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6-15
第2版()
专栏:

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初澜
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这是无产阶级在文艺革命过程中,为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而提出的一项纲领性的战斗任务。
文艺领域阶级斗争的事实告诉我们:哪个阶级的代表人物占据文艺舞台的中心,标志着由哪个阶级在文艺领域里实行专政。因此,在文艺舞台上以哪个阶级的英雄人物作为中心,从来就是文艺战线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同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斗争,同林彪反党集团在文艺上的斗争,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最为激烈。在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控制下,文艺不去表现工农兵,不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反而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统治着舞台;文艺不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战斗武器,却成了为刘少奇一伙复辟资本主义制造反革命舆论的工具。这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岂非咄咄怪事?
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社会主义的了,为这个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学艺术部门却不相适应,这种现象决不能再继续下去。无产阶级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举起了文艺革命的战旗,向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展开了勇猛的进攻,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是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广大革命文艺战士在这一战斗任务的鼓舞下,经过艰苦斗争,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一批批革命样板戏诞生了,一个个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威武雄壮地屹立在社会主义文艺舞台上。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吐艳,欣欣向荣。这是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胜利。
工农兵成了舞台的主人,帝王将相、牛鬼蛇神被赶下了台,无产阶级在舞台上专了资产阶级的政,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对于这一伟大的变革,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为是开了新生面,形势好得很;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却认为是“礼坏乐崩”,形势“糟得很”。他们拚命反对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恶毒地把攻击的矛头指向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有人公然跳出来,胡说什么把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这就欠妥当”,颠倒黑白地造谣说当前的文艺创作“吃了‘根本任务论’的亏”。这是代表被打倒了的地主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猖狂反扑,是妄图开历史倒车的又一次丑恶表演。
“欠妥当”吗?千百年来,剥削阶级为了确立和巩固他们的思想统治,推行他们的政治路线,总是要在文艺作品中、戏剧舞台上,极力美化本阶级的理想人物,以宣传本阶级的政治主张、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纵观人类文艺史,哪个剥削阶级不是如此呢?在中国的旧戏舞台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被当作“英雄”歌颂了几百年;在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剧院里,骑士贵族、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主宰舞台成了他们“永恒不变”的“舞台法则”。对于这种历史的颠倒,除了无产阶级给以揭露和批判之外,地主资产阶级有谁曾说过半个“不”字?他们的代言人有谁曾提过一句“欠妥当”?如今,无产阶级为了在文艺领域里实现对资产阶级的专政,针锋相对地提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时,有人就迫不及待地叫嚷什么“欠妥当”。这种论调,要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不是十分明显吗?“欠妥当”之意,也就是说“名不正”。林彪一伙要搞复辟、倒退,学着孔老二的腔调要“正名”,妄图以符合剥削阶级利益的“名分”,来“纠正”已经发展了的客观现实;那些梦想在文艺舞台上“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人,为了让被赶下台去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重新上台,恢复地主资产阶级在文艺舞台上的统治地位,也拣起“正名”的破旗,来反对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占据文艺舞台的中心。然而,他们所谓的“正”,在无产阶级看来,正是
“邪”。社会主义文艺要是取消了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这一根本任务,就无法实现无产阶级在文艺领域里对资产阶级的专政,就会走上修正主义的歧途。这是决不能允许的。毛主席曾经指出:“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二者必居其一。”在文艺歌颂哪个阶级、塑造哪个阶级英雄形象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敌人越是起劲地反对这一根本任务,就越是说明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重要,说明它是阶级敌人最害怕的。因此,我们要满腔热情地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让工农兵英雄人物牢牢地占领舞台。
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是阶级的代表,他们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高度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他们植根于群众之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带领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坚强战士。生活中的英雄人物何止千万,他们本身都是光辉感人的。“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样板戏中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正是遵照毛主席所教导的这一典型化的原则塑造出来的。要完成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通过典型化的途径,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塑造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
