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文安县干部重视救灾 领导席户互助渡荒 县供销社负责解决销路 两千八百余席户生活有保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18
第1版()
专栏:

文安县干部重视救灾
领导席户互助渡荒
县供销社负责解决销路
两千八百余席户生活有保障
产苇户和织席户定好价钱 卖席付款或付粮区里作保
会织席的帮助不会织的 织得好的帮助织得差的
【本报讯】河北文安洼席民在生产自救运动中,发扬互助友爱精神,团结渡荒,克服了生产中的困难。全县二千八百零七个席民,大部没有苇地,都是到左各庄、五圪垯等产苇地区去买。可是好多席民因为本钱少,买来的苇子供不上织。比如黄淀庄金傻腾家五口人,指着两个人织席为生,因为本小,买来的苇子不够织(五天的)。到了集日把席卖出后,才能籴粮食买苇子;有时候卖不了,就不能买苇,一家子就歇工。文安县政府为帮助席民解决这个困难,号召各村干部,领导席民到产苇地区赊买,并在全县各界代表会上,讨论了如何互助友爱,团结渡荒的问题。会后,各村代表和党员干部,都积极的领导了席民,到产苇地去赊买苇子。李庄农民代表李德,到崇新村找农民代表张万贵(村支部书记)接洽好,赊买他村的苇子。经双方定好价钱,卖了席交钱或粮食,区里给作保。这样赊买了九百个苇子(每个能织两领半席)。其他村庄,也都集体赊买了苇,这就解决了供不上织的困难。在织席当中,席民们又发挥了互相帮助的精神,西曹庄吴景桂,没苇子又没本钱。张根瑞苇子多,自己一时织不完,他见景桂干瞪眼,就把苇子赊给了景桂一部,让景桂织出席卖出后再还他。吴和平有苇子不会织席;寡妇王大娘没苇子又没本,还不能赶集买卖。村干部当中一串通,帮助他两家实行互助,吴和平专管轧席做零活赶集买卖;王大娘只管织,赚了钱对半分,这一下两家都能维持生活了。水乡房间小,黄淀庄黄广林家住着一间房,两个妇女织席放不开,暖和时候在院里织,冬天可不行了。席民黄勤堂有个外间屋闲着,就叫黄广林占了,广林家做起活来就不耽误了。线庄村只妇会主任自己会织席,她一面织,一面教,每天有二三十个妇女跟她学,看她串苇、起头和织边。一个月的工夫,有七个妇女学会织了。黄淀庄黄迷胡,织的席总是比别人少卖钱,一领席少卖三两玉米,村支部为帮助他提高席子的成色,就叫和他在一个院里织席的党员宋义厚去帮助他。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迷胡织的和别人的席一样好了。由于席民们发挥了互助渡荒的精神,全县两千多席民生活就有了保障。县供销社为解决席的销路问题,在左各庄专门设立席业分社,用粮食换买席子,这给了席民很大方便,增加了席民们渡荒的信心。
(陈绍申、含华、陈德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