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5-13
第4版()
专栏:

“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
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公社愚公大队党支部
“愚公”在移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时,“智叟”这个顽固反对变革的家伙跑出来指手画脚,讥笑老愚公太愚蠢了。但是,有着革命进取精神的老愚公,站在变革现实的立场上,用革命的眼光看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山是死的,会越挖越小,人是活的,子子孙孙挖山不止,有着无穷尽的力量。他以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痛斥了智叟的反动思想,毫不动摇,挖山不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重温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愚公移山》,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愚公与智叟之争,就是变革与守旧的斗争,是前进与倒退的斗争。孔老二的忠实信徒林彪,从反动的唯心史观出发,学着孔老二的腔调,宣扬“上智下愚”的反动观点,无耻吹嘘他的“脑袋长得好,和别人的不一样,特别灵”,与工人、农民有“天壤之别”。他自吹“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以“至贵”、“超人”自居,而把我们劳动人民诬蔑为只知道“怎样搞钱”、“恭喜发财”的糊涂虫。这真是颠倒历史,胡说八道。
究竟谁“智”谁“愚”?谁是真正的英雄,谁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我们劳动人民是很清楚的。
解放前,我们愚公大队有一百四十多户贫下中农给地主当长工、打短工,有三十多户逃荒要饭,全村一百七十多户贫下中农没有一个人进过学堂,那些地主骂我们是山沟里的笨蛋,只能当牛马,出点笨力气,做点粗活。但是,正是这些所谓的“下愚”们,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翻身成了主人。解放以后,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主席革命路线深入人心,我们贫下中农的路线斗争觉悟大大提高。《愚公移山》这篇光辉著作,成了我们愚公大队勇往直前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大队党支部带领广大群众发扬老愚公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以大寨为榜样,治沟平坡,开山造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决心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我们修建一条长达七华里的盘山渠,要通过悬崖峭壁的“阎王鼻”。开始,有的人持怀疑态度,有的人跑出来指手画脚,讥笑我们。阶级敌人也乘机破坏说:“摸摸阎王鼻,不死也脱层皮;要想攻过这道关,除非塌了天。”我们贫下中农不管他们那一套,狠批了阶级敌人的反动谬论,发扬老愚公挖山不止的革命精神,吃大苦,耐大劳,群策群力,硬是打通了“阎王鼻”,修成了盘山渠,还在渠上搞了长藤结瓜,建了三个高山蓄水池,使四百多亩山地变成了水浇田。我们搬山造田四百亩,闸沟淤地二百亩,去年粮食亩产过“黄河”,由文化大革命前的二百来斤增加到五百多斤。我们这些“下愚”们,就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在生产斗争中学到了改天换地的知识和本领。
历史上一切反动派,总是要把自己打扮成“至尊”、“至贵”的“圣人”,而把劳动人民说得一钱不值,妄想叫劳动人民服服帖帖地听从他们的摆布,以维护他们的统治。而我们这些“下愚”总是要把“至尊”、“至贵”的“圣人”打翻在地,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我们要发扬老愚公精神,反对停步不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前进,夺取更大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