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钢种符号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7-25
第2版()
专栏:

钢种符号的启示
上钢三厂工人评论组 梁赞鲁
毛主席指示我们:
“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按毛主席的指示进行文字改革,是我们工人的迫切愿望。
汉字难写、难认、难记。解放以来,虽然已经做了大量简化工作,可是目前使用的汉字仍然存在字数多、形体复杂的问题。就拿冶金的“冶”字来说,多一点就成了“治”;少两点就成了“台”。“台”、
“冶”、“治”这三个字又毫不相干。这类的字有多少个就得死记硬背多少个,学起来很困难。所以工人师傅们说:“汉字多一点、少一点,区别不是一点点,一不当心就豁边。”
我们炼钢工人每天要炼许多品种的钢。对那些简单明了的钢种符号,许多文化低的老工人都能熟练掌握:18Kg是一米十八公斤重的轨道钢,3C是造船用的船板钢,16MnO是用来轧制钢筋的,08T是用来轧制搪瓷板的,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新钢种还在不断地增加。但钢种再多,我们工人也能掌握它的名称,而且不会忘记,不会搞错。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体会到,除了经常接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钢种符号是由拉丁字母和数字组成,反来复去就只有二十六个字母。字数少,形体简单,一学就会,好写好记。假如我们把这些钢种名称换成方块汉字来写,一个钢种要写一大串,而且还会跳出一只只“拦路虎”,给文化不高的老师傅造成很大的困难。
这件事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钢种的符号是代表钢种的名称,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符号和文字虽有不同,但同样都是表达意思或记录语言的工具。工具要顺手合用,文字也应该顺手合用。如果把繁复的汉字改成简单明了的拼音文字,那该多好呵!毛主席对文字改革的一系列指示,说出了我们工人的心里话。
但是,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两千多年前,孔老二就反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新字来表达新事物、新思想。他顽固地认为人们只能用旧字,旧字不够用,宁肯空着,也不准创造新字。刘少奇一伙也恶毒攻击文字改革,反对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林彪一伙也反对在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我们要以极大的努力,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哲学、历史、教育、文学、艺术、法律等在内的整个上层建筑领域。我们决心更好地学习毛主席对文字改革的指示,积极参加和推进文字改革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