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第一把手抓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上钢五厂二车间深入、普及、持久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7-01
第2版()
专栏:

第一把手抓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上钢五厂二车间深入、普及、持久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经验
批林批孔运动,这场上层建筑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正在上海第五钢铁厂二车间胜利地进行着。
五个多月来,这个运动在二车间日益深入,逐步普及,而且持久不懈。
运动在日益深入——批林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批孔从批孔孟之道的几个反动论点发展到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总结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
运动在逐步普及——不仅在内容上抓住了宣扬孔孟之道的“通俗本”《三字经》之类大加声讨,清除角角落落里的孔孟之道的流毒,而且投入运动的人数空前广泛,骨干力量在迅速成长。
运动在持续进行——二车间广大干部工人,在批林批孔中已经踏出了一条大路,他们正在阔步前进。运动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二车间充满了战斗气息,到处是革命景象。
二车间的批林批孔运动为什么能够深入、普及、持久?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党组织的第一把手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是第一把手亲自抓,而不是指派其他人去抓。
二车间是上钢五厂较大的一个车间,职工有一千一百多名;六个工段
(部门)各有党支部,车间一级是党总支。从总支书记到支部书记,注意抓路线,抓大事,抓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阶级斗争。这是较长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领导作风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表现得更加鲜明,而且有效地促进着运动健康发展。
二车间的批林批孔运动,是逐步深入、逐步普及的。每突破一个难点,运动就前进一大步。二车间是怎样突破难点的?用总支书记华国瑞同志的话来概括,这就是:抓调查,抓典型,抓交流;抓一班人;抓充分发动群众。
今年运动开始,来势很猛。工厂内外,车间内外,广大干部、群众都积极投入了批林批孔的斗争。这时是一般的声讨。二车间处于同样的状况。在这个基础上,运动如何深入一步,这是华国瑞关心的问题,也是二车间党总支关心的问题。他们从各支部的汇报中,从同工人干部的交谈中了解到,批林批孔运动要深入一步,必须把林彪与孔孟的具体论点联系起来批,让每个人都参加批,但有少数老工人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感到联系孔孟批林彪,有困难,担心批不好。不解决这个问题,运动是不能普遍深入一步的。怎样解决呢?华国瑞从调查中发现,机修工段的一位老工人联系林彪的反革命罪行,批“名不正则言不顺”,批得很有力。这说明,老工人不仅能批,而且能批得好。他了解了这位老工人在斗争中怎样学、怎样批的过程。党总支抓住这个典型,在全车间推广开来。
运动进入到新的阶段。华国瑞和总支委员们研究批林批孔如何联系实际的问题。还是这个机修工段,工人们联系现实的斗争批“克己复礼”,批得好,打得准。“抓调查,抓典型,抓交流”,党总支抓住机修工段这个经验,又推动了全车间的运动深入了一步。
铸钢工段的理论队伍成立得早,在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大。他们选批《论语》、《孟子》,为深入地批判孔孟之道开辟了道路。党总支非常重视这个典型。经验交流的结果,全车间各工段的理论队伍迅速建立起来。
运动在发展,又有新的东西不断出现。原材料工段支部书记乔家楼,了解到老工人有批判《三字经》的强烈要求。《三字经》,这个宣扬孔孟之道的“通俗本”,过去到处泛滥。正因为它“通俗”,流毒更广。原材料工段党支部作了调查,全工段约有百分之五十的老工人,或者读过,或者看过,或者听人念过这本“经”;有不少老工人至今仍能背出几句。孔孟之道通过这种“通俗本”来毒害人民,我们就要通过对它的批判来肃清孔孟之道的流毒!党支部迅速作出了决定,在全工段批判《三字经》。党总支又紧紧抓住这个典型,在全车间推广了原材料工段的经验。
