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在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记下乡知识青年薛喜梅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6-06
第4版()
专栏:

在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
——记下乡知识青年薛喜梅的事迹
在一个金色的秋天,河南省汝河两岸热气腾腾,社员们用辛勤的劳动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各个生产队的场院里,堆满了收获的庄稼。社员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把最好的粮食装上车,准备送往县城交公粮。这时,下乡知识青年薛喜梅向生产队长王石头提出要求,要同社员们一起拉车送公粮。王石头看看这位身体单薄的姑娘,担心她路上拉不动车。可是薛喜梅认为这是一件有很大意义的事,决心要参加。不等队长说完,她就拉车上路了。
在通往郏县县城的公路上,车水马龙,歌声嘹亮,送公粮的车队川流不息。薛喜梅拉着车大步前进。这几天,喜梅的心情非常激动。她想到:党和国家培育了我,现在我可以劳动了,把自己参加劳动第一年收获的粮食,亲自送给国家,这该是多么自豪的事情啊!
当薛喜梅拉车经过一段下坡路时,车子向前猛冲。她立即用劲扶紧车把,但是没有煞住,她的左腿被翻倒了的车砸伤了。社员们急忙赶来抬车,把她扶起来,关心地慰问她。喜梅只觉得腿上一阵剧痛,但她却撩了撩头发,笑笑说:“不要紧,我又不是纸糊的。”说罢,就拍了拍身上的土,继续拉起车子往前赶。喜梅拉着,拉着,感到车子越来越重,腿上一阵阵剧痛猛烈地袭击着她。喜梅咬咬牙,下定决心,硬是坚持下去,车子在公路上继续前进。
公粮送到了县粮站,薛喜梅坚持过了磅,看到粮食入了库,心里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她一下子坐到台阶上,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滚。社员们围上来一看,喜梅的小腿又红又肿,大家赶忙把她送进医院。经医生检查,喜梅的小腿骨被砸裂缝了。在场的人们感到十分惊奇:一个十七岁的姑娘,伤势这么重,还能拉六、七百斤重的车子,坚持走了几里路,她的毅力是多么坚强啊!
薛喜梅原是郑州市第十八中学的初中毕业生,校革命委员会委员。这个工人家庭出身的女孩子,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烈火中锻炼成长起来的红卫兵。一九六六年,她和同学们扛着红旗,在天安门前接受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检阅。在徒步长征途中,她看到了巨大的水利工程,看到了无边无际的丰收的田野。祖国大好的山河,激发了她的豪情壮志。那时她就立下志愿,一定要到农村去,走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同贫下中农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毕业前,薛喜梅和同学们学习了毛主席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光辉著作。她在学校贴出了第一张要求到农村落户的决心书。
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四日,薛喜梅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板厂村生产队。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毛主席在一九五五年就热情赞扬了这个地区的回乡知识青年,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现在,她和同学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来到这个广阔天地,贫下中农象盼亲人一样地迎接了他们。人们帮助他们安好了家,有的给送来了大红枣,有的送来了新鲜玉米棒子,青年们感到无限的温暖。薛喜梅在这里落户不久,生产队便安排她担任了妇女队长和知识青年组长。这个十七岁的姑娘,朝气蓬勃,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决心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自己的贡献。
