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英雄笑凿太行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6-07
第4版()
专栏:

英雄笑凿太行山
巍巍太行山,逶迤在河南林县南北。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蜿蜒在丛山峻岭之中。就在那太行山腰,红旗渠畔,英雄的林县人民又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凿成了一条公路隧道,这就是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始通车的太行公路隧道。
太行隧道的胜利建成,是林县人民继修建红旗渠以后,在重新安排河山的斗争中夺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斗争的丰硕成果。
不信神仙不靠天
汽车从林县县城出发,沿着锦带似的盘山公路,爬上一座高山的半山腰,便进入太行隧道。太行隧道全长一千米、高六米、宽七米,两辆汽车可以并行。这条隧道是林县石板岩公社贫下中农在解放军驻军和工厂单位支援下建成的。
石板岩公社座落在太行山西侧的峻岭中。海拔一千七百多米高的太行山矗立在公社前面,挡住了通往县城的道路。在万恶的旧社会,偏僻山区人民头上压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还压着这座高山。多少人长年累月地打柴卖草,忍饥挨饿,挣扎在羊肠小道上。多少人失足悬崖,坠入深谷,葬送了生命。这个公社南北长五十里,只有两条山路通往山外,其中一条要上七十个盘,下八十个弯,叫做“鲁班壑”。提起“鲁班壑”,这里世世代代传说着一个神话:古代名匠鲁班,有一次路过太行山,看到山高路险,就抡起大斧劈大山,结果只把山顶砍了一个壑口。可是,生长在毛泽东时代的英雄人民,就在“鲁班壑”北面的峭壁上开出了太行隧道,打开了太行山的大门。
早在一九五九年公社化以后,山区人民就决心打通太行山,开始动工兴建太行隧道,但是由于受到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施工不久就被迫下马停工。社员们只好绕过这座高山,修筑了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这条公路长一百一十里,里程多了一倍。一九六九年,林县人民提出,要乘文化大革命的强劲东风,在重新安排河山的斗争中更好地团结战斗。石板岩公社的贫下中农也纷纷发出誓言:凿通太行山,斗倒拦路虎,使公路直通林县县城!
可是,有人说:“过去传说太行山连神仙都打不开,咱公社只有几千个劳力,能打通吗?”
广大贫下中农豪迈地说:“山前人民能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咱就不能凿通太行山,筑条隧道通汽车?我们不信神不靠天,相信人定胜天。有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公社党委和革委会根据群众的要求,决定重新开凿太行隧道。党委领导成员亲自带领技术员和贫下中农代表,爬山涉水,看地势,测厚度,制定了施工方案。一九七○年初,太行隧道工程正式开工了。
千艰万险只等闲
隧道民工意志坚,
英雄笑凿太行山,
高山低头把路让,
迎来春色满人间。
在那开凿太行隧道的日日夜夜里,由二百五十人组成的愚公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顶风雪,斗酷暑,战顽石,救险工,经过了多少艰难险阻,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新愚公们坚持每天挖山不止,使隧道工程日益加快,不断向前。
数九寒天,北风呼啸,冰雪满地。凿山开路的英雄们,发扬当年修建红旗渠的革命精神,坚持宿山洞,睡草棚,锤打钎,装药点炮,凿石挖洞。隧道东头刚开凿洞口,就碰上了坚硬的花岗石,一锤下去,火星直冒;打一寸深,就要换十几根钢钎;点上一炮,往往只崩出一藤帽石渣。可是困难吓不倒英雄汉,石头硬硬不过英雄们的坚强意志。他们边实践边研究,终于摸索出更好的办法,把坚硬的花岗石炸得粉碎,施工进度越来越快。
正当隧道工程顺利进展的时候,意外的事发生了,离西洞口三百多米的地方,遇到了沙石岩,由于风吹雨侵,引起了塌方,已经打好的洞顶,突然塌崩了十多米。乱石纷滚而下,洞口被堵满了。正在洞里施工的二十多个民工,被堵在里面,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在洞外的工地指导员、共产党员李林清,一马当先,带领群众以最快的速度排除塌方造成的障碍,使二十多个民工很快安全脱险。
隧道连续塌方,洞顶上出现了一块块峥嵘开裂的险石。不排除这些险石,就不能保证洞内安全施工。这时,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老英雄王天生挺身而出,带领一支由几名青年组成的除险队,进洞除险。他紧握铁撬,胆大心细地除去一块又一块险石。忽然洞顶一阵巨响,乱石如雨地塌下来。王天生机智地将身子一闪,迅速躲进了石缝。洞顶掉下的一块千斤大石,从他身边擦肩而过,乱石纷落在他身旁。可是王天生临危不惧,顽强地和险石搏斗,撬掉了一块块硬石。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洞内险石全部清除了。王天生为凿洞开路,几次负伤,坚持不下火线,立下了新功,大家赞扬他是“不怕苦不怕死的铁人”、“砸不倒的硬骨头”。
创造奇迹留人间
太行隧道的洞口,是由成千上万块料石砌成的石拱圈。两端洞口上面刻着“太行隧道”,两边分别刻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这里凝结着石板岩公社能工巧匠们多少辛勤劳动的心血啊!
只有九千多人口、三千多个劳动力的石板岩公社,要担负起兴建千米公路隧道的任务,确实不容易。但是有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你看,在那石壁上刻着的“想起毛主席,革命干劲添,笑凿太行山,好象玩泥团”的豪言壮语,正是那些凿山开路英雄们的精神面貌的写照!
隧道的大石拱圈,公社石匠们从来没有砌过,怎么办?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批判林彪鼓吹的“天才论”、“上智下愚”、“英雄和奴隶们共同创造历史”等反动谬论,决心依靠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郭家庄大队老石匠、共产党员郝启亮,六十六岁了。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他精神焕发,老当益壮,主动要求到工地参加战斗。别人体贴他上了年纪,劝他在家休息,他说:“抡锤打钎用不上我老头,这一回砌石拱圈该让我出一把力了。”郝启亮在石匠中算得上一把好手。他说兴建隧道是百年大计,不能丝毫疏忽。他一丝不苟地开石方,备石料,对砌拱圈的每块石料都进行仔细检查,严格要求,把好质量关。他不顾年老体弱,和小伙子们一起爬上抬架砌石块,把每个石块都砌得平整牢固。在老石匠的带领下,全公社一百五十多名青年石匠在实践中迅速成长,为修建太行隧道贡献了力量。
批林批孔运动极大地激发了石板岩公社贫下中农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大家鼓足干劲,加快步伐,终于把太行隧道提前两月胜利修成了。
太行隧洞接通了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公路,把石板岩公社通往县城的路程缩短了一半。现在,一辆辆汽车沿着红旗渠,穿过太行山,开进了群峰叠嶂的深山区。山区人民世世代代的愿望实现了!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