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我们写出《读〈封建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7-08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我们写出《读〈封建论〉》
北京汽车制造厂工人理论组
我们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四名青年职工,在今年二月中旬担负了注释唐代著名法家柳宗元的《封建论》的任务。在上级党委的关怀下,在工厂党委的领导下,在中华书局的帮助指导下,在广大工农兵和革命知识分子的支持下,经过两个半月的努力,我们写出了一本四万多字的小册子,题目叫《读〈封建论〉》。
提高认识破“三难”,立志注释法家书
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深入发展,现实的斗争提出了新课题:我们工人阶级如何在深入批林批孔斗争中进一步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在研究儒法斗争历史的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不少困难。例如,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斗争的实质。有的同志问:“儒家法家都是剥削阶级,法家比儒家到底进步在哪里?”还有的同志弄不清应当怎样正确评价秦始皇等等。我们深深感到:要把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深批透,把孔孟之道批深批透,就需要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也需要选读一点法家著作。
正在这个时候,厂党委把中华书局请工人注释《封建论》的任务交给我们四个人。当时,我们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可以学习一些历史知识;担心的是怕写不好。一想到读古文,就产生了“三难”,即古文难读、难懂、难注。我们几个拿榔头、摇摇把的工人,文化水平低,古文的知识很少,能行吗?但是,批林批孔斗争需要我们发扬工人阶级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这项任务。当工人同志们听说我们要去书局编写书,纷纷表示支持,给我们很大鼓舞。许多老师傅鼓励我们:“给咱工人阶级争口气,好好干!”
一进书局,书局党委负责同志向我们介绍出版界两条路线斗争和开展革命大批判的情况,激励我们投入战斗。书局党委还派一名青年编辑和我们共同战斗。一石激起千层浪,多少往事涌心头。中华书局已有六十多年历史了。解放前,工人“大老粗”别说写书,连这个门也进不去。只有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才进了这个解放前一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地方。我们和书局的同志一起开展了革命大批判,大家联系实际,狠批林彪、孔老二唯心论的“天命观”、“天才论”,进一步增添了注释法家著作的信心和勇气。
通过革命大批判,大家解放了思想,认识到:历代劳动人民和进步思想家都批判过腐朽反动的孔孟之道,但是很不彻底。这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所决定的。现在,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用它来占领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史学在内的各个文化领域,理所当然地落在无产阶级肩上了,我们不干谁干?我们不占领谁占领?“之乎者也”难不倒我们,工农兵能够学懂古文,注解古文。大家一致表示:赵四海能炼出“争气钢”,我们一定要写出“争气书”。
马克思主义作指南,克服困难闯“三关”
《封建论》这篇文章,过去我们不仅没读过,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回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写出讲解的文章,这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件难事。我们遇到的困难,概括起来有“三关”。
第一是文字关。《封建论》全文一千七百多个字,是古文中较长的一篇文章,好多字我们都不认识;有的句子和字都认识,合到一块就不明白什么意思了。我们感到要想理解文章的意思,首先必须突破文字关,扫除拦路虎。编辑同志给我们作辅导,我们认真学习,把不认识的字,注上同音字;句子不懂,注上白话;有的词和典故难懂,就查工具书,查资料。为了熟悉文章,我们又写了七万多字的注字练习。在一周时间内,终于弄懂了文字,熟悉了文章,讲解起来也象回事了,有的同志几乎能把文章背下来了。
第二是分析关。分析文章的思想性,这比弄懂文字更艰巨,更重要。《封建论》是一篇杰出的政治论文。柳宗元站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立场上,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坚持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用周、秦以来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利弊的大量史实,从理论的高度论证了郡县制的好处,肯定了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注释这篇著作,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有关历史人物的活动、言论,放在当时的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中加以考察和研究。因此,我们把分析文章的过程,作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过程。我们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有关文件,先后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国家与革命》、《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人民民主专政》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有关章节,力求对《封建论》作出阶级的分析和科学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例如,“势”是《封建论》的主题思想,贯穿全文。对柳宗元提出的“势”的概念,我们曾三次学习马克思、列宁和毛主席的有关教导,三次分析“势”的含义,认识一次比一次深刻。 
第一次,我们学习恩格斯关于批判唯心主义“天才论”的论述,分析柳宗元所说的“势”,认识到,儒家认为分封制是“圣人定制”,不可更改,而柳宗元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分封制是由原始社会的那种客观形势造成的,不是“圣人”的意志造成的,这是对儒家反动的“天命观”的有力批判。
