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贵州农学院在实行开门办学过程中 组织教师深入农村蹲点调查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3-24
第4版()
专栏:

贵州农学院在实行开门办学过程中
组织教师深入农村蹲点调查研究
据新华社贵阳一九七四年三月二十三日电 贵州农学院党委在实行开门办学的过程中,组织教师深入农村蹲点调查研究,对于提高教师思想和业务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这个农学院有一位老教授是教双季稻课的,但过去没有亲自栽培过双季稻。一九七二年,他到遵义县尚嵇公社蹲点,和贫下中农一起开展试种双季稻的科学实验。农业生产第一线火热的斗争和贫下中农为革命种田的高贵品德,使他受到了鼓舞和教育。他积极下田种稻。早稻移栽后生长得不好,他几次下田寻找原因。当他发现秧窝下面泥块太大,影响根部发育时,便逐窝检查,用手把泥块捏碎。经过大家辛勤劳动,精心管理,采取科学措施,终于夺得了水稻高产。这位老教授通过亲身实践,取得了比较完全的知识,给学生讲课就能讲得具体生动了。农机系教师在深入农村调查农业机械使用情况时,了解到贫下中农对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很迫切。有个大队买到一台拖拉机后,由于山上不通公路,便把它拆开用杠子抬,翻过几架大山,踏着崎岖山路抬了回去。教师们看到这些情况后非常感动。为促进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他们与有关部门共同举办了技术训练班,为农村培养急需的技术力量。教师们不懂得修理拖拉机等的技术,便到工厂去学习,又亲自从工厂运回两台损坏的拖拉机,修好后用来进行现场教学。他们边学习、边写教材、边教学生,不但在思想感情上与贫下中农接近了,而且学到了许多实际知识。
在开门办学过程中,教师们帮助各地举办的各种短期训练班,学员都来自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教师在短训班里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共同批判资产阶级,经常受到生动的阶级教育,同时也是互相交流经验、提高业务知识的好机会。畜牧兽医系教师在一次中兽医赤脚医生短训班里,搜集了六十一个防治家畜疾病的单方、验方,总结了贫下中农发展集体养猪事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几年来,他们与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各种短训班三十八期,先后为农村培训了三千多名技术骨干。
在贵州省能不能普遍栽种双季稻?对于这个全省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贵州农学院的作物、栽培、气象、植物生理四个教研组的教师,深入全省具有不同自然特点的六十个县、市,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他们按地形特点和气候变化规律,把全省划分了五个区域,对这些区域栽种双季稻的品种选择、搭配方式以及播种期、育秧技术等都提出了意见,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对于当前贵州农村需要解决的改革耕作制度,发展耕牛,发掘兽医中草药药源,农业机械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他们也进行了普查或典型调查,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通过到农村调查和开门办学,教师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学院党委组织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师投入教材编写工作。从编写大纲到定稿,他们都深入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有关单位,请贫下中农、农场工人提意见。由于深入实际,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加上几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全校共编写出了新教材四十二种。结合贵州省农业生产实际,他们还增加了地方乡土教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