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一个很好的典型——株洲市厂社挂钩,集体安置知识青年到社队农、林、茶场的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6-12
第1版()
专栏:

一个很好的典型
——株洲市厂社挂钩,集体安置知识青年到社队农、林、茶场的调查报告
湖南省株洲市在落实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指示中,实行厂社挂钩,干部带队,集体安置知识青年到社队农场、林场、茶场。近两年来,全市用这个办法安置了八千多名知识青年。这是株洲市人民群众的一个可贵的创举,受到了工人、农民和知识青年的热烈欢迎。
全面规划 厂社挂钩
株洲市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每个工厂在株洲县和株洲市郊区都有自己的支农点。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办的学校也发展起来,占了全市学校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一九七一年,有的工厂就把厂办学校毕业的学生,集体安置在支农点上。
株洲县和株洲市郊区,是丘陵地区,“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有二百多万亩,过去多半没有开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县和郊区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出现了高潮,粮食连年丰收,各社队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向山地进军,先后办起了四百多个农场、林场、茶场,迫切需要大批城镇知识青年去安家、劳动。
伟大的批林整风运动,提高了株洲市委的路线斗争觉悟,认识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全党的大事,是全国人民的大事,必须充分调动城乡人民的革命积极性,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市委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城乡人民的要求,总结了群众的经验,提出了厂社挂钩,集体安置知识青年到社队农场、林场、茶场的办法。市委根据农村治山造林的情况和需要,工厂的大小,毕业学生的多少,对各工厂、机关等和农村社队挂钩,作出全面规划。大厂和一个或几个公社挂钩;小厂和一个公社或一个大队挂钩;党政机关和文教、卫生、财贸等单位,按系统与公社挂钩;也有大厂带小厂,工厂带机关的。安置知识青年的社队,就是挂钩工厂的支农点。知识青年下乡前,工厂派人到安置地点,向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汇报知识青年及其家长的情况,一起研究选点、编组、建房等问题。
现在,全市已有三百多个工厂、机关等单位职工的中学毕业生,战斗在县、郊区的二百七十六个社队农场、林场、茶场。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八○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规划,做到了家喻户晓。工厂领导人知道本厂那一年有多少中学毕业生,安置到那个公社;农村社队干部和贫下中农知道那一年来多少知识青年,都是那些单位的;家长知道子女在中学毕业后到那个公社去落户。
经过厂社挂钩,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同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并使这项工作变成了群众自己的事,很多问题,厂社一商量就解决了。
干部带队 贫下中农教育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在农场、林场、茶场,有干部带队和贫下中农照顾。
带队干部是由各工厂派出的,对口下到农村社队。带队干部的条件是:政治思想好、作风好、身体好,有一定实际斗争经验。现在,全市选派的带队干部有一百九十三名,其中女干部四十六名,共产党员一百七十六名,各级党委委员十三名,还有教师和医生。对这些干部,家长了解,信得过。白关公社白关大队林场的模范带队干部朱传富,就是红湘江机器厂的工人和家属三次协商推选出来的,工作做得很出色,深得家长和知识青年的好评。
带队干部和知识青年,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是培养、教育知识青年的辅导员。带队干部有的参加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的工作,有的参加公社和大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工作,经常向工厂和家长汇报知识青年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成长的情况,向社队汇报自己的工作。这样互通情报,促进厂社配合做好知识青年的工作,促进工农相互支援。
农场、林场、茶场的贫下中农,是由各社队选派的,有老贫农、妇女干部、复员军人,也有一定数量的回乡知识青年。他们负责培养教育知识青年,带领青年们生产,帮助青年们搞好生活。各社队农场、林场、茶场,一般都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贫下中农。公社农场、林场、茶场的负责人,大都是公社党委委员或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农场、林场、茶场的负责人,一般都由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或得力的生产队长担任。
带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互相配合,共同培养、照顾知识青年。他们说:“毛主席把培养知识青年的担子交给我们,我们一定要让这些年轻人一个个成为革命的好后代。”龙凤公社龙凤大队林场知识青年小余,有一天突然得了急病,场里八位贫下中农,立即抬着小余,赶路四十多里,送到朱亭镇卫生学校。那天深夜,小余病情加剧,急需输血,老贫农何万年再三要求医生将自己的血输给了小余,又连夜乘火车将小余转到株洲市医院,使他转危为安。小余激动得流出了眼泪,说:“贫下中农比我的爹娘还亲!”
