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社会主义协作的新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6-10
第1版()
专栏:

社会主义协作的新发展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上海工人阶级深入批判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进一步树立了社会主义的全局观念,许多企业单位打破了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界限,使原来行业内部的协作关系,发展成为各行业之间的大协作,显著地提高了生产力,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上海工交战线通过开展社会主义协作,集中广大群众的干劲和智慧,充分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比较重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象十二万五千瓩双水内冷电站设备、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二万五千吨货轮、数字程序控制机床、载重三百吨的大型平板车、彩色轮转印报机等国家急需的产品,都是由许多工厂和科研单位,采取“一厂一角,百厂协作,一厂一件,百厂成线”的办法,在较短时间内试制成功的。许多行业和单位通过社会主义协作,加快了技术改造的进程,迅速改变了生产技术面貌。拖拉机、汽车工业部门在短短两年内就制造了二千五百多台高效专用机床,组成七十多条生产流水线,使生产连年大幅度增长,一九七三年的拖拉机产量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了十五倍。全市几十家羊毛衫、手套工厂,得到仪表、机电等行业的协作和支援,都已改变手工操作的面貌,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机械工业中的标准件行业,经过组织协作,制造出高效多工位冷镦机等新型机床,代替了原有的旧设备,近年来,整个行业的生产面貌焕然一新,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上升。通过社会主义大协作,机电工业系统的配套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上海的实践证明,通过开展社会主义协作,把生产、使用单位和科学研究部门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就更有效地发挥了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的作用,收到了多快好省的效果。
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上海工交战线社会主义协作的发展,经历了两条路线和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年代,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上海工人阶级提出了“一花独放红一点,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响亮口号,开展了蓬蓬勃勃的社会主义大协作。但是后来受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大协作进展迟缓,有些单位和部门甚至停止不搞了。在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中,广大工人和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罪行的同时,狠批了修正主义的办企业路线,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进一步树立起社会主义的全局观念,社会主义协作又得到了新的发展。
上海战斗型钢厂与其他单位的社会主义协作关系的发展过程,就具有代表性。这个厂是生产各种型钢和异型型材的。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年代,通过协作发展了五十五种型钢和十二种异型型材。后来,厂里有些干部受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影响,单纯追求利润,只愿接受简单的、容易搞的产品的生产任务,不愿意接受比较复杂的产品的生产任务,致使产品品种的发展停滞不前,严重地挫伤了工人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中,工人群众狠批了修正主义的办企业路线,纠正了原来厂里的一些错误做法。例如,文化大革命前,这个厂曾经和纺织机械厂协作,为他们提供制造棉纺机上的下皮圈销所需要的斧型钢。这种斧型钢的样品不久就试制出来,但因为它的规格、精度要求都比较高,需要量又不大,生产起来既麻烦又赚不到钱,厂里就中途停止了这个协作任务。工人们气愤地说:“帝国主义在千方百计地卡我们,修正主义路线也卡我们。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修正主义路线的阶级本质,也清楚地看到了‘只顾钱,不顾线’的危害。”他们狠狠地批判了“利润挂帅”、“奖金挂帅”、“物质刺激”这些修正主义黑货,主动到纺织机械厂去把这个任务接了回来,进行成批生产,使纺织机械厂及时制造出下皮圈销,满足了上海纺织行业的需要。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工厂利用简陋的旧设备,积极创造条件,先后同机电、造船、化工、纺织、轻工、仪表、建筑等行业的工厂协作,试制和生产了各种规格的型钢三百多种、异型型材新品种四百五十多种。通过这样的大协作,这个厂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它本身又大步前进了。 