党组织的第一把手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把批林批孔的斗争一步一步引向深入。现在,二车间的六个工段(部门),批林批孔都搞得热火朝天。炉前工段在评注法家著作;铸钢工段批判历次机会主义路线头子的尊孔言行;原材料工段在批判《三字经》的同时,评注法家著作《商君书》;机修工段选编了《党内机会主义路线头子和孔孟之道》,同时评注荀子的《王霸》;行车工段批《朱子家训》;职能部门女同志较多,开始批判体现“三纲五常”的《女儿经》,同时批判经济领域中的修正主义流毒。
六个工段(部门),各有主攻方向,相互交流启发,批林批孔的革命烈火,越烧越旺。
第一把手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并不意味着只是第一把手抓,其他委员可以不必过问。恰恰相反,第一把手需要发动其他委员共同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而不是有人在旁观,有人在掣肘。一班人统一思想,共同行动,在批林批孔中,就会形成坚强的战斗指挥部。
二车间六个工段(部门)的支部书记中,铸钢、炉前、原材料工段的支部书记,也是总支委员。铸钢和原材料工段,支部书记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一抓到底,运动常常走在前面。炉前工段支部书记范培庆,虽然在运动中表现不错,但在某些问题上,同总支书记的想法,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在理论队伍问题上,一度想不通。炉前是这个车间的主要生产工段,它能炼多少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车间的生产面貌。生产是紧张的。工段建立理论学习小组,就要给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创造一些学习活动条件。这会不会影响生产?理论学习小组要不要成立?老范认为,搞理论是大专院校的事;为社会主义祖国多拿出些钢来,这是自己的义务。他有强烈的生产责任感,但他一时并不深切了解建设工人阶级理论队伍的重大意义。其它工段理论队伍在成长,老范在犹豫,这直接影响到炉前工段运动的深入发展。总支书记华国瑞发现了这种情况,找他交换意见,耐心帮助他。老范开始动了。紧接着,华国瑞参加了炉前工段党支部会议,再次帮助他,再一次说明建设工人阶级理论队伍的重大意义。
同志们的帮助,兄弟工段理论学习小组在抓革命、促生产中发挥出来的作用,使范培庆清醒起来。他立即开始行动。作为第一把手,他抓了炉前工段一班人的思想工作,统一了一班人的认识,决定建立理论学习小组。同时,支委会根据生产特点,确定了干部顶班劳动、夜班不抽人等等措施,既保证理论学习小组成员的活动时间,又保证生产不受影响。支委会中,有一名委员对成立理论学习小组也曾有过不同的看法,甚至阻碍过这项工作的进行。现在,他也弄通了思想,亲自主持理论骨干的培训,时常忙到深夜。炉前工段理论学习小组得到党组织的积极支持,迅速行动起来,在革命和生产中都起了出色的作用。理论学习小组的活动,又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现在,全工段三十三个班组都在对法家著作进行评注,已译出二十篇,评注了三篇。
第一把手抓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要善于从本质上发现群众的积极性”。批林批孔运动如同一切革命运动一样,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只靠少数人不行,要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群众,才能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
二车间在批林批孔中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党组织不仅发动和团结骨干、积极分子,就是对有这种或那种缺点、错误的人,也注意团结和发动,并不因为他们的缺点、错误而加以歧视。炉前工段有个女工,平时关心政治少。这次运动中,党组织有意识地帮助她,启发她,把她带上斗争第一线。她从斗争中逐步提高了觉悟,不仅关心政治斗争,而且主动利用业余和厂休时间,去外单位逐字抄录法家著作,并积极批判林彪、孔老二的谬论。现在她已成为工段理论学习小组的一名成员。原材料工段的一名青年工人,过去在工作中曾犯过错误,受过处分,一度情绪低落。支部书记几次找他谈心,要他正确对待错误,接受教训,积极参加斗争。他甩掉了思想包袱,在运动中热情积极,和群众一起并肩战斗,受到群众的欢迎。
这类事例,其它支部也有。由于党组织的团结和帮助,这些同志在批林批孔斗争中焕发了革命精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政治思想觉悟也显著提高了一步。
二车间各级党组织的第一把手,为什么能够自觉地抓意识形态?这种自觉性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多年教育的结果。二车间各级党组织的第一把手,牢记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教导,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的教导。这些教导,一直在提高着他们的觉悟,指导着他们的实践。