集中到场 户口到队
社队农场、林场、茶场是按照“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原则建立的。在一个大队范围内,生产队无力经营的连片山地,由大队办场,组织生产队联合经营;在一个公社范围内,大队无力经营的连片山地,由公社办场,组织大队联合经营。农场、林场、茶场的收益,按照所属山权、场部积累和各队投工情况,实行比例分成。安置在这些社队的知识青年,户口落到生产队,平时在场学习、劳动,农忙回队参加生产;一个月回队几次和社员一起开会、学习,经常保持密切联系。他们同在场的社员一样,参加落户的生产队进行分配。
社队农场、林场、茶场是一个大学校。它不仅有广阔的劳动场地,还为知识青年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林场、茶场有健全的组织,一般公社农场、林场、茶场建立了党支部、团支部、革委会,大队农场、林场、茶场建立了党小组、团小组、场委会;领导成员中都有一定比例的知识青年参加。知识青年在场里集体生活,有较多的时间学习政治和文化,一般每天学习两小时左右,有的场每周还安排半天或一天作为学习日。许多知识青年坚持写心得,写日记,出墙报,学习马克思主义,批判修正主义。他们还开展体育活动,组织民兵训练,成立业余文艺宣传队,创作和演出文艺节目。他们的文化生活很活跃,吸引和带动了农村青年开展文体活动。
社队农场、林场、茶场处于艰苦创业的阶段,知识青年同贫下中农一起,开山劈岭,造林种茶,是农业学大寨中一支生气勃勃的力量。去年以来,知识青年所在的社队,经过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的共同努力,共造用材林、果木林十二万多亩,抚育幼林三十二万多亩,还垦复了大量残林,建立了一些新的经济作物基地。他们还成立了科学试验小组,正在研究的项目有:梓树育苗、杉树栽培、柑桔嫁接、土壤改良、水稻治虫等,初步取得了十四个项目的试验成果。贫下中农看看满山坡横竖成行的杉树、梓树,再看看那象杉树一样挺拔的知识青年们,乐哈哈地说:“知识青年到乡下来,要得!有了他们,我们农村的面貌就会变得更快了!”
知识青年在社队农场、林场、茶场经过锻炼,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安置在王十万公社先锋大队林场的一些知识青年,初来时不很安心,说:“抬头是山,出门是山,农村没意思。”现在,他们说:“看山山青,看天天高,广阔天地无限好,贫下中农个个亲。”去年,全市下乡知识青年中,已有十二人入党,七百九十一人入团,四百九十二人参加社队各级领导班子。
城乡配合 统筹解决安置问题
城市和乡村,都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知识青年的一些实际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例如住房问题,去年初,在株洲县历年下乡的知识青年中,只有百分之三十有新房住。厂社挂钩全面铺开后,广大工人、贫下中农积极帮助知识青年兴建住房。建房材料不足,工厂就利用废旧物资给予适当解决;运输有困难,挂钩的工厂就派汽车去支援。株洲县王十万公社新民大队的贫下中农,为了让知识青年及早住上新房,日夜奋战,打着灯笼火把盖房子;与这个大队挂钩的省设备安装公司派出汽车,从一百多里外的地方把平瓦运到大队。这样,只花了十二天半的时间,就盖起了十五间、五百三十多平方米的住房。知识青年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用白瓷瓦片在室内嵌成四个大字:“志在农村”。去年,不到八个月的时间,株洲县、市郊就给下乡知识青年新建用房九百五十七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知识青年住进了新房,平均每人有用房十二点六平方米。各社队农场、林场、茶场,有集体食堂、浴室、养猪栏等,有的还设有集体娱乐场所,安上了电灯、自来水管。有些知识青年的家长原来对孩子的吃住不放心,到乡下一看,乐了:“哈,当个农民,要得!”