有些单位在协作过程中,还共同与修正主义的办企业路线的流毒作斗争,在斗争中加强了厂内外的社会主义协作。上海第八羊毛衫厂在上海无线电十三厂、新华无线电厂等单位的协作和支持下,去年七月一日前全厂织羊毛衫的横机都采用电子技术进行了改造。但是横机上还缺少“机械手”,影响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在一年多以前,羊毛衫八厂曾同上海第七纺织机械厂协作制造“机械手”,但因为纺机七厂某些干部头脑中的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流毒没有肃清,中断了协作关系,使这项工作停了下来。羊毛衫八厂要求上海纺织机械器材公司支援,也受到冷遇。去年十二月底,羊毛衫八厂的工人们写了两张大字报分别送到纺机七厂和纺机公司,与这两个单位的职工一起深入批判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分清了路线是非,提高了开展社会主义协作的自觉性。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纺机七厂就制成了四十台“机械手”。纺机公司抓住这件事,发动群众进一步批判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与其他单位加强了协作,对今年上海纺织工业科学研究、技术改造以及基本建设中所需要的十三项重点关键设备的制造任务,都进行了妥善的安排。
“把方便让给别人,用困难促进自己”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斗争锻炼,毛主席关于“要提倡顾全大局”的教导,在上海广大工人和干部中更加深入人心。这种顾全大局的思想,在开展社会主义协作中表现得尤其鲜明。工人们把这种协作精神称为“龙江风格”,并且提出“把方便让给别人,用困难促进自己”的口号来激励自己。
去年年初,日用器皿行业为了增产保暖瓶供应市场,要求上海工业玻璃五厂把厂里唯一的一只烧玻璃原料的炉子让给保暖瓶二厂使用四十五天。这给工业玻璃五厂的生产带来了困难,但是这个厂的工人从全局考虑,豪迈地提出:“二厂、五厂都是人民的厂,我们不能单纯考虑五厂的得失。”工人们坚决主张把炉子交给保暖瓶二厂使用,同时另外想办法克服“让炉”给本厂生产带来的困难。有的工人说:“只要掌握得好,困难可以促进我们自己。”这句话给了大家很好的启发。在“让炉”期间,他们向上海玻璃仪器一厂借用炉子,利用这个厂夜间停产的时间进行生产。尽管这两个厂相距三十多里,工人们每晚坚持上班。后来,工人们又连续搞技术革新,改进机械设备,提高生产能力,把“让炉”期间生产不足的部分全部补了回来。从此,“把方便让给别人,用困难促进自己”这个口号便在全市工交战线流传开了。
上海第二耐火材料厂原来为炼钢厂生产的砌钢包用的耐火砖,都是经过烧制的小块砖,砌成的钢包一般只能使用九次。为了延长钢包的使用寿命,这个厂的工人与炼钢厂工人协作,试制成一种不烧窑的大块耐火砖,用这种大型砖块砌成的钢包,可以使用三十六次,这对炼钢车间提高产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生产这种大块耐火砖,开始是用手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而且影响工厂产值计划的完成。这个厂的工人们从全局出发,坚决支持厂里把这个困难任务接受下来,同时他们又积极动脑筋、想办法,陆续搞成功大型压砖机和运输流水线,提高了大型砖块的生产效率。第二耐火材料厂在支援别人中促进了自身的技术改造。
上海工人阶级在开展社会主义协作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可贵的“龙江风格”,在上海异型钢管厂尤其突出。这个厂同其他单位协作的产品更多,而且大多是临时交下来的紧急任务。许多协作产品生产难度大,精度要求很高,但他们从来都是努力去完成,有的还做到“立等可取”。不仅如此,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厂对承接协作任务还有一条新规定:厂里供销人员不能随便拒绝协作任务;如果确实认为工厂没有条件承接的,也要经过厂里的工人讨论以后,再作出接与不接的决定。他们这种千方百计搞好协作的精神,受到许多单位的高度赞扬。上海冶金局大力推广了这个厂的经验。
多种多样的协作形式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上海工交战线的社会主义协作越来越具有丰富的内容,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协作形式,使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为国家做出了更多更大的贡献。
为了完成某个重大产品或重点工程,打破行业、系统的界限,把有关的使用单位、生产单位和研究设计单位组织在一起进行“大会战”,是近年来经常采取的协作形式之一。这种协作形式有利于充分发挥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的作用。例如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去年在上海市工交领导部门的统一指挥下,组织机电、仪表等七个局的一百多个单位开展协作,在一年内便试制成功八十五种新型的医疗器械。这些医疗器械大多数采用了电子、激光、超声波等先进技术,填补了我国医疗器械生产方面的一些空白。
组织技术服务队,是深受欢迎的另一种协作形式。上海仪器仪表工业公司所属的十多个工厂,去年先后组织了三十多个技术服务队,走访了全市化工、纺织、玻璃等行业的一百多个工厂,主动为这些工厂制造自动化仪器仪表,协助解决有关的技术项目,使这些单位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能力。上海自动化仪表二厂去年还举办了技术学习班,为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一百多个单位的人员讲授使用和维修自动化仪器仪表的技术知识。
上海市科技部门在一九七○年建立的科学技术交流站,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协作,也起了很好的作用。来自全市三百多个工厂、科研单位的工人、科技人员一千五百多人,分别组成激光、金属切削、射流、热处理、模具、电焊等十五个队。这些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举办科技讲座、科技讨论会和展览会,或是共同协助工厂解决生产技术中的某些关键问题。三年多来,这个科学技术交流站越办越好,得到许多工厂的好评。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