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工农兵学员不愧为一支反修防修的生力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4-19
第3版()
专栏:

工农兵学员不愧为一支反修防修的生力军
清华大学教改处
一九七○年,二千三百多名工农兵学员,肩负阶级重托,进入清华大学。在校期间,他们参加了伟大的批林整风运动,坚持“上大学,管大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经历了教育阵地上资产阶级复辟与无产阶级反复辟的激烈斗争。今天,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深入发展中,他们胜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回到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去。经过几年的斗争考验,证明工农兵学员不愧是一支反修防修的生力军。他们用战斗巩固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在无产阶级教育史上写下了崭新的篇章。
批判修正主义的坚强战士
在批林整风运动中,第一届工农兵学员表现了比较高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
电力系发电专业的工农兵学员,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公报发表以后,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狠批了林彪反党集团散布的唯心主义的“天才论”,顶住了资产阶级用“智育第一”向工农兵学员施加的压力,满怀信心地投入“上大学,管大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战斗。在叛徒、卖国贼林彪的阴谋彻底败露以后,他们以极大的无产阶级义愤,积极开展革命大批判,声讨林彪妄图改变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的滔天罪行。当时,有极少数人跳了出来,妄图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否定革命的新生事物,把教育阵地上的革命,诬蔑为“极‘左’路线的产物”,大搞复辟倒退活动。在这个关键时刻,学生班级党支部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为坚持批林整风的大方向,积极开展斗争。他们在上级党组织的支持下,带领全班学员,同广大教师一起,狠批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并联系实际,运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武器,对资产阶级复辟势力进行了斗争。几年来,这个班的工农兵学员,由于坚持斗争哲学,成为全校“上大学,管大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先进典型。他们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中挺身而出,敢于反对错误潮流,在业务学习上精益求精。这次毕业实践中,他们出色地完成了“湖北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等重要项目,用优异的成绩回击了那种教育质量“今不如昔”的反动谬论。
工农兵学员从斗争中深深体会到,要反修防修,就必须认真看书学习。他们努力学习政治理论课,各班普遍建立了业余自学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小组。许多学员都能结合斗争实际坚持自学。
煤矿工人孙德玉,入学后立下的第一个决心,就是认真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如饥似渴地翻着字典刻苦学习。开始,他写一页心得笔记,要用两、三个钟头。一九七○年年底,学校组织野营拉练,他担任连队指导员。白天急行军一百多里,晚上同学们休息了,他还坐在灯下或打着手电筒学习。入学八个月后,他就写了十几万字的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笔记。
坚持看书学习,使孙德玉同志更加心明眼亮,斗志昂扬。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对于工农兵上大学这一新生事物,千方百计地进行诽谤和破坏,并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孙德玉。孙德玉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进行分析,感到学校中存在着一股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否定“七·二一”道路的反动思潮,必须坚决回击。
这时,党的十大召开了。十大文件指出:“修正主义仍然是当前的主要危险。”孙德玉经过反复学习,积极地投入了揭发批判资产阶级复辟势力的斗争。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孙德玉经常废寝忘食地学习中央文件,赶写大批判稿件,在校、系、班、组的许多批判会上作了有力的发言。他深有体会地说:“不学好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就不能深入批判修正主义;不批判修正主义,工人阶级在大学里就站不住脚。”
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促进派
几年来,围绕着坚持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还是复旧的问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第一届工农兵学员一跨进清华校门,就根据毛主席“教育要革命”的教导,响亮地提出了“上大学,管大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战斗口号。三年多来,工业自动化系自动化专业的工农兵学员,为实现这一口号,同各种复辟倒退行为进行了不倦的斗争,成为全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个先进班级。
