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不尽“江水”滚滚来——记云霄、东山两县人民兴建向东渠引水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3-13
第3版()
专栏:

不尽“江水”滚滚来
——记云霄、东山两县人民兴建向东渠引水工程
农历腊月,我们来到山青水秀的闽南地区的云霄、东山两县,参观访问了被人们称为“江南红旗渠”的大型引水工程——向东渠。
向东渠,横贯云霄、东山两县,全长一百七十一里,秒流量五至十四立方米,是一项高水位骨干引水工程。它是两县人民用两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建成的。它起源于云霄县北部山区,截堵漳江,逼水上山,把滔滔的江水引入渠道,蜿蜒南伸,跨越连接云霄、东山两县的八尺门海峡,进入东山岛的红旗水库。工程全部配套后,云霄县旱涝保收的面积可扩大十六万亩,东山县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实现自流灌溉,从根本上解除干旱对两县农业生产的威胁。
团结战斗驱旱魔
云霄、东山地处东海之滨,隔海相望,是毗邻的两个县。解放前,两县人民备受旱魔沙虎之害。云霄县背山面海,境内群山起伏,虽然漳江从境内流过,但由于河床低,没有水利设施,易涝易旱。东山县则是一个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海岛,全县没有一条溪流,真是“滴水贵如油”!在万恶的旧社会,两县劳动人民有倾吐不尽的苦和愁,怨与恨。
解放后,云霄、东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但是,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束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手脚,压抑了贫下中农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贯穿云霄县境内的漳江水未能被利用,两县兴建的水利设施仍然抵御不了较大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东山县,遇到旱年,全县投入抗旱的劳动力高达一百二十多万工日。
“牵引漳江,驱逐旱魔!”云霄、东山两县人民日夜盼望着实现这一愿望。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春雷,击散了天空的乌云,激荡着两县人民的心弦。在各级党组织和新生的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两县人民口诛笔伐,愤怒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决心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云霄县委领导成员通过实际勘测,很快绘制出从漳江上游拦水筑坝,开挖盘山渠道,把江水送到经常受旱的下河、马铺、火田、城关、莆美、陈岱、常山等七个公社和一个农场的蓝图;东山县委也从实际出发,大胆地提出“跨出海岛,引水进东山”的设想。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使云霄、东山两县县委想到一起来了。云霄县委胸怀大局,把支援东山县人民解决水的问题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县委号召全县人民:“不把漳江水送进东山岛,就算不得解决云霄县的水利问题。”并且决定根据原订的引水计划,重新测量定线,提高水位,扩大工程规模,送水进东山。县委领导成员翻山越岭,亲临测量第一线,把在漳江上游兴建滚水坝的位置上移,提高水位,把施工桩号沿着渠道线路一直插到连结东山县的八尺门海堤。
云霄县委和人民群众的高尚风格,鼓舞了东山县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为了减轻云霄县人民的负担,他们主动承担繁重任务,决心在云霄境内兴建一座滚水坝,打通两个隧洞,开挖和扩建三十多公里长的渠道,架设近三千米长的渡槽。
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一九七○年九月,两县五万名民工从海岛和山村汇集到了向东渠水利工地。一场劈山跨海造长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战斗,在两县打响了!
巧 夺 天 工
在向东渠上,我们看见一座座气势磅礴的石渡槽,象银河似地把山山壑壑连接起来,十分壮观。这些石渡槽加在一起,总长七千三百多米。它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和才智。在渠道上建造一座座高几十米、长几百米以至几千米的大渡槽,在云霄、东山两县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闽南的深秋,风和日丽。云霄、漳浦两县交界的梁山,更是一派热火朝天、地动山摇的景象。这里,云集着几千名打石工,他们正在一锤锤、一钎钎地为兴建渡槽提供大量的规格石。被人们称为“黑羊群”的梁山,垒垒巨石布满山上,远远看去黑压压一片,就象羊群一般。传说古代有一个神仙,想把这群“黑羊”赶下东海,却赶不动。可是,在兴建向东渠的战斗中,当代的愚公——英雄的打石工们,专拣硬石打。他们千锤万锤不歇手,腰酸臂疼不叫累,把整个梁山的“黑羊”打成一堆堆的条石。
