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文化大革命促进平谷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6-06
第1版()
专栏:

文化大革命促进平谷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全县粮食总产量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百分之五十多,平均亩产跨“长江”干部、群众联系实际批林批孔,决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展大好形势
据新华社一九七四年六月五日讯 中共平谷县委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本县革命和生产蓬勃发展,去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跨“长江”的事实,深入批判林彪攻击和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无耻谰言,决心总结经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
入春以来,平谷县到处是批林批孔和大闹春耕生产的热气腾腾景象。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积极投入批林批孔运动,以抓革命、促生产,大干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痛击林彪一伙的反革命罪行。由于加强了麦田管理,今年全县十八万二千多亩小麦和七万七千亩大麦,长势普遍好于去年。
平谷县位于燕山南麓,有十九个公社,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土地瘠薄,易旱易涝,是北京郊区自然条件较差的一个县,过去产量一直很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这里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平均亩产连年跨《纲要》、过“黄河”,一九七三年一跃过“长江”,平均亩产达到八百零一斤,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过江县”。这一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二亿六千三百八十四万斤,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一点七。全年向国家交售粮食五千七百多万斤。林、牧、副、渔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平谷县委回顾这些巨大变化,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深深感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推动了全县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文化大革命前,旧县委在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只埋头抓生产,不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阶级敌人乘机破坏,使一些社队资本主义倾向泛滥,严重地妨碍了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粮食亩产只有三、四百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干部和群众受到了教育。一九七○年九月《人民日报》在《农业学大寨》的社论中提出:“昔阳能办到,你们难道不行吗?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三年行不行?”县委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深深感到,农业能不能尽快发展,关键在路线;只要认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放手发动群众,三年改变面貌是可能办到的。
一九七一年,县委狠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批判了那种“只想守摊摊,不敢创新业”的右倾保守思想,推动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全县粮食总产第一次突破了两亿斤大关,平均亩产达到五百八十三斤,棉花亩产也突破百斤。
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一九七二年,正当他们乘胜前进,争取亩产过
“长江”的时候,遇到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在严重干旱面前,县委紧紧抓住批林整风这个纲,坚持对广大干部和社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调动了广大群众“天大旱,人大干”的积极性。大旱之年变成大干之年,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努力,终于战胜了干旱,粮食亩产仍然达到四百九十多斤。
一九七二年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粮食亩产没有一九七一年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九七三年还要不要坚持过“长江”?有人算了一下,要过“长江”,平均每亩要比上一年增产三百斤以上,县委有的同志思想上也有点动摇。为了坚定这些同志的信心,县委组织他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们亲眼看到,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战斗锻炼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并没有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人们经过干旱的考验,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劲头更大了。调查中还发现在大旱之年,全县一九七二年仍有一个公社、二十二个大队粮食亩产过“长江”、四个大队亩产过千斤、十四个大队亩产增加二百斤以上。这些社队增产的原因,主要是方向、道路正,干部作风好,群众干劲大。县委从调查研究中进一步坚定了这样的信心: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只要坚持正确路线,努力作好工作,实现全县粮食亩产过“长江”的奋斗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要坚持“过江”,关键抓什么?有人认为,关键问题是抓好土、水、肥。真是这样吗?县委领导成员重温了毛主席关于“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的教导,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土、水、肥是要抓的,但如果忘记了党的基本路线,就可能重走文化大革命前的旧路,粮食亩产过“长江”就是一句空话。他们决心狠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用基本路线调动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在抓路线教育中,县委带头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带头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以前,县委有的领导曾经主张办点利润大的工业,增加一些地方收入,兴办一批基建工程。县委抓住这些问题,结合批林整风,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大家认识到,工厂可以办,但要为农业服务,不能单纯地为赚几个钱;房屋可以盖,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不能丢。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全县加强了农业第一线的劳动力,集中人力、机械大力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县委还切实地改变领导作风。县委十名常委除留下值班的,其余统统下到基层蹲点。县属十三个局以及武装部、共青团等单位的一、二把手,带领一百多名干部住队包社。全县四百七十七名公社干部中,也有四百三十七名住村包队。这样,形成了各级干部扎根基层,认真带领群众抓农业的生动局面。乐政务公社许家务大队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狠抓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由落后变先进的一个典型。县委抓住这个大队的根本经验进行推广,狠抓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在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的同时,大胆培养提拔青年干部,使各级领导班子实现老、中、青三结合,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城关公社原来有的干部认为,城关人多地少,情况特殊,因此不去努力搞好粮食生产,只想抓点现钱,结果办了不少与农业毫不相干的副业。在批林整风中,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带领大家以“人多地少的社队,要不要以农业为基础”为题展开大辩论,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端正社会主义方向,农业生产大幅度上升。
由于认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力地推动了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农田基本建设的发展,为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
经过三年奋斗,平谷县委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一九七三年全县平均亩产第一次过了“长江”。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县委广泛发动群众,畅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平谷县带来的巨大变化,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是胜利,这是一个真理。全县干部、群众深入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决心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团结战斗,进一步发展全县的大好形势,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