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来自南海前线的战歌——读张永枚同志的诗报告《西沙之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4-17
第3版()
专栏:

来自南海前线的战歌
——读张永枚同志的诗报告《西沙之战》
任犊
“飞翔吧,海燕!
歌唱吧,海燕!
快告诉我们,
西沙军民是怎样把入侵者横扫……”
张永枚同志的诗报告《西沙之战》,用满腔的革命激情向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传递西沙之战的胜利捷报。战斗的诗篇,把我们带进了硝烟弥漫的南海战场。正是在这里,我国英雄的西沙军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演出了一出威武雄壮的活剧,奏响了一曲响彻云霄的凯歌。它集中地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容欺负,中国神圣领土不容侵犯的钢铁意志,反映了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顶天立地,志坚胆壮”的豪迈气概。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我国辽阔的南海,它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领土。在西沙发掘的汉字碑、蓝花瓷盘和大批中国古钱,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正如《西沙之战》中所叙述的:
“使人依稀可见:
祖先的渔火,
汉、唐的炊烟,
明、清的篷帆……”
然而,“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民爱你,强盗垂涎。”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五日,南越西贡当局悍然出动兵舰、飞机,向我西沙群岛伸出了罪恶的魔掌。我国军民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被迫进行了自卫反击,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入侵。
《西沙之战》及时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战役。究竟谁是侵略者?谁是自卫者?这篇来自南海前线的战斗诗篇,形象而真实地勾画出了西贡强盗的侵略真面目,他们为了替“贫血的大老板”火中取栗,竟无视我渔民的警告,妄图用两艘兵舰撞毁我渔船。当我国舰艇在自己的领海中执行正常的巡逻任务,保护我国渔民的生命安全的时候,他们却狡猾地佯装逃跑,忽而又掉转头,公然向我炮舰首先开炮。敌人既然点起了战争的凶焰,那就一定把它坚决打下去!我国西沙军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愤怒吼声:“打!”西沙军民并肩作战,使“贼船编队乱了套,各自奔命不相援”。直打得:“舱面敌兵,翻滚中弹,哪里逃?大海深渊!”《西沙之战》所描绘的这一场激战,真是打出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气概,灭掉了侵略者的威风。
西沙之战打得好,它对一切妄图垂涎我国领土的敌人是一个严正的警告。中国是块大肥肉,但这块肉很硬,多年来谁也咬不动,今后仍然是谁也别想咬得动。林彪不是拚命鼓吹“两斗皆仇,两和皆友”吗?不对,那是卖国论调。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决不能“和为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我党和我国政府的一贯方针和政策。我们决不要别人的半分领土,也决不准强盗侵占我们一寸河山。我们决不先开第一枪,但是有胆敢来犯者,我们“必定站在自卫立场上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
西沙之战打得好,它显示了毛主席革命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英雄的军民在短短三十分钟之内,干净利落地打败具有现代化装备的西贡军队,这对于一切帝国主义者和反动派永远是个谜。西贡军队为了掩饰他们的惨败真相,夸张地说中国使用了什么“科马尔级的驱逐舰”,“冥河式导弹”,这完全是自欺欺人,可怜而又可笑。事实呢,在这场战斗中,我国军民只不过是“以小打大,以弱敌强,小试锋芒,就叫那老板和走狗丢尽了脸”。
西沙之战打得好,它反映了我国军民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气概。《西沙之战》用粗犷雄浑的笔墨,以激烈的战斗画面为背景,展示了我国军民崇高的精神世界:渔船面对着敌舰的威胁,苦大仇深的阿沙老船长傲然挺立,“革命气节,光芒万丈”;“英雄舰”着火,青年舰长钟海催舰赴战,气镇波涛;曾经是红卫兵的黎族新战士李阿春,擎旗泅渡,负伤冲击,终于让五星红旗飘扬在西沙群岛的上空……。他们的脉搏随着社会主义祖国的脉搏而跳动,他们的满腔热血为保卫祖国而沸腾。他们的光辉事迹又一次雄辩地证明: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为什么会这样?《西沙之战》说得好:
“资本家血腥的钞票,买不到勇气和胆量”。我们呢,为保卫祖国而战的革命人民
“正义在手、仇恨在胸、以一当十”。不要说不自量力的西贡军队了,即使再强大的来犯之敌,我们都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把它们消灭。“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遵循毛主席的革命军事路线战斗的中国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如果有人胆敢凭仗着什么现代化的武器来撞这座铜墙铁壁,管叫它头破血流,有来无返。如若不信,请看西贡侵略军的下场!
《西沙之战》是一首壮丽的诗篇,是新诗创作中学习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的成功范例。作者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塑造了阿沙、钟海、李阿春等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昂扬的战斗激情。作者张永枚同志是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在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的带动下进行创作的。他跋涉南海前线,深入战斗前沿阵地,对英雄的西沙军民进行了深入的访问和学习,所以能用这样火热的诗句典型地反映出西沙之战这一斗争过程。《西沙之战》的创作实践说明:只有革命战士的诗才能打动革命战士的心。只有在革命斗争的漩涡里锤炼出来的诗句,才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诗歌作者要写出无产阶级的革命诗歌,必须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认真改造世界观,深入斗争生活的第一线,与工农兵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一切革命的文艺战士都应走的正确道路。
“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诗歌当然也不例外。在剥削阶级的“文人雅士”手里,诗歌历来是他们压迫劳动人民的精神武器和自我陶醉的消遣品。在今天,对我们无产阶级革命者来说,它必须表现无产阶级政治内容,密切配合当前的政治斗争,抒发革命人民的战斗心声。要做到这一点,它的形式必须根据内容的需要而改革,随着内容的发展而发展。《西沙之战》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它为了迅速地反映西沙之战这一重大题材,创造性地运用了“诗报告”这种体裁,采取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形式,从结构到语言都根据内容有不少创新,在诗歌为今天的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个重大课题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特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斗争,需要一大批战斗的时代歌手去充分反映,热情讴歌。“诗人兴会更无前”,我们欢迎张永枚同志写出更多更好的革命诗篇,欢迎有更多业余和专业的诗歌作者一起来创作出迅速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战斗之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