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广阔天地育新苗——喜看广州生产建设部队知识青年的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7-20
第4版()
专栏:

广阔天地育新苗
——喜看广州生产建设部队知识青年的成长
在海南岛,有一种树叫英雄树。这种树挺拔、向上,开起花来,象满天的红云。人说,英雄树有一种英雄“性格”,互相竞争着向上长。
在广州生产建设部队,有几十万知识青年,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操着不同的乡音,很多人“和新中国同岁”。这些青年人,也象那英雄树一样,长在美丽的南国。一
海南岛的最南端,以“天涯海角”知名。现在属崖县,过去叫“崖州”。这一带地方,解放前是很荒凉的,被人们视为畏途。崖州州志上,就记着这样的诗句:“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这是古人的哀叹。
在我们伟大的时代,英雄的人民改变了历史的陈迹,也打破了古人的观念。今天,我们的知识青年,来到了“天涯海角”。看一看他们是怎样生活,怎样战斗的吧!
一九六八年,为了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几十名知识青年,在老工人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了一片名叫“小熟岭”的荒山,搭起了几间茅草棚,扎下了营寨。
拓荒开始了。青年们抡起板斧,披荆斩棘。他们干得好欢呢!但是,种树要水,人要水,而小熟岭偏偏没有水。开始,他们用汽车到山外拉水,一天拉两车,三车。在城里,一拧水龙头,“哗哗哗”就是一桶。而这里,一人一天才有三瓢水!天,那样热;劳动,那样繁重;汗,流得那样多,三瓢水顶什么用呀!水少,不怕!大家互相让着用;星期天,到山外有水的连队去冲凉、洗衣。青年们回忆当时的情景,风趣地向我们说:“那时候,星期天,我们叫做‘卫生日’。”
用车拉水,十天八天可以,一月两月可以,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老连长带着青年们,跑遍了附近的山沟,寻找水源。好不容易,在一个小山洞里找到了水。多令人兴奋呀!青年们跳了起来。那就炸开它吧。谁知,一炸,一滴水也没有了。大家没有泄气。找不到水就打井,可一连打了八口井,一天也渗不出几滴水来。要在这里住下来,难哪!有人提出问题:如果这里能住下,前人为什么没有开发?的确,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人到过这里,但没有住下来,走了。
我们的青年,是毛泽东思想哺育的青年,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青年,他们有降龙伏虎的胆量和决心。他们发出震撼山岳的誓言:“军垦战士不靠天,龙王不来我们牵!”根据驻地四面环山,雨季短但雨量大的特点,大家决定拦山水,修水库。他们劈山取土,炸石垒坝,奋战一春一夏,战胜三次山洪的冲击,终于建成了容水二十万方的水库。
“龙王”牵来了,青年们的斗志更加昂扬。他们和老工人一起,建了小发电站,用上了电灯,盖起了瓦房,开发了五十六座山头,种植了一千二百多亩橡胶林,还种了果树、水稻、蔬菜,养了鱼、养了猪。千年沉寂的荒山,如今变得欣欣向荣。
青年们劳动之余,常常站在山头,看着明镜般的水库和翠绿的胶林,回忆着战斗的历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天涯海角”之外,筹划着明天的战斗。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青年们的风姿和襟怀。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确是前无古人的。
古代的那些反动统治者,总是把少数民族看作洪水猛兽,镇压、欺骗、侮辱,无所不用其极。那个曾被吴晗吹为“青天”的海瑞,就是一个残酷镇压少数民族的刽子手。他多次上书皇帝和兵部,要把海南的少数民族“斩尽杀绝”,“连根拔掉”。解放以后,刘少奇一伙,为了达到他们的反革命目的,跑到海南岛,敬拜“海公墓”,大修“海公祠”。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勇敢的红卫兵,在“海公墓”前摆开了革命大批判的战场,批判刘少奇,批判吴晗,批判海瑞镇压少数民族的滔天罪行。以后,红卫兵们陆续从学校毕业了,纷纷到少数民族中落户,用实际行动继续对刘少奇一伙展开批判。
几年过去了,那些红卫兵的情形怎样呢?我们高兴地向大家报告,他们干得很好,他们在少数民族中扎下了根,受到了真诚的热烈的欢迎!
还是举一个例子吧。
在海南岛中部的南典山区,椰林深处有一座山寨,这里是某部八连的驻地。八连的战士,大部分是苗族。他们的指导员,名叫陈菊英,是一九六八年从琼山来的知识青年,苗家人叫她“琼山苗”。
在八连,战士们向我们讲了许多菊英的事迹。
菊英刚下乡时,还是一个很娇嫩的城镇姑娘。苗家人看着她那双又白又嫩的脚,议论说:“她能住得下吗?”有一天,菊英跟苗家妇女去割稻,突然发现一条蚂蝗叮在小腿上,她“哇”地一声跳起来,可那蚂蝗照样叮得紧紧的。苗家妇女走来,照蚂蝗身上吐了点口水,它就脱落了。
一条蚂蝗,也值得大惊一场?菊英感到自己是太娇嫩了,下决心磨练。她看到苗家妇女赤脚走路下田,也就赤起脚来。山路石子多,菊英那脚板那里受得了?一下子就磨出许多血泡。苗家贫下中农心疼地说:“菊英哪,你为什么不穿鞋呀?”
“我过去常穿鞋,娇惯了脚,现在要多磨磨才行呀!”
“山路走不惯,你就穿上鞋吧!”
“磨久了,也就会习惯的!”