板厂村座落在汝河岸边,解放前汝河的洪水常常吞噬田地和村庄,把这里弄得满地沟洼,土地贫瘠。国民党反动派还强迫这里的群众,挖了一条又长又深通向县城的“护城沟”,毁坏了大量土地。薛喜梅和知识青年向队长王石头建议,首先填平大沟,平整土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这个建议得到队干部和社员的支持。寒冬腊月,薛喜梅和知识青年顶风冒雪,起早贪黑,同贫下中农一起劳动。喜梅虽然身体单薄,可是她在劳动中挥动着三齿镐,那儿艰苦往那儿闯,干得特别欢。寒风凛冽,她却满头大汗。经过四个冬春的苦战,青年们受到了很大锻炼。他们和社员们一起,填平了二条大沟和两个洼塘,增加了耕地四十亩,还把全部耕地平整了一遍,打了井,把旱地改成了水浇地,使生产队的庄稼连年丰收。薛喜梅和知识青年们还在汝河滩上植树造林,种植了三十亩桃树,建起了一个六十亩的苹果园,栽了一百多亩杨树,使昔日的乱石滩变成了花果园。知识青年们谈起这些变化,都眉飞色舞。因为这是他们同贫下中农一起在用汗水浇灌汝河的土地。他们通过劳动把自己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自豪感。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中,薛喜梅还带头移风易俗,打破了许多轻视妇女的旧风俗、旧习惯。过去这一带犁地耧地妇女是不沾边的,薛喜梅当了妇女队长,带头学习这些农活。别人犁地时,她跟着一边走,一边看,跑一个来回,又一个来回。老贫农王二旺和王中对她这种精神深为感动,手把手教会了她扶犁。为了学扶耧,她两只胳膊都累肿了,白天学,晚上想,连吃饭走路都在琢磨。人们称赞她真是一个顽强不屈的姑娘。这一带盛产烟叶,炕烟是一种技术活,又脏又累,过去都是由男社员来干。薛喜梅和一些女知识青年偏要打破妇女不能炕烟的老规矩。现在,喜梅和这些女知识青年,已成为这个公社第一代女炕烟技术员。
薛喜梅认真学习贫下中农的好品质,为了集体的利益,她有时把自己完全置之度外。有一次在炕烟时发生了事故,她冒着六十度的高温钻进炕里抢救,使集体的财产没有受到损失。在狂风劲吹的寒夜里,她一个人跑去检查烟苗圃,把自己的棉衣盖在吹破的塑料薄膜上,保护烟苗。直到拂晓,喜梅还穿着单衣在继续同狂风搏斗。
去年,喜梅当选为公社团委书记,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有时开会回来,饭没有吃,脚没有歇,就下地去了。她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做一个革命的接班人,就是要永远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劳动。
在这个广阔天地里,薛喜梅经历了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受到很大的锻炼,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刚到农村不久,她们就遇到阶级敌人散布反动言论,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贫下中农的帮助下,薛喜梅带领知识青年同阶级敌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大家从斗争中增长了才干。一九七一年,在林彪反党集团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下,在河南刮起了一股砍先进红旗、否定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黑风。有人极力散布谬论,恶毒诬蔑毛主席热情赞扬过的这个公社,妄图砍掉这面红旗,并且采取种种手段,排挤和打击坚决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干部和知识青年。这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斗争。广大革命干部、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在斗争中逐步提高了觉悟,他们团结在一起,坚决抵制这股黑风。
隆冬的深夜,薛喜梅披着棉衣在灯下反复学习毛主席一九五五年对《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的按语:
“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处在这样激烈的斗争中,再一次读着毛主席的亲切教导,她心里感到多么温暖!她想到,十几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一批批回乡和下乡知识青年来到这里,同贫下中农一起改天换地,使整个公社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土地全部改成水浇地,粮食亩产由一九五五年的二、三百斤,上升到一九七一年的六百多斤。她还亲眼看到,青年们在这里受到了锻炼和教育,有大批新人成长起来。许多知识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并参加了各级领导班子,还有的当了农机手、机修工、电工、教师、赤脚医生和农业技术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面对这些事实,为什么有人硬是要砍掉这面红旗,并且进行恶毒的攻击呢?
第二天,薛喜梅同一些公社领导干部、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一起议论开了:“他们砍红旗就是为了破坏毛主席指引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道路,我们坚决不答应!”“我们一定要和这股黑风斗到底!”“绝不允许他们对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进行诬蔑和攻击!”