第二次,我们学习毛主席关于“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教导,分析当时围绕着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论战,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内部革新派坚持前进、坚持国家统一,保守派主张倒退、主张分裂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封建论》正是这种政治斗争的产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势”的观点是柳宗元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对儒家“天不变,道亦不变”唯心史观的尖锐批判,完全是为革新派的政治路线服务的。
第三次,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的教导,进一步认识到柳宗元的“势”的局限性。柳宗元毕竟是地主阶级的革新派,政治上代表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不可能对社会的发展做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不可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阶级斗争。他的所谓“势”,只是一种抽象的历史进化论的观点。但正如列宁指出的“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柳宗元在当时能够提出“势”的观点,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观察社会,这比起儒家的传统说教来说是高明多了。
三次学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使我们从思想和政治路线的高度认清了柳宗元“势”的概念的进步意义和它的局限性。我们深深感到,工农兵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能够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工农兵不仅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而且要做史学的主人,做上层建筑领域革命的主力军。这才能把被反动派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最后是表达关。我们几个人写这样的大块文章还是头一回。一是有体会说不出来;二是材料那么多,不知怎么个安排法。大家说:没关系,咱们边写边学,写不好不会改吗!一个人不成,大家齐心努力一定成。写讲解部分时,大家经过充分讨论和研究,确定一个详细提纲,由一位师傅试写第一稿。他苦干了三、四天,眼睛都熬红了。大家提了修改意见,他又写了第二稿。接着,我们几个同志又写了第三稿、第四稿,一稿比一稿有提高。大家把在车间里抓革命、促生产的劲头拿出来,大干苦干。有的同志嫌每天回家费时间,干脆住在书局。那位青年编辑同志每次都参加我们讨论,帮助我们修改。我们遇到疑难问题,就找书局的有关同志帮助解决。就这样,我们一段一段研究,一句一句讨论,一字一字推敲,经过八次大的修改,终于写出了初稿。
在写书过程中,我们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为现实斗争服务。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的指示,认识到我们工农兵读古文、注古文,完全是为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服务的。为什么现在要熟读唐人《封建论》?我们联系批林批孔斗争,说明了这篇文章在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和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林彪为什么恶毒攻击秦始皇?就是因为秦始皇主张革新,主张国家统一,对主张复辟奴隶制的反动势力实行镇压。林彪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妄图复辟资本主义,就必然咒骂秦始皇。我们还联系了本厂汽车的产量一九七三年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了二十多倍的事实,说明没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根本办不到的。而林彪却极力否定文化大革命,妄图复辟资本主义,开历史倒车,这就使我们进一步认清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
二是时时刻刻把工农兵的要求放在心里头。我们是为工农兵写书,就要使语言尽可能的通俗易懂,让工农兵读着不别扭。为了让工农兵看懂,有时为了一句话,大家琢磨半天。在形式上,为了方便工农兵,根据我们学习的体会,在每段之后加了段落大意。这本小册子写成后,我们和编辑同志回厂办了两天学习班,请工人提意见,书局党委到解放军某部召开了座谈会,同志们满腔热情地肯定了这本小册子,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理论工作者和书局的编辑同志们也为我们提出了宝贵意见。根据这些意见,我们又进行了细致的修改。
发扬敢想敢干的战
斗风格,继续努力作战
回顾我们写《读〈封建论〉》小册子的经过,我们有三点体会。
一、我们四名普通的青年职工,由原来不懂古文到写出一本四万多字的小册子,这个事实说明:只有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大家集体努力,才能写出来。
二、小册子的写成,用事实打破了那种“工农兵学不懂古文,研究不了儒法斗争”的资产阶级偏见。只要我们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把工人理论队伍和专业理论队伍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历史,不是采取虚无主义、全盘否定或不分精华糟粕一概肯定的态度,而是“批判的总结”,“古为今用”,为现实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服务,那么,广大工农兵群众就一定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占领理论阵地。
三、这次参加写书的工作,还使我们体会到,工人阶级要攀登理论山,评法家著作,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就要有股子革命的闯劲,要有一种势如破竹的战斗风格。
总之,通过这次斗争实践,更加激励我们与全厂职工一起努力作战,为把批林批孔运动不断引向深入、普及、持久的方向而继续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