菊英坚持不穿鞋,硬是磨出了一双铁脚板。
菊英靠这种“磨脚板”的精神,跟苗族贫下中农学会了挑担、插秧、筛谷、割胶、犁田……。
菊英还靠这种“磨脚板”的精神,学了一口流利的苗话。苗家人感慨地说:我们苗族,在旧社会里被歧视,被侮辱,我们的语言,也被歧视,被侮辱。如今,城市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同我们一起建设社会主义,还学习我们的语言,真是毛主席的好青年。
菊英学会了苗话,便利用各种机会,帮助苗族战士学习毛主席著作,学文化,学唱革命歌曲。经过几年的努力,年轻的苗族战士,大都能讲流利的普通话,能听广播,看报纸。过去,夜幕降临以后,南典山下,只有林涛沙沙,倾诉着苗家在旧社会的苦难;而今,欢乐的歌声,响彻在翠绿的山峦:
槟榔结果颗连颗罗,
毛主席恩情多又多罗,
苗家儿女跟着党,
幸福生活万年长罗……。
菊英到南典山六年了,是什么原因使她和苗族人民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有一天,菊英向我们讲起苗家,讲得是那样真挚、深沉。她说:“苗族人民是很好的。他们使我懂得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听说就是在海瑞镇压海南少数民族的时候,这里的苗族人民被赶进了深山老林。多少年了,世世代代的苗族人民,过着野人般的生活,用生芭蕉叶搭棚子,干芭蕉叶作被子,蕉头蕉心填肚子。……”
菊英向我们讲述一家一家八连苗族战士的悲惨往事,她眼睛里喷射着愤怒的火焰。
停了一会儿,她接着说:“海南解放以后,党和政府派出工作组,踏遍南典山区,把苗胞请下山来,领导他们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幸福路。你知道,苗族人民对党、对毛主席有多深的感情啊!”
菊英的眼里突然闪烁着幸福的光芒,她很甜蜜地讲了下面的话:“生活在苗族人民中间,是很温暖的。这些年来,逢年过节,我简直没办法。家家都请我去吃山菜,他们可认真了,谁家不去也不行,我只好每家都去吃一点。我这个人喜欢吃辣椒,孩子们放学后,经常进山摘来山辣椒,笑咪咪地问我:‘英姐,你要辣椒不?’我不让他们去摘,他们就趁我不在家时,爬上窗子,把山辣椒放在我茶缸里。还有那些老阿妈,待我比自己亲生的女儿还亲。我出去开会几天,她们一天几次来看我的房门开了没有……。”
菊英讲的是些小事情,但这些小事情中,却饱含着深厚的劳动人民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使她和苗族人民亲密无间。
菊英是个革命意志坚强的共产党员。但看上去,却是个极普通的南方姑娘,个子不高,圆圆的黑黑的脸庞,一双深邃的大眼睛,时时闪烁着坚毅的光芒。这样的姑娘,在广州生产建设部队,你到处可以看到。三
几千年来,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总是叨念孔孟的“学而优则仕”,把读书看作升官发财的手段;而今天,我们的青年读了书,要下农村,当农民,这同孔孟之道,是水火不相容的。无产阶级的观念同旧的传统观念,到处在斗争着。
广州下乡知识青年陈露绮,经过几年的锻炼,深深爱上了祖国的橡胶事业,爱上了海岛。另有一个知识青年,却一心想找一个能够“高效率推动历史前进的岗位”,他认为,每天围着橡胶树转,没出息。一天,他跑了很远的路程,来到陈露绮的连队,跟小陈商讨理想、前途的问题。下面,是他们的一段对话:
“陈露绮同志,听说你打算在农村干一辈子,是真的,还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
“难道你没有宏伟的理想?”
“我的理想,就是迅速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宏伟的理想。”
那位青年从小陈身上得到启发,表示回连队继续思考什么是理想的问题。
这种争论,也发生在青年和家长之间。广州下乡知识青年刘曼宁的父母,都是老革命干部。在解放后的二十几年间,他们向孩子灌输了很多的革命思想。曼宁到农村去,他们开始也是很支持的。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对孩子扎根农村,产生了动摇,想让曼宁回城。刘曼宁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他一向是很尊重父母意见的,这一次怎么办?他每天晚上学习马列著作,学习毛主席著作。革命导师的教导,使他坚定了扎根农村的决心,也看到了这中间的斗争。在去年党的生日那一天,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名义,向父母写了一封充满革命激情的信。这封信,强烈地打动了两位年老的革命者。还是抄几段那封信的原文吧:
“我从广州来到这里,已四年多了,感
到这条路是走对了。不是毛主席的号召,不
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这个干部子弟,
肯定不会来海南岛。否定这条路,实质上就
是否定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胡说‘下乡镀
金’,‘变相劳改’,反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这些谬论的流毒至今没有肃清,许多人看不
起农村,看不起农民,一些干部则认为,子
女下乡几年可以,一辈子是不成的。……我
是有条件走的,但我不走,以实际行动狠狠
回击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的谬论。
“我正二十岁,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能参
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尽快改变
祖国面貌,多么幸福,多么自豪。……”
这封信,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传开了。它象催人出阵的战鼓一样,鼓舞人心。广州生产建设部队的广大青年,学习刘曼宁的革命精神,批判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孔孟之道,涤荡腐朽的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青年们乘风破浪地前进着。现在,他们中有七千二百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五万五千多人加入了共青团,还有一大批青年,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里,成长得多快啊!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附图片)
陈菊英同志和苗族战士一起研究磨胶刀技术。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