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庄户大学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7-24
第4版()
专栏:

“庄户大学生”
在山东省的农村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些新型的大学毕业生,正在朝气蓬勃地工作着。他们是山东农学院去年第一届毕业的工农兵学员,贫下中农亲切地称他们是“庄户大学生”。
贫农女儿张焕英,是胶东一带出色的农民育种家,出席过全国和山东省的育种会议,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聘请为农民研究员。多年来,她一直在家乡担任科学实验队队长,从事小麦高产栽培和育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后来又被选为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一九七一年,贫下中农选送她上了山东农学院。
去年大学毕业后,张焕英被分配在烟台地区农林局工作。她反复思忖着,贫下中农好比是土壤,自己好比是一颗种子,一刻也不能脱离培养自己、教育自己的贫下中农。今年春节刚过,地委决定派出一批干部到农村去和贫下中农一起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张焕英积极参加,并向地委领导同志表示:一定要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和贫下中农一起团结战斗,猛烈地向林彪、孔老二开火,在斗争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觉悟。
张焕英怀着火一般的革命热情,同地委的干部们一起来到莱阳县照旺庄公社。她一直在这个公社的芦港大队蹲点,同大队党支部的同志一起,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毛主席、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指示,深入发动群众,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
浑身上下都是胶东农民装束的张焕英,回到贫下中农身边,很快就同群众话说到一块,汗流在一起。她走家串户,深入调查研究,发动贫下中农起来进行新旧社会的回忆对比。在老党员、老贫农座谈会上,大家回忆和控诉了一九四七年国民党反动派进攻胶东解放区时,地主还乡团疯狂反攻倒算的血腥罪行。他们愤怒地说:“反革命复辟的情景,当年我们亲眼看到了。叛徒、卖国贼林彪叫喊‘克己复礼’。就是妄图叫地主还乡团重新回来,把我们重新抛进苦海,这是痴心妄想,我们一定要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通过批判,广大干部、群众更加看清了林彪、孔老二
“克己复礼”的反动本质,张焕英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教育。
张焕英生活在贫下中农之中,时时关心着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把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贡献给贫下中农。有一次,她和社员们一起在地里劳动时看到,往麦田施氨水的深度不够。队长说,施深了怕伤着麦根。张焕英便给大家讲解深施氨水能充分发挥肥效的道理。队里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以后,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小麦返青、拔节了,她又看见社员往麦田里搬沙,说春天易旱,搬沙压田可以保墒。这是老规矩了。张焕英分析了土壤成分,热心地向群众说明,这样压沙会使土壤结构逐渐变坏,减低贮水、贮肥能力。她又帮大队做了对比试验,说明只要加强麦田管理,不压沙同样能取得保墒的效果。社员们更加信服了张焕英讲的科学道理。
张焕英和芦港大队的贫下中农一起抓革命,促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全大队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今年,这个大队的小麦,又获得了丰收。
在革命老根据地的莒南县大山公社,人们传颂着又一个“庄户大学生”王凤冕的事迹。
两手长满老茧,脸孔晒得黝黑的王凤冕,原先是莒南县坊前公社王家坊前大队的生产队长。这个参过军的革命烈士后代,当被选送上大学,接到入学通知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向大队党支部表示,一定为革命努力学习,将来为农业学大寨立新功。毕业回来后,他担任了大山公社农业技术员。
刚走上工作岗位,王凤冕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大山公社三十五个生产大队普遍发现地瓜茎叶瘦黄,瓜块糠心,严重影响着地瓜的产量。一个外形看来很完好的地瓜,心却是空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干部、社员们心急如燎。
王凤冕当生产队长时,也遇到过这种奇怪的现象。在农学院学习时,他特别注意带着生产实践中的这些问题认真钻研,了解到地瓜这种病是由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线虫危害造成的。这次经过调查发现,果然又是线虫作怪。
夜晚,王凤冕在灯下查阅有关资料,重温防治这种虫害的知识。第二天,他到外单位借来一架显微镜,制做了虫片标本,进一步观察线虫的生活习性。在公社党委召开的地瓜种储存现场会上,王凤冕邀请到会的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来观看显微镜下线虫的形态,给大家讲述有关治虫的知识。会后,他又亲自背上显微镜,爬山越岭,来到虫害最严重的东山大队。王凤冕当场用病瓜切片,让干部、群众通过显微镜识别害虫,还帮社员挑出病瓜,建立无病苗圃,施用无病菌有机肥料,切断有虫地瓜的传染源,有效地控制了地瓜线虫病的蔓延。
王凤冕非常热爱农业技术员这一行。他走到那里,就劳动到那里,宣传到那里,热情帮助开展科学种田活动。人们都说他是个泥里来水里去的庄户人。
去年秋后,朱芦大队准备推广一种从国外引进的春小麦品种。这是一项新的工作。王凤冕主动来到大队科学实验队蹲点。初冬,他和实验队的同志们一起深翻土壤,平整地面,积肥造肥,还给大家讲小麦栽培、管理等科学知识。初春,他跟大家一起在试验田下种,还做了五个品种和不同肥料的对比试验。四月中旬的一天,久旱的麦子得了一场喜雨。王凤冕冒着雨,抓紧时机到麦田追施化肥。在他的带动下,科学实验队的同志也都投入了战斗。经过精心的培育,第一年试种的春小麦就获得了亩产五百多斤的好收成。
原先是农村生产大队科学实验队普通队员的女共产党员刘彦芝,从山东农学院毕业时,就决心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扎根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一辈子。
刘彦芝被分配到莒县农林局当技术员后,积极要求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今年春节后,她兴高采烈地来到刘家官庄公社黄家宅大队蹲点,把铺盖搬到了一位贫下中农社员家里。在黄家宅,她穿的还是上大学前的那身衣服,盖的还是沂蒙山区农民习惯的那种普通被子。出门办事,三五十里地,总是走着去,走着回。她干起活来不怕苦,不怕累,追肥、挖粪、喂猪、打药,样样都行。社员们说:彦芝这闺女,上工比别人早,下工比人家晚。她和贫下中农一样,干在坡里,转在地里,贫下中农身上有多少泥她身上就有多少泥。有的社员悄悄地问她:“彦芝,你上了大学回来,怎么跟俺一样还干庄稼活呢?”刘彦芝回答说:“我家祖祖辈辈是庄户人。我上大学是学种地的,我要为革命种一辈子地,怎能忘了咱庄户人呢!”
一年来,刘彦芝和贫下中农一起开展科学实验,已经做出了不少成绩。这个大队大面积种植的豌豆,近几年由于潜叶蝇危害,造成减产。刘彦芝决心和贫下中农一起治服这种害虫。今年春天,当潜叶蝇成虫盛期和幼虫初期孵化快到的时候,每天天一亮,她就蹲在满是露水的豌豆地里观察,及时地抓住治虫关键时刻。通过防治,消灭了虫害。刘彦芝还和贫下中农一起,从生产实际出发,进行了小麦磷肥试验,大豆密植试验,大豆微量元素拌种试验,地瓜品种对比试验,绿肥作物试验等,对改变这里的耕作方法、栽培技术和土壤改良、防治病虫害等起了重要作用。
“大学毕业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永远没有毕业。”刘彦芝常这样说。深夜,社员走过她的屋前,看见她还在那里读书写字。再忙,她每天总是坚持学点理论,思考一些问题。批林批孔以来,她看书学习的劲头更大了。为了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她读了《哥达纲领批判》、《共产党宣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写了许多心得体会。学习和斗争实践,使刘彦芝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增长着革命才干。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