庄通讯 追上纺织业的需要——石家庄专区计划扩大棉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15
第2版()
专栏:

本报石家庄通讯
追上纺织业的需要
——石家庄专区计划扩大棉田
【本报石家庄讯】记者艾方报道:由于全国纺织业日见恢复,棉花需要量随之增加。提高棉产,扩大棉田,已成为一九五○年农业生产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丰饶的棉花窝
华北是全国植棉的重点区之一,石家庄专区又是华北产棉的重要区域。该区辖赵县、晋县、正定、束鹿等十四个县及辛集镇。地当京汉路的两侧,全区有土地八百二十七万五千一百零六亩,是丰饶的平原,有名的棉花窝。
抗战前,该区植棉面积很大,平均占耕地面积二分之一以上。在赵县、晋县、正定、藁城一带,有的村庄植棉竟达耕地面积十分之八以上。产量也很高,每亩平均都在籽棉百五十斤以上,最高的可达三百斤。每到秋天,遍地花白。可是当时这种好光景,并不是属于人民的。每当新花上市,帝国主义的买办们把花价压得低又低,棉农等着钱缴租缴税,只得廉价卖出。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了华北的城市和交通要道,疯狂地向广大乡村进攻,到处烧杀破坏,生产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棉花种植也就更谈不上了。随着解放区的建立、巩固和日益扩大,在人民政府的积极领导之下,农村生产力已逐渐恢复。到一九四九年为止,就植棉来说,全专区已恢复至棉田一百一十三万多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十三。每亩平均产籽棉约九十斤,共产籽棉一亿一千二百余万斤。这是经过艰巨的努力而获得的成绩。
棉花产量远赶不上目前的需要
植棉面积和产量虽已日渐恢复,但这个成绩还是远赶不上目前的需要。以石家庄花纱布公司的收购任务来看,从一九四九年的九月到一九五○年九月,要收购二千四百万斤皮棉。去年全专区产籽棉一亿零一百多万斤,可变三千多万斤皮棉。如果再加上市郊区的产棉,总共将不足四千万斤皮棉。除征收棉花及群众自己需用一部分之外,估计所余不足收购任务的数字。
为适应纺织业的发展,增加原棉的供给,石家庄专署根据具体生产条件,提出了一九五○年全专区把棉田增至二百零五万五千三百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百分之二十四点八)的要求。与去年植棉面积比较扩大将近一倍。在产量上,要求提高二成,即由原来平均产量每亩九十斤籽棉,提高到每亩一百一十斤籽棉,争取全年全区生产籽棉两亿二千五百五十万斤。
这是个重大的生产任务,只要经过领导与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扩大棉田提高棉产的任务是可以实现的。
扩大植棉有许多有利条件
首先是由于华北所处的完全是和平建设的环境,群众没有战争勤务负担。农民经过土地改革获得了土地,生产情绪普遍上升。故在人民政府大力领导生产的情况下,对保证计划的实现是基本的有利条件。同时,农民们从亲身体验中,已认识到“一亩棉,二亩田;要发家,种棉花。”的口号的正确性。这个账是能算得很清楚的。以每亩地产籽棉九十斤,折三十斤皮棉,每斤皮棉国营贸易部门均按八至十斤小米比价收购,故每亩地种棉可收获二百八十斤到三百斤小米。这较之每亩地一般粮食产量只可等于一百一十斤小米有利得多。根据各地反映,很多农民都因为去年没有种上棉花而后悔。因此大家一致对一九五○年全专区扩大棉田任务具有充分的信心。为增加棉田,去年各县都留了麦田,或耩的宽垄麦,以备今年麦田里耩棉花。同时并计划一九五○年全专区打新井四千五百眼,增水车一万三千零五十辆。这对增高棉花产量将有很大作用。
但摆在面前,还有如下的一些困难需要解决:
应注意解决棉农春荒、棉种、肥料、除虫等困难
(一)为解决今年春荒,群众可能多种早熟作物。虽然去秋留了棉田,群众为了早收早用,可能使植棉面积缩小。为此,政府正大力领导冬季副业生产,增加群众收入,以解决春荒,并正准备以预购棉花的办法,先拨付一部分粮食给棉农,解决春耕时的困难。
(二)根据各县的反映,种籽普遍缺乏。由于去年征棉和购棉的数字很大,很多村庄都没有留棉种,进行田间选种的也还是少数。因此政府要大量准备种籽,及时发到群众手里。为提高产量,同时要注意推广优良品种,按斯字棉二号或四号,每亩可产籽棉三百斤,而本地棉最高产百斤,且质量差。
(三)劳力、畜力、肥料问题。为解决劳力与畜力的不足,专署已提出今年要求百分之五十的妇女能参加农业生产。全年计划繁殖牲畜一千五百头。除此而外,要大力提倡切实领导以自愿两利为原则的小型互助组,在肥料上,棉花需要磷质肥料,除组织群众积肥外,政府应扶持群众购买城市的化学肥料。
(四)病虫害及技术问题。农民们愿种洋花,但有顾虑,就是斯字棉因移来我国历史不久,气候、土壤尚不习惯,因之抵抗力小,易生油虫和红蜘蛛等,故各农业技术部门应大量推广各种简单易做的杀虫药剂,解决农村普遍缺乏杀虫工具(如喷雾器等)的困难。同时应广泛宣传科学技术,使之与群众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