在那激烈斗争的日子里,薛喜梅在家庭院落,在田间地头,到处宣传毛主席的光辉批示,揭露砍红旗这股黑风的反动实质,勇敢地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林彪反党集团被揭露出来以后,他们的反革命阴谋活动真相大白。这时,这个公社的干部和群众怀着满腔怒火,展开了批林整风运动,彻底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薛喜梅和公社的革命干部、老贫农还几次到上级党委反映和揭发林彪反党集团妄图砍红旗的罪行。贫下中农赞扬说:“薛喜梅立场坚定,斗志昂扬,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闯在前,不愧为广阔天地里的新一代。”
今年春天,批林批孔运动蓬勃展开。薛喜梅同贫下中农、知识青年一起,联系这个公社同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狠批了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这面红旗,在豫中平原上更加高高地飘扬。
薛喜梅在同阶级敌人斗争中,立场坚定,寸步不让;在改天换地的战斗中,毫不退缩,显得十分刚强,可是她对贫下中农,胸中却荡漾着一江春水,深情满怀。群众赞扬说:“喜梅自觉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联成一家,感情深着哪!”
一九七一年秋,贫农社员王拴得胃癌逝世了,喜梅的心里非常难过。王拴活着的时候,一心为集体,经常为了队上的事把自家的活丢在一边。现在,他死了,家里只剩下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她还记得,在刚到板厂村不久,王老奶奶曾经给她说过,自己在旧社会受了一辈子苦,没有过一天好日子。解放了,才过上了好生活。如今,老人失去了儿子,有了困难,能看着她不管吗?何况自己是工人的女儿,解放前父母也是逃荒要饭的。天下贫下中农是一家呀!于是,她决定搬到王奶奶家里,去伺候这位老人。就在为王拴办完丧事的当天晚上,喜梅搬到王奶奶家,一进门,就把自己的被褥放在王奶奶的床上。王奶奶说:“喜梅,我这里怪脏的,你睡在那张床上吧。”喜梅说:“奶奶你说到那里去啦,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奶奶!”她把褥子铺在床上,把被子盖在王奶奶身上,又拿起扫帚在房子里打扫起来,从房梁到床底下,扫得一干二净。喜梅搬到王奶奶家以后,给王奶奶做饭、洗衣服、梳头。去年冬天,有一天夜里,王奶奶的肺气肿病又犯了,咳嗽得很厉害。劳动了一天的薛喜梅立即起床,到厨房给王奶奶烧水吃药。当喜梅把开水送到王奶奶嘴边的时候,老人感动得流着泪说:“喜梅呀!我这一辈子没有孙女,可你比我的孙女还亲。”以后王奶奶的病好了,逢人便讲:“喜梅真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青年!”
两年多了,直到现在,薛喜梅还住在王奶奶家,全心全意地照顾着老人。
贫农社员王二旺的母亲七十多岁了,万恶的旧社会,使她双目失明。喜梅要用架子车拉着她去郏县城里治疗眼睛,争取使这位老人重见光明。老奶奶说:“我的眼治不好了,别破费国家的钱啦。我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就心满意足了。”喜梅说:
“您在旧社会看到的都是地主当道,穷人逃荒要饭,卖儿卖女的事。今天要是能治好您的眼睛,好叫您看看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光辉形象,看看社会主义的繁荣景象。”喜梅这一番满腔热情的话,说得老奶奶心花怒放,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薛喜梅关心贫下中农,贫下中农也关心薛喜梅。在板厂村,只要提起薛喜梅,没有一个人不夸奖。有一次,喜梅紧张劳动了一天,晚间又开会,突然晕倒了,大伙把她抬到床上。板厂村许多群众闻声赶来,四十多户贫下中农送来了四十多样饭菜,桌子上摆不下,板凳上、窗台上都放满了。男女老少满满地站了两间屋子。社员王天明的母亲,七十多岁了,也拄着拐棍来看望喜梅。她坐在床边,拉着喜梅的手,流着眼泪,不断地喊着“孙女、闺女……。”喜梅醒来以后,看到这种情景,想起平时贫下中农对自己的教育和爱护,心里十分激动。她想,贫下中农把心都掏给我啦,我为贫下中农做的事太少了。她下决心一定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坚持乡村,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在广阔天地里生根开花。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