他们入学不久,班上就出现了“上课满堂灌”的现象,学员们很不满意。有的人却说:“这就是大学的正规生活,同学们要逐步适应。”许多学员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指示,对照班上的情况,敏锐地认识到:是改革旧的教学制度适应工农兵学员的需要,还是让工农兵学员去适应旧的一套,这是走什么道路、培养什么人的大问题。在革命教师的支持下,他们打破了“满堂灌”的局面,开展了自学活动。可是,这个新生事物出现没有几天,就有个调查组来检查所谓“教学质量”,搞了一次突然袭击式的考试。根据“考试结果”,有人说什么“自学好是好,就是分数少”。学员们坚定地说:“我们不做分数的奴隶。”他们和革命教师一起,走出校门到工厂去,在生产实践中学习,结合实际对电工课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搞得生动活泼。这时,有人又借口“没完成理论教学计划”,要搞什么“系统补课”。几门课一起灌,时间不长,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面对这种情况,党支部书记、来自大庆的工人学员任文郁,带领全班同学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教育思想,认识到:围绕着要不要自学问题所进行的斗争,实际上是前进还是倒退的斗争。他们同革命教师紧密团结在一起,再次掀起了教学改革的新高潮。几年来,他们越改劲头越大,路子越宽,学习越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提高,提前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迎来了毕业实践的丰硕战果。他们和工人师傅并肩战斗,为实现北京钢厂热轧无缝钢管自动化,设计、制造了步进式顺序控制器、轧辊压下数字定位系统等设备,并为其他工厂设计、制造了一些自动化设备,有的达到了国内新水平。橡胶机械厂的一个技术人员,看到工农兵学员的这些成就,称赞说:“你们用实际行动宣传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路线,说明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无比英明正确。”
水工专业学员刚入学,就遇到一场开门办学还是关门办学的斗争。有人说:“工地办短训班行得通,普通班下工地办学行不通。”学员们表示,要在三大革命运动中闯出一条新路来。他们在工人、解放军宣传队带领下,打起行装,奔赴龙脖工地,结合实际学习。就在这时候,资产阶级复辟势力刮起了一股否定新生事物的歪风,硬要他们班总结开门办学的“苦头”和“教训”。接着,又借口要“加强理论,提高质量”,把学生关在楼里补基础课,在黑板上搞马拉车、车拉马的受力分析。党支部引导同学学习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认识到不许开门办学,就是不许革命,就是搞修正主义。师生们打破了所谓“补基础”的教学计划,再次走向拒马河畔,深入工地、农村,进行教学改革。几年来,他们先后七次下工地办学,到四十多个水利工地参观学习。这样做的结果,教育质量不是降低了,恰恰相反,他们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前进得更快了。全班六十七名同学,在大学期间先后有二十三人入了党,十二人入了团,党员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三。在开门办学过程中,他们先后提出了十六项技术革新和工程设计方案,其中已有九项被有关部门采纳。在毕业实践中,他们参加了某水库的设计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斜面楔形体的新假定,以及采用赤平投影计算岩体空间滑动的改进方法,设计了沥青混凝土斜墙土坝,并提出了以国产沥青为主的修筑方案。
一心为工农服务的普通劳动者
毛主席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旧学校极力向学生灌输“读书做官”、“知识私有”等剥削阶级思想意识,使不少学生一心成名,两眼朝天,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是一条修正主义的道路。工农兵学员坚决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牢记阶级的委托,不忘工农本色,决心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被大寨贫下中农誉为“红管家”的大队会计赵素恒,只上过三年小学。来到清华以后,面对着业务学习上的重重困难和少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讥笑,思想斗争很激烈。他回忆起一九五三年大寨办初级社的时候,由于贫下中农没有一人上过小学,阶级敌人多次用文化卡大寨贫下中农的脖子;他又回想起上学临行前,陈永贵同志和贫下中农对自己的嘱托,以及大寨贫下中农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决心上好大学。三年多来,他为革命刻苦学文化,学理论,努力完成党交给的学习任务。毕业实践开始后,有些好心的教师为了“照顾”赵素恒,给他选了一个所谓“专业对口,就近方便”,但不知何日施工的题目。赵素恒想的却是尽快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贡献给社会主义建设,为改变昔阳的水电建设面貌作出贡献。在学校党委和昔阳县委的支持下,他同一位教师调查了昔阳的水利发展情况,选择了刀把口公社一个小水电站的设计任务。他以贫下中农的利益为出发点,每设计一条线,都要问问自己:是否最省工、省料又耐用?工人、贫下中农施工时是否既方便,又安全?书本上都说,电站必须有积水井、排水泵。赵素恒广泛征求了群众的意见,只设计了几根管子通到尾水渠,同样达到了排水的目的,可为贫下中农节省一千多元。电气操作控制台,被认为是电站必不可少的设备。赵素恒解放思想,向开关厂的工人师傅请教,采用立屏直接操作方案,代替电气操作控制台,又可节省投资三、四千元。在工人、贫下中农、技术人员和教师的帮助下,赵素恒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小电站的设计工作。最近,昔阳县有关领导机关已决定根据他的设计进行施工。
文化大革命前,有很多人把毕业设计题目作为获取个人名利的敲门砖。机械系焊接专业部分学员,批判了这种资产阶级思想,决心把毕业实践作为检验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极好机会。当时,有两个题目可供他们选择。究竟选哪个?学员们说:“让工人阶级来为我们选择题目吧。”他们到北京金属结构厂进行调查,了解到工人师傅在焊接热交换器时遇到了困难。强烈的阶级感情和革命责任感,促使他们把解决垂直管板自动焊定为毕业实践题目,很快地提出了把热交换器水平放置进行全位置自动焊接的方案。大家废寝忘食,昼夜苦干,在北京金属结构厂领导和工人师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五百多种试验,终于探索到垂直管板自动焊的一些规律,并且亲手设计制造出机电设备,初步解决了全位置自动焊接的问题。
第一届工农兵学员,满载着“上大学,管大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丰硕成果胜利毕业了,但战斗并没结束,学习也无止境。他们决心把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毕生的大事,在反修防修的战场上迎接新的战斗考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