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把京剧革命进行到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7-24
第3版()
专栏:

把京剧革命进行到底
北京京剧团
京剧革命十年来,我国的文艺战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十年间的战斗历程,看一看今天社会主义文艺舞台繁荣兴盛的大好形势,分外令人心潮澎湃,斗志倍增!
早在一九四四年,毛主席在《看了〈逼上梁山〉以后写给延安平剧院的信》中就曾指出:“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并号召“多编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但是,地主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刘少奇、周扬一伙拒不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全国解放以后,他们利用窃取的权力,竭力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这条路线,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时代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反动同盟的延续,也是两千多年以前孔老二复古倒退的文艺路线的承袭。在他们的控制下,社会主义舞台上刮起了一股厚古薄今、崇洋非中、厚死薄生的黑风,腐蚀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毒害人民。他们对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旧文艺要“翻箱倒柜”、“挖掘传统”,要“全面继承”。他们还利用京剧形式炮制出《海瑞罢官》等大毒草,借古讽今,向党和社会主义猖狂进攻。他们妄图从文艺方面“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以达到政治上“复礼”、即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不能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相反起着破坏的作用,这种局面能容许继续下去吗?不能。伟大的京剧革命,吹响了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进攻的进军号。在这场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短兵相接的搏斗中,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一举攻下了京剧这个最顽固的堡垒。京剧革命的胜利,又带动了芭蕾舞、交响乐等艺术形式的革命,夺取了这些长期被“死人”、“洋人”占领的阵地。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硕果——革命样板戏的诞生,宣告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舞台的局面的结束,工农兵真正作为文艺舞台主人的时代已经开始。现在,李玉和、郭建光、杨子荣、洪常青、严伟才、方海珍、江水英、柯湘、赵勇刚等英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了广大群众学习的光辉榜样;革命样板戏的战斗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激励着亿万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勇向前。革命样板戏的不断增多和深入普及,真正实现了毛主席“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的号召,迎来了社会主义文艺欣欣向荣、百花争艳的大好局面。
革命样板戏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深刻地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生活,热情歌颂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革命样板戏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塑造了一大批无产阶级英雄典型。这些英雄人物不是“天才”,不是“超人”,不是“至贵”,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下,从群众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群众代表。他们既是革命斗争的带头人,又是为人民服务的普通劳动者。革命样板戏深刻地反映了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有力地批判了从孔老二到林彪所宣扬的“天命论”、“天才论”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和“上智下愚”的唯心史观。
京剧思想内容的革命,必然要求对京剧艺术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在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革命样板戏调动了一切有益的艺术手段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服务。我们体会到:对古人、洋人的艺术既不能拒绝继承和借鉴,又决不能把继承和借鉴替代自己的创造;继承和借鉴只是手段,而根据“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进行创新才是目的。京剧革命十年来,正是彻底批判了曾经弥漫在旧京剧界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孔老二流毒,批判了所谓“移步不换形”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货色,才使革命样板戏里用以塑造英雄人物的各种艺术手段无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感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京剧革命改造了艺术,也改造了文艺队伍。十年前,江青同志指出:“吃着农民种的粮食,穿着工人织造的衣服,住着工人盖的房子,人民解放军为我们警卫着国防前线,但是却不去表现他们,试问,艺术家站在什么阶级立场,你们常说的艺术家的‘良心’何在?”随着革命样板戏的创作排演,在尖锐的阶级斗争和艰苦的艺术实践中,文艺队伍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江青同志关于“演革命戏,做革命人”的指示成了革命文艺战士改造世界观的座右铭,一支无产阶级的文艺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京剧革命的十年,是战斗的十年,是文艺领域里反复辟和复辟,前进和倒退激烈搏斗的十年。十年战斗,步步都有狂风暴雨,程程都有激流险滩。十年前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期间,刘少奇、周扬一伙就曾对《智取威虎山》发动了一场围攻,借以破坏京剧革命,诋毁工农兵英雄人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一伙对革命样板戏肆意进行篡改、破坏,对革命文艺战士则进行迫害和腐蚀。如今,刘少奇、林彪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虽然垮台了,但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对革命样板戏的诋毁、攻击、咒骂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斗争的实质还是文艺由哪个阶级来领导和由哪个阶级占领舞台的问题,我们革命者对此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当前批林批孔运动的新形势下,我们回顾京剧革命十年的历程,更感革命样板戏来之不易。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不断发展京剧革命的胜利成果,是我们革命文艺战士庄严的战斗任务。“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我们必须把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下去,继续深入批判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影响和表现,在斗争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不断深入工农兵,改造世界观,建设好无产阶级的文艺队伍,创造更多更好的革命现代戏。(附图片)
中国舞剧团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在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公社参加采茶劳动。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