取石不易,运石更难。由于山路崎岖,石场远离工地,石料赶不上施工需要。这种情况,引起了民工们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注意。他们想:能不能在石头上继续做文章?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改革上笨下粗的渡槽,不是既可以节省大量石料和人力、物力,又可以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吗?云霄县工程指挥部技术员吴禹门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工地,拜群众为师,广泛征求民工们的意见。根据水车木厢的构造原理,经过“三结合”施工小组反复研究,终于设计出一种轻型、薄壁、大流量的石渡槽。工程师王梓才为了选择槽墙和拱肋的合理厚度,计算了一万零八十个数据,找出了一个最理想的答案:槽墙的厚度由八十厘米改为二十厘米,拱肋由八十厘米改为六十厘米。上轻则下巧,原来的实心墩也为空心墩取而代之。这样,不仅节约了大批石料,而且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为兴建渡槽闯出了一条新路。
在巧架彩虹的战斗中,云霄、东山两县民工,用无穷的智慧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创造出许多人间奇迹。是他们用“独木丁字架”代替了脚手架,把一座座二、三十米高的槽墩平地矗立起来;是他们首创了“双铰夹合木拱架”、“叠合板三角人字形拱架”,取代了旧式的“满堂式”拱架,为国家节省了大量木材和资金,凌空架起一座又一座精巧的渡槽。在架设八尺门海堤渡槽的时候,又是他们用“四两破千斤”的土办法,攻下了高空吊装的难关。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东山县广大民工在完成了海堤上五十八座槽墩的砌建任务后,紧接着投入了吊装钢丝网水泥槽身的战斗。这里两面临海,海风阵阵,惊涛拍岸。按照常规,要把五十六跨每节七、八吨重的钢筋水泥槽身吊装到二十米高的槽墩上,并且使它们合龙衔接起来,必须有一台大型的“塔式起重机”和一整套吊装设备。可是,工地上除了几部钢丝绳土绞车外,没有任何吊装机械。“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集思广益,经过反复试验,苦战十五昼夜,造出了一部高三十米的“A”字型龙门吊架。在漳州糖厂老工人王朝伦和驻岛部队指战员的支援帮助下,民工们用抛锚固定侧向风绳的办法,终于靠这台土龙门架和几部土绞车,胜利地把一节节槽身高挂中天,同陆地上的石渡槽连接起来。这条长达四千四百多米的东海“苍龙”,给向东渠增添了异彩。
一路行程一路歌
从漳江上游的滚水大坝沿着向东渠,一直走到东山县的红旗水库,行程近二百里,每一个险要的工段,每一项宏伟的建筑,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动人故事。
在八尺门渡槽,巍然屹立在海堤南端的第一个槽墩,是一座雄伟壮观的桥头堡,足有六、七层楼高。这座桥头堡砌得很工整,银灰色的石料块块象是镶嵌起来似的。建造这座桥头堡的是东山县杏陈公社后林大队的七、八位泥水匠,其中有一位叫林抢目。
林抢目是后林大队的贫协组长,已经六十多岁了,是东山战斗的支前模范。听说兴建向东渠,引水进东山,林抢目第一个找干部报了名,在海堤上砌建槽墩,比在陆地上要困难得多,况且又是一座桥头堡,质量要求很高,这更是难上加难。林抢目时刻用这样一句话来要求自己,勉励伙伴:“党和人民这样信得过我们,我们一定要干好!”从选砌每一块石料,勾填每一条石缝,到垫用一块小石子,他都要精心考虑,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海堤上风大浪急,有时沙尘滚滚,迷得人眼睛也睁不开,林抢目总是谢绝领导上的关照,坚持施工。槽墩砌到十三米高以后,他担心青年泥水工缺乏高空作业经验,会发生意外,就一个人爬到墩顶上施工,民工们都管他叫“人老心红的老模范”。
被云霄县广大民工热情称为“工程好指挥”的宋修亭,是县人武部副部长、向东渠云霄段工程的总指挥。他风尘仆仆,那里工程艰巨就出现在那里。
当工程定点定线的时候,宋修亭带领“三结合”测量队,头顶烈日,披荆斩棘,跋山涉水,餐风宿露,走遍云霄大地,选定一个又一个省工、省料、收益大的基建地点。寻找石场,他的足迹布满了云霄与漳浦、平和、诏安等县交界的梁山、宝石山、石屏山。在四万多民工上场以后,又是他每天徒步六、七十里,来回奔波在石狮山、车头岭、双溪岩等悬崖绝壁间。在大型建筑物的施工中,民工们常常发现他一会儿跳入烂泥坑,同大伙一起清基,并肩战斗;一会儿爬上二、三十米高的槽墩,指挥架拱,激情洋溢。从一九七○年六月到一九七三年三月,三个“国庆”、三个“元旦”、三个“春节”,宋修亭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有人替他算过,头尾两年半时间,有一百四十个星期天他没有休息。
有这样的群众,这样的领导,有什么人间奇迹不可创造出来!有人曾经担心过:搞这样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会不会影响当年生产?云霄、东山两县人民用铁的事实作出了最好的回答:一九七二年,是大战向东渠的一年,云霄县粮食总产比一九七一年增产一千多万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花生增产近五成;东山县粮食平均亩产第一次跨过《纲要》,总产比一九七一年增长近二成,花生总产翻了一番。
不尽“江水”滚滚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云霄、东山两县人民团结战斗,互相支援,以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迎来了一江碧水化春雨。一九七三年三月十二日,向东渠胜利通水了!多少年啊多少梦,盼望着天上降“神龙”;如今梦想变现实,“大陆水”在岛上哗哗奔涌。东山县成千成万的群众,看到岛外的水流进了岛内,就象甘露沁入肺腑一样感到心舒意快,那股乐劲儿真是无法形容。后林大队一位一百零三岁的老人含着激动的泪花,说出了全岛人民要说的心里话:“只有共产党、毛主席的好领导,才有今天的翻身渠,幸福水啊!”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