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坚持和贫下中农结合在一块——批判林彪鄙薄劳动、仇视工农的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5-21
第3版()
专栏:

坚持和贫下中农结合在一块
——批判林彪鄙薄劳动、仇视工农的罪行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石邑大队党支部副书记 钱树荣
我是一九六二年从昆明到峨山彝族自治县来插队落户的。十一年多来,我和其他知识青年一起,经常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青年运动的方向》,不断地从中吸取力量,端正政治方向,坚定在农村扎根一辈子的决心和信心。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我们重新学习了这篇著作,深深感到:毛主席的这篇文章,是对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和他鼓吹的孔孟之道的深刻批判;毛主席指出的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是知识青年革命化的必由之路,是我们的光明前途。
一九六二年夏天,我即将从高中毕业。党号召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当时,校内和校外,地主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习惯势力,孔孟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那一套反动谬论,给我们知识青年的思想以很大影响。我的思想斗争很激烈。到农村去有出息吗?农业劳动吃得消吗?一连串的问题在脑子里翻腾着。这时候,学校党、团组织及时组织我们反复学习《青年运动的方向》。毛主席指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毛主席的教导使我认识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对旧的传统观念和传统势力的一场革命。既然是革命,就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反抗和阻挠。在民主革命时期,有许多革命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不避艰难和困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和工农结合在一块,参加了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新中国的革命斗争。今天,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迫切需要我们,我们年青的一代也迫切需要在农村的三大革命运动中,把自己锻炼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同旧思想旧习惯彻底决裂,坚定不移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正确道路。想到这些,我毅然向党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到农村去安家落户。
来到农村,是不是就算和贫下中农相结合了呢?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我们石邑冲生产队,过去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干沟坝,粮食产量很低。为了改变这种落后面貌,我们同贫下中农一起,实行科学种田。在进行稻谷高产试验时,我们青年的积极性很高,想搞出点名堂来露一手,挑了很多肥料在田里,苗棵长得一人多高。可是,老农看了却摇头说:“不会有收成了!”我们听了很不服气。不料,后来大面积的稻谷已经抽穗低头了,我们那块试验田的稻谷还是直挺挺的。收上场后,大部分是秕谷。试验为什么失败?开始我们只从生产技术上找原因,找来找去找不到问题的根子,贫下中农就帮助我们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一起总结经验。第二年,我们遵循毛主席的教导,放下臭架子,诚诚恳恳地向贫下中农学习,和队干部、老贫农一起组成了三结合的科学实验小组,重新试验,结果获得了大丰收。通过这件事情,我们看到自己思想上的问题:自以为比贫下中农高明,不肯真正承认贫下中农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还没有从思想上真正把自己放到受教育者的地位。这是妨碍我们与贫下中农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们试验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正如毛主席指出的:“知识分子在其未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打成一片,在其未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一个知识青年,愿意到农村去和贫下中农相结合,这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实行这种结合,老老实实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要坚持扎根农村,真正和贫下中农相结合,并不是容易的。十一年多来,我的思想是出现过反复的。刚到农村,决心很大;时间长了,当农活苦一点、累一点的时候,思想上就有些动摇。特别是当我看到过去的同学调动了工作的时候,思想上的波动就更大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到了我的面前:能不能在农村坚持下来?我再一次认真学习《青年运动的方向》。毛主席指出:一个知识青年,“他今天把自己结合于工农群众,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结合了,或是反过来压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我想,这里说的“今天”和“明天”,实际上讲的是“一辈子”,就是要有一辈子扎根农村,和贫下中农相结合的思想。如果仅仅在口头上愿意和工农相结合,而在行动上又把下农村当成“镀金”,甚至当作一块“敲门砖”,来了几天,取得了“资格”,就想方设法回城市,这只能说明自己还没有真正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当前条件下,农村生活某些方面是不如城市,但是,这种差别是数千年的旧社会造成和遗留下来的。逐步消灭这种差别,正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如果大家都不来农村,在农村的还想离开,这就不是在逐步消灭差别,而是在行动上扩大这种差别。这就不是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应取的态度。一九七一年,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上级决定把我们九个来石邑冲插队的知识青年大部分调到工厂、学校和商业战线工作。得到这个通知,我思潮起伏。贫下中农对我们的亲切关怀和热情教育,使我非常激动。九年的斗争生活,使我和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我已经离不开他们了。我想,工厂、学校和商业战线固然需要我们,但农村更需要我们。这里仍然是我最适当的战斗岗位。农村需要大量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知识青年,农村对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世界观更有利。想到这些,我进一步坚定了扎根农村的决心,决心今天和贫下中农结合,明天也和贫下中农结合,结合一辈子,决不动摇,决不半途而废!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林彪跟孔老二一样,都是极端鄙薄劳动、仇视工农的剥削阶级代表人物。他正是《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所指出的那种勾结帝国主义、压迫老百姓的反动派;他宣扬孔孟之道,攻击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正是企图在青年运动中掀起一股“黑暗的逆流”,妄想把广大青年引到脱离工农、脱离劳动的修正主义邪路上去,以实现其“克己复礼”的罪恶目的。但是,孔老二挽救不了奴隶制的死亡,林彪也阻挡不住历史车轮的前进。我们广大知识青年从毛主席的教导中认识到,上山下乡、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是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是反修防修的重大措施,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百年大计。“向光明的前途进军”,这是毛主席给我们指出的革命的方向,它正鼓舞着广大知识青年奋勇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