为了解决下乡知识青年的生活自给问题,工厂和社队采取各项积极措施,帮助知识青年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合理记分。全市下乡知识青年的口粮及其它收入,都相当当地社员的平均水平。为了帮助知识青年办好集体食堂,各社队帮助知识青年发展多种经营,养猪、养鸡、养鸭、养鱼等,拨出一定数量的田土给青年种菜,做到副食品基本自给。根据女知识青年的生理特点,各社队农场、林场、茶场规定例假期间不安排女青年干重活,有的工厂还派出女工委员给女知识青年讲生理卫生常识。
知识青年大都参加生产大队的合作医疗,有的工厂医院帮助农场、林场、茶场从知识青年中培养赤脚医生,有的农场、林场、茶场种植中草药,自力更生解决医药问题。
为了供应知识青年的精神食粮,工厂发动工会、共青团、女工委员会给知识青年赠送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以及其他学习材料;农村社队帮助知识青年订购报刊杂志,安装广播喇叭。安置了知识青年的社队农场、林场、茶场,大都建立了图书室,共有各种图书两万余册。广大知识青年感到政治上温暖,生活上满意,劳动上愉快,越来越热爱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深远的影响
厂社挂钩以后,知识青年象纽带一样,把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过去,农民很少到工厂去;现在,乡村的人进城,常到工厂去看看,到知识青年家里去谈谈;城市的工人和干部,也经常利用节日假日到农村去,看望贫下中农,看望自己的孩子,也看看队里的生产情况。遇到社队的什么机器坏了,随手就给修好了。工人和农民成了兄弟加亲戚。过去,有的工厂把支援农业看作为“额外负担”,现在改变了。株洲化工厂的工人们说:“贫下中农艰苦奋斗为国家多作贡献,又为教育我们的孩子操心,我们要为支援农业多出力。”去年,他们为国家超产五千吨化肥,支援了农业生产。有一次,黄龙公社水稻发生虫灾,和它挂钩的株洲电厂闻讯后,马上派出七名电工前去支援。他们连续奋战两昼夜,安装了三百多盏黑光灯,及时消灭了虫灾,保证了农业丰收。去年夏天,全市有二万多名职工分赴县、市郊各社队参加双抢;并组织了许多支农小组到农村巡回修理农机具,培训农业技术员,各厂矿还经常派出电影组和演出队到挂钩社队去放映、演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工厂的大力支援,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建设,株洲县、市郊三十五个公社,社社都办起了农机修理厂,有了汽车;各大队都通了公路。贫下中农激动地说:“厂社挂钩好,我们农村的大变化,离不开工人老大哥的支援。我们要把最好的粮食卖给国家,要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去年,株洲县、市郊卖给国家的余粮比前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六,蛋品增加一倍多,鲜鱼增长百分之三十五,干辣椒增长百分之三十六,西瓜增长七倍,柑桔增长十五倍。过去,有些工厂要开着汽车到外地去买菜,现在菜多了,淡季不淡。株洲市很大一部分职工是北方人,爱吃大葱,社队就想方设法从北方引种大葱。现在株洲的市场上已经有本地自种的大葱出售了。
如今,在株洲市,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指示,已经深入人心。“下乡务农”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广大家长积极支持子女做新农民。农村的贫下中农盖好了敞亮的新房,热情地接待着新社员。已经下乡的知识青年,发出豪迈的誓言:坚持乡村,建设乡村。这里到处是一片鼓舞人心的情景!
中共株洲市委调查组
《湖南日报》记者
本 报 记 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