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矫枉必须过正——学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3-24
第2版()
专栏:

矫枉必须过正
——学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体会
解放军某部 刘玉志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光辉著作里,满腔热情地赞扬歌颂了农民运动,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一小撮阶级敌人对农民运动的诽谤和攻击,尖锐地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这篇光辉著作是批判孔孟的“中庸之道”、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深入开展批林批孔斗争的时候,我们重新学习毛主席这篇著作,感到特别亲切。
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二七年初,在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下,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象急风暴雨一样,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过去,广大贫下中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被打在泥沟里,踩在脚底下。现在,他们抬头挺胸,掌起权来,发号施令,指挥一切,土豪劣绅的体面威风扫地以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的特权,被打得落花流水。正因为如此,这场伟大的革命群众运动,引起了一切反动派的极端仇视和恐惧。他们恶毒地诬蔑农民运动是所谓“痞子运动”、“糟得很”;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党内的机会主义者,也纷纷指责农民运动做得“过分”、“太不成话”。对于这种议论,毛主席义正辞严地驳斥说:第一,那些所谓“过分”的事,“都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自己逼出来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历来凭借势力称霸,践踏农民,农民才有这种很大的反抗。”第二,那些所谓“过分”的举动,在革命时期是“非常之需要的”,非如此“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非如此决不能镇压农村反革命派的活动”。毛主席尖锐地批判了孔老二鼓吹的“中庸之道”,指出这种貌似公正的“过分”论,实际上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反动谬论,是阻碍农民运动、破坏中国革命的反动谬论。毛主席明确地指出:“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在革命期内的许多所谓‘过分’举动,实在正是革命的需要。”毛主席这篇著作,大长了革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反动派的威风,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贩卖“中庸之道”,攻击和指责革命的群众运动“过分”,这是一切反动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反对革命、反对社会前进的惯用伎俩。十几年前,正当我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革命红旗阔步前进的时候,林彪这个孔老二的忠实信徒,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打起“中庸之道”的破旗,恶毒攻击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分”、“过极”;正当我国人民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同苏联现代修正主义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时候,林彪这个叛徒、卖国贼,又胡说什么“凡事勿做绝了,做绝……必有恶果”,攻击我们的反修斗争“做绝了”。他的这种反革命腔调,同当年地主阶级和他们的代言人攻击农民运动的腔调一模一样。
为什么一切反动阶级和他们的代表人物,总要打起“中庸之道”的破旗,总要鼓吹所谓“过分”的谬论?我们只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一下,就可以看出,“中庸之道”是反动统治阶级麻痹人民斗志、欺骗人民群众的恶毒的手段,是反动统治阶级向无产阶级进攻的手段。按照他们的看法,矫枉是不能过正的。他们的所谓“正”,就是剥削阶级的旧制度、旧思想、旧传统、旧习惯;被压迫人民只准在旧成规的范围内活动,超过了旧成规,破坏了旧成规,就叫做“过正”、“过分”,就是“大逆不道”。可见,“中庸之道”和所谓“过分”的谬论的要害,就是不准改变旧制度。两千多年前孔孟鼓吹“中庸之道”,是为了开历史倒车,复辟奴隶制度。四十多年前,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贩卖“中庸之道”,攻击农民运动“过分”,是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革命人民建设新秩序。林彪胡说“中庸之道……合理”,攻击我们的反修斗争“做绝了”、“必有恶果”,是阴谋投降苏修,变中国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几千年来,没落腐朽的剥削阶级总是企图用“中庸之道”束缚劳动人民的手脚,不准人民起来斗争,起来革命。我们决不要上他们的当。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就是要对阶级敌人进行无情的斗争,就是要“矫枉必须过正”,即用群众的革命方法,去打破和消灭地主资产阶级的旧制度、旧秩序。
孔孟鼓吹“中庸之道”,并没有救得了奴隶主阶级的命;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谩骂农民运动“过分”,也没有能够挽救地主阶级的灭亡;同样,林彪恶毒诅咒我们反修斗争“做绝了”、“必有恶果”,也帮不了苏修的忙。尽管如此,阶级敌人还会拣起“中庸之道”这面破旗,妄图扑灭革命的烈火,挡住历史前进的车轮。我们必须彻底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和他鼓吹的“中庸之道”,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