这是他们多年看书学习的结果。他们积极响应毛主席“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号召,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上。他们文化水平并不高,少数是初中、多数是高小程度,但学习得非常刻苦努力。铸钢工段支部书记郑绍元,已经读过十多本马列著作,通读过《毛泽东选集》,还读过一些历史书籍。他家中有不少书。有人见他乘公共汽车时也在看书。他们自己学,同时帮助支委学,组织大家学。从党总支到各支部,每星期六下午固定为学习时间,支委、工、团负责人,班组长都来参加学习。平时抓紧自学。第一把手学在前,走在前。由于多年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头脑中逐渐扎根,他们看清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性。
这也是上级党委关怀、帮助的结果。上海市委的一些负责同志,曾多次来到上钢五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二车间的同志从中得到过许多启发,许多教益。厂党委书记鲍复,把二车间作为点来抓。一九七二年冬,二车间主管生产的同志看到兄弟单位创造了钢产新成绩,一时着急起来。这种情绪影响到总支书记华国瑞,在革命和生产的摆法上一度有了动摇。鲍复同志来到二车间,找到华国瑞,耐心启发他,帮助他,使他很快提高了认识。这些来自上级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纷忙繁杂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端正前进的方向。
这种自觉性,也是他们从自身的实践,从周围的斗争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的结果。正面的经验,使他们尝到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的甜头;反面的教训,使他们尝到不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的苦头。
党的九大以后,这个工厂的部分干部中,曾经流露过这样的想法:从此路线问题好放心。似乎已经天下太平,万事大吉,今后的任务只是一心一意搞生产了。他们果然也只是钻生产去了。林彪反党集团暴露出来,他们才大吃一惊。反面教员也给二车间各级党组织的第一把手上了一课,使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并没有结束,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万万松懈不得。批林整风中,为了摆正革命和生产的关系,一九七三年,他们抓住林彪、陈伯达的“唯生产力论”,整整批判了一年。
亲身的经历,发生在身旁的事情,这其中的经验教训,对自己是更加深刻的。炉前工段支部书记范培庆就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一段时间,支部没有抓紧政治思想工作,一个有严重资产阶级思想的人,利用炼钢的间隙,谈吃,谈穿,散布享乐主义,影响青年工人。党支部狠抓了这件事,才驱散了邪气,发扬了正气。这个工段的七号炉炉长李昌成,原来对理论学习小组有些不同的看法。这个炉的工人杨如均,参加了理论学习小组以后,在班里带动大家学习,工人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革命、生产形势越来越好。李昌成的看法变了;范培庆的认识也提高了一步。
从每一件这类的事情中都可以吸取有益的经验。正面的经验,反面的经验,苦头,甜头,反复教育着人们。二车间各级党组织的第一把手在这种实践中,更加明确了抓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提高了抓意识形态的自觉性。
短短几个月,批林批孔运动已给二车间带来了新的变化。党的力量在斗争中锻炼得更加坚强;工人的视野更加宽广,关心国家大事,注意总结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党支部从前那种忙于事务、工作被动的局面在逐渐改变。支部书记可以在星期日同工人一起,到图书馆专心致志读书学习,查阅资料,而不必象过去那样为工段里扯皮一类的事多分心。这个厂的另一个车间的一个支部书记,就因为发现郑绍元跑图书馆而大有感触,并决心向他学习。工人们在运动中洗刷着林彪、孔老二反动思想的流毒,在生产上创造着新成绩。批林整风以来,二车间的生产年年创新纪录。今年上半年,时间过半,他们完成任务过半,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八以上。革命促生产,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批林批孔运动在二车间继续发展,二车间的广大工人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正乘胜前进,争取批林批孔的更大胜利。
本报通讯员《解放日报》记者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