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孩子下乡,我们高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6-15
第3版()
专栏:

孩子下乡,我们高兴
下乡知识青年家长 王永兴
我的孩子叫王鑫波,去年中学毕业后,和株洲桥梁厂的二十多名职工子弟一道,高高兴兴地下到社队林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厂社挂钩,集体安置知识青年的办法到底怎么样?十几岁的孩子,离开家庭到人生地不熟的农村,能行吗?出于这种担心,我趁去年“五一”节假期,会同桥梁厂的几位下乡知识青年的家长,到林场去看望。
林场离市区七十公里,我们下了火车,登上山路,放眼广阔的天地,为孩子能战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感到自豪。拐过山坳,是一路平川,当时正是早稻插秧季节,孩子们刚刚中午收工,一溜儿走在田埂上,定眼一看,我那孩子不正在队列里吗?他和同伴又说又笑的,多高兴啊!孩子们见了我们,争着诉说下乡以后,城市和农村对他们的关怀。说工厂领导亲自来看望他们,并且和公社、大队的负责同志一道研究,对他们的劳动和学习作了具体安排,对吃、住等实际问题作了妥善解决。在带队干部的具体组织下,他们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请贫下中农忆苦思甜,学习政治,学习时事,开展革命大批判,过着紧张愉快的生活。听着孩子们的介绍,我们分享到他们的幸福和欢乐。去以前,我打算在林场住上一两晚,可是耳闻目见,还有什么使我不放心呢?所以当天我就回厂了。
春节,孩子从林场回来,变化很大。去时个子比我矮一点,仅仅八个月,就长得高出我两个指头了。脸色黑里透红,体格很健壮,思想也进步多了,积极要求入团。我深刻认识到,刘少奇、林彪胡说什么“下乡镀金”、“变相劳改”,孔孟胡说什么“学而优则仕”、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都是摧残青少年成长的毒药。只有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的上山下乡的道路,才是知识青年革命化的康庄大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