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旧艺人的新道路——记北京旧戏曲的改革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19
第3版()
专栏:

旧艺人的新道路
——记北京旧戏曲的改革工作
柏生
北京解放后,对于戏曲界的第一个改变,是政治地位提高了。在旧社会里,他们没有社会地位,他们大部分只是供统治阶级玩弄消遣,并被统治阶级利用来麻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的。解放以后,艺人们的情况便完全改观了。许多政治活动都有艺人代表参加;过去被人们称为“戏子”“鼓姬”“卖唱的”“卖艺的”,今天已经被人们称为“艺术工作者”“戏剧工作者”“曲艺工作者”。他们不仅为人民所需要,而且为人民所爱戴和尊重了。
解放了的戏曲工作者,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宣传者;同时,劳动
人民要求他们演唱有教育意义的新戏曲。两者一结合,开拓了戏曲改革的广阔道路。
北京的戏曲界的改造,是从改造思想和学习演唱新内容的戏曲开始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戏曲界已经认识到他们是“文艺工作者”和“大众的宣传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觉悟了的大众对戏曲的要求已经不同。因此,他们也就迫切地要求改造思想,改造戏曲。在北京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去年北京刚解放不久,“五一”劳动节,某印刷工厂邀请北京曲艺界去表演,艺人顾荣甫、尹福来仍以老一套的旧词演出,结果台下的工人们提出“我们不听这些对我们没有教育意义的旧玩艺”。这对于北京的戏曲界是一个很深的刺激。全国文代大会在北京召开后,北京市文委旧剧科,便针对着戏曲界的这种要求,开始举办了一个戏曲界讲习班。
去年八月八日,戏曲界第一期讲习班便正式成立,学习期限为三个月,每礼拜讲课三次。参加学习的共有五百零二人,这里面有六十九岁的老艺人,也有十三四岁的孩子,有双目失明的老琴师,也有编写旧戏曲唱词的旧文人,还有许多著名的演员也都参加了学习。讲习班的课程,除了政治讲话外,大部分是请戏曲界的老前辈或是戏曲研究者作专题报告,如欧阳予倩的“关于改造京剧的商榷”,田汉的“艺人的道路”,杨绍萱的“谈旧剧改革问题”,王亚平的“旧艺人怎样换脑筋”,马少波的“戏曲的前途”等。在这些报告中,说明了新旧社会艺人的不同,和戏曲应该为谁服务的问题,启发他们的觉悟,并帮助他们打破封建、迷信、落后的思想。经过学习后,他们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从改造思想进一步到改造生活作风,并开始学习演唱新词。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表现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并涌现了许多积极分子和模范学员。在毕业时,全体学员并举行了一次联合大演出,京剧、评戏、曲艺各界艺人不分名角、底包、杂耍、蹦蹦都同台演出,表现了北京戏曲界的空前大团结。同时组织了戏曲界讲习班毕业同学会。
接着,在第一期讲习班的基础上,由毕业同学的动员,又开始举办了第二期的戏曲界讲习班。这次参加的人数更多,一共有一千四百多人。除第一期的许多学员们继续参加学习外,许多京剧界的名演员如尚小云、荀慧生、谭富英、筱翠花等,以及许多剧场的管理人员也都报名参加了。因此使戏曲界讲习班成为推动首都戏曲改革的一个中心。
在戏曲界讲习班的改造和推动下,北京的戏曲界普遍的掀起了演新戏唱新词的热潮,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大家更热烈地展开组织新剧团,成立新游艺社的工作。许多戏班和游艺社提出了竞赛演唱新戏曲的口号。
千四百余戏曲工作者涌入讲习班,其中包括尚小云、荀慧生,谭富英等名演员。大家热切要求改造,掀起演唱新戏新词热潮,受到观众赞扬。
曲艺界开始在新华、人民等广播电台广播了大批新节目,这里面有连阔如的新评书《二万五千里长征》、《新水浒传》,曹宝禄的单弦《好夫妻》,关学增的琴书《考神婆》,新岚云的京韵大鼓《三勇士推破船》,顾荣甫、尹福来的《十女夸夫》等,都非常的受群众欢迎。天桥的民间艺人拉洋片的筱金牙在学习后,更托人替他画描写解放战争的新洋片,如《林彪攻打天津卫》等,他自己也在每天潜心研究编作配合新洋片的新唱词,每天他在拉洋片时,都向群众介绍着他的即将上演的新洋片。为了适应演唱新词的曲艺演员的要求,曲艺界更在前门箭楼上开拓了一个新曲艺阵地——大众游艺社,每天演唱新曲艺节目。目前,无论天桥、前门、西单各处的艺人,演唱新曲艺节目的已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在不断地演唱中,为了适合群众的要求及加强对听众的教育作用,除了有些词句加以修改外,有些东西还加了一些说白。如“打黄狼”原是一个人唱的,关德俊把它改变成莲花落的形式,三个人来唱,把曲艺弄成了很活泼的小戏曲的形式,有时还加上化装表演,这在曲艺改革上就是一个初步的提高。
在评戏方面亦先后演出了许多新内容的东西,《一朵红花》《兄妹开荒》《白毛女》《农民泪》《王秀鸾》《红娘子》《四劝》《九尾狐》《荒山血泪》等,这里每个新评戏都受到观众热烈地欢迎,其中如筱白玉霜(李再雯)的再雯社演出的马少波著作并改编的,以暴露地主阶级罪恶为主题的《九尾狐》,一连在京上演了五十多场,得到各界观众的好评。这一新评戏的成功,不仅是在舞台的艺术成就上,最主要的是它对广大观众的教育意义,使观众深深地认识到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实质。因此,石家庄、张家口等许多地方的评戏团特别派人到北京来观摩学习“九尾狐”的演出。
京剧界虽然限于剧本和演出上的种种困难,但他们努力改革旧京剧的工作仍是非常积极进行的。先后演出的新戏如天桥天乐戏院演出的《三打祝家庄》,改编《庆顶珠》,小小戏院演出的《闯王进京》,改编《大名府》等,还有起社(李少春等)演出的《野猪林》,金升社(叶盛章等)演出的《反苏州》等,也大都得到观众好评。
在新戏曲运动周中,从来不提笔的演员,也开始学习创作。他们的创作才能正发挥着。
在迎接一九五○年的新年中,首都的戏曲界举行了新戏曲运动周,不但普遍的展开了唱新词演新戏,而且更热烈地展开自己编写创作新戏曲的运动。在大众创作研究会的具体帮助下,从来只演唱不执笔的艺人,也开始学习创作,初步发挥了他们的创作才能。相信一九五○年的北京戏曲界将会呈现更新的气象,整个的旧艺人都将走上了新的道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