那些反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的人,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还制造了另外的一些奇谈怪论。他们把文艺黑线代表人物曾经宣扬过的要写英雄人物动摇的滥调,又端了出来,胡说什么“没有动摇就不能前进。”“动摇”竟成了前进的前提,这是什么逻辑?十足的叛徒逻辑。大家知道,政治上的“动摇”,是个政治立场问题。无产阶级英雄前进、成长的过程,是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宏伟革命目标,在斗争实践中提高觉悟、增长才干的过程,决不是什么不断“动摇”的过程。把“动摇”和无产阶级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这是对英雄人物的莫大污辱。李玉和“浑身是胆雄赳赳”的英雄气概,是和他“一生奋战求解放”的共产主义博大胸怀密不可分的;杨子荣所以能“为人民战恶魔我志壮力强”,是因为“抗严寒化冰雪我胸有朝阳”,毛泽东思想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他们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直至面临生死的严峻考验,都充满着必胜的革命信念和昂扬的斗志,从来没有一星半点的动摇。“宁可筋骨碎,决不把头回”,这就是无产阶级英雄在生死考验关头对敌人的响亮回答。当然,革命样板戏里为了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革命气节,也写了某些经不住考验的叛徒,《红灯记》中的王连举就是一个。但是,这种人物只能作为英雄人物的反衬,根本不能作为革命文艺作品的主人公。如果把这种动摇变节的人当作主要人物来描写,让他们占据舞台的中心,那么社会主义文艺岂不要蜕变成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文艺?无产阶级岂不是要拱手把舞台重新让给资产阶级?提倡写英雄人物“动摇”的人,目的何在?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这些人在鼓吹写英雄人物“动摇”的同时,还常常鼓吹写英雄人物的“缺点”。他们总是竭力反对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认为只有写了英雄人物的“缺点”,英雄人物才显得“真实可信”。散布这种谬论的用意是什么?说穿了,就是以蛊惑人心的手段,使我们的文艺中所有的英雄人物(包括主要英雄人物)都变成有缺陷的、甚至是千疮百孔的形象,因而都成为不能体现无产阶级的崇高理想,不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榜样的“中间人物”或“落后人物”。这是一种反对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釜底抽薪式的卑劣手段。须知,地主资产阶级在他们的文艺作品中,对他们理想的“英雄”人物,那是通过种种艺术手段百般加以美化的,有时甚至达到了神化的地步。请看,他们笔下的海瑞有什么缺点?他们笔下的武训有什么缺点?还有他们笔下的关羽,这个刚愎自用、军事上屡犯错误的败将,也被描写成一个苦读《春秋》,始终忠于“桃园结义”的儒将。这个被地主阶级当作神灵来顶礼膜拜的形象,又写了他什么缺点?对于这一切,那些要求我们写主要英雄人物缺点的人是怎样的态度呢?他们不但不反对,而且倍加赞赏。什么立场?什么用意?难道不是很清楚吗!
这些人在反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时,还有一招是诬蔑我们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只有共性,没有个性”。这完全是别有用心的诽谤。马克思主义认为,共性和个性是对立的统一,“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革命样板戏中的英雄典型,是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来的,他们集中地表现了无产阶级的“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的优秀品质。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道路、具体经历和斗争环境的不同,他们又各有其独特的、鲜明的个性。革命样板戏从实际生活出发,经过高度的艺术概括,深刻地展现了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性格。同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基层干部,方海珍的性格、气质不同于江水英;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无产阶级战士,转战在杜鹃山上的党代表柯湘和战斗在红云乡里的党代表洪常青,性格和气质也迥然有别。革命样板戏中的每一个英雄典型,都达到了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的统一,观众绝不会把他们混淆起来。那些诬蔑我们的英雄人物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人,对革命样板戏塑造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左看右看都不顺眼。他们从自己的阴暗心理出发,总想在英雄人物身上加点乌七八糟的东西,认为这样做人物才有“个性”,才合乎自己的“口味”。其实,他们要的根本不是无产阶级的个性,而是资产阶级的人性。在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的创作过程中,阶级敌人有意抽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阶级性,企图用地主资产阶级的人性来丑化英雄人物,破坏革命样板戏。他们在写“个性”的幌子下,硬塞给李玉和以“热泪涟涟”、“哪有孝子当汉奸”等腐朽词句,把李玉和歪曲成一个“东躲西藏”的人物。他们还大肆渲染杨子荣的“匪气”,让他上山时哼着黄色小调,上山后又
“匪气”十足地与土匪们混在一起。这些卑鄙的阴谋,已遭到彻底的破产。现在又有人以写“个性”为借口,妄图把地主资产阶级的人性、人情强加到无产阶级英雄人物身上,这就充分暴露了他们顽固地反对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狰狞面目。
早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初期,恩格斯就提出无产阶级文艺要“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如果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无产阶级文艺还处在萌芽阶段,那么在一九四二年毛主席系统地提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以后,特别是在最近十年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中,社会主义文艺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艺革命的深入和发展,引起了国内外阶级敌人的恐惧和仇恨。他们反对把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把已被批臭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谬论又搬出来,招摇撞骗,这是阶级斗争的必然反映,不足为怪。文艺舞台上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是很激烈的。只要阶级存在,斗争就不会止息。而斗争的焦点之一,仍然是歌颂什么人、塑造哪个阶级英雄形象的问题。我们必须在深入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中,狠批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纲领及其在文艺领域的种种影响和表现,坚持革命、坚持前进,反对复辟、反对倒退,努力塑造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牢固地占领社会主义文艺舞台,为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