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解放军成都部队某团理论骨干朝气蓬勃 刻苦学习革命理论 宣讲儒法斗争历史 推动全团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7-28
第1版()
专栏:

解放军成都部队某团理论骨干朝气蓬勃
刻苦学习革命理论 宣讲儒法斗争历史
推动全团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发展
新华社成都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七日电 人民解放军成都部队某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茁壮成长。一大批生气勃勃的青年战士理论骨干登上了讲坛,辅导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宣讲儒法斗争的历史,深入批判林彪和孔孟之道,充分显示了理论战线上新的生力军的作用。
这个团的理论队伍是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不断健全和加强起来的,共有二百六十多人。他们中,有批林批孔的青年闯将金秀清,也有经受过革命战争锻炼的老干部和入伍不久的新战士;有汉族,也有彝、藏、回、傣等兄弟民族,基本上做到了每连有一个理论小组,各班、各排都有理论骨干。他们生活在群众中,战斗在批林批孔前列,先后写了一千四百多篇批判文章,作了四百二十多次辅导报告和批判发言,有力地推动了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发展。
这个团的理论骨干大多是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和革命闯将。他们朝气蓬勃,敢想敢干,一直走在全团看书学习和批林批孔的前列。三连理论小组组长、班长金秀清,早在一九七三年六月就开始把批林与批孔结合起来,写了《汉代的孔夫子——董仲舒》等批判孔孟之道的文章,并在十二月十六日给上级领导机关写信,建议全军在批林整风运动中结合开展批孔,表现了很高的政治觉悟。批林批孔开始后,他更加刻苦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历史,研究法家著作和儒法斗争历史,理论水平和批林批孔的作战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他先后在连队作了《儒法斗争的焦点和实质》、《怎样评价秦始皇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经验与现实斗争》等辅导报告,深受干部战士欢迎。大家说:“金秀清又在学习历史经验为现实斗争服务方面,为我们闯出了路子,做出了榜样。”
这个团的理论骨干不但自己带头学,带头批,而且活跃在全团的各个单位,热情做好辅导工作,使先进的单位更先进,后进的单位也迅速改变了面貌。六连炊事班,过去强调工作忙,时间少,学习总是搞不好。理论骨干陈茂寿担任班长以后,大力抓紧学习,科学安排时间,认真做好辅导工作,组织全班互帮互学,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全班除集体学完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实践论》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外,还组织五个文化程度较高的战士阅读了一些历史书籍和有关儒法斗争的历史资料。学习推动了批判,全班写了七十多篇批判文章。原来后进的炊事班一跃成为全连看书学习和批林批孔的先进单位。
这个团的理论骨干来自群众,遍布在各个班、排,对群众的思想情况最了解,对运动中的好经验感受最深,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发现也快。因此,他们还是全团各级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抓好批林批孔的得力助手。前不久,二营机枪连有的同志对批林批孔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连队理论小组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即开会研究,向党支部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毛主席、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一系列指示,学习党的基本路线,使大家充分认识批林批孔运动的伟大意义,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二是要走出去向工农业战线上批林批孔的先进单位学习。党支部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促进了连队批林批孔的深入。(附图片)
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某部党委在批林批孔运动中重视培养理论队伍,让他们在斗争实践中锻炼提高。这是党委常委邢希礼(左二)带领理论骨干向天津市津东螺丝厂工人理论小组学习。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