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煤城劲松——记淮南大通煤矿老工人、共产党员李元广抓革命促生产的先进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7-28
第4版()
专栏:

煤城劲松
——记淮南大通煤矿老工人、共产党员李元广抓革命促生产的先进事迹
素有煤城之称的安徽淮南,矿井绵连,天轮飞转。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英雄矿工们,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以国家主人翁的战斗姿态,“抓革命,促生产”,又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大通煤矿的老工人、共产党员李元广,就是这支英雄队伍中一位突出的代表。
老工人李元广是大通矿采煤三队的采煤工,今年五十三岁了。他人老志刚,坚持实践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抓革命,促生产,一刻不停闲,月月出满勤。解放后,他每年出勤的天数都超过国家规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为人民立了新功,批林批孔运动更使他精神焕发,天天超额完成班作业计划。大家称誉他是“矿山不老松”、“永不疲倦的人”。
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工人阶级的责任
批林批孔运动在淮南煤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在激烈地进行着。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不要坚持贯彻执行“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
今年四月的一天,李元广下了班,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个家伙迎了上来,装出一副十分亲热的样子,说:“老李师傅,你是淮南市的劳动模范,是大通矿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当然也是俺们学习的好榜样罗!”接着,他把话题一转,说:“眼下你不要再死脑筋,出力流汗搞生产啦。反正,煤在地下,跑不掉。和俺们一块干吧!”
这家伙话刚落音,李元广就冲着他说:“俺跟着毛主席干革命。谁的行动符合毛泽东思想,俺就支持谁;谁反对和歪曲毛泽东思想,俺就要和他斗!”几句话顶得那个家伙象是喉咙眼里卡了根硬骨头,半晌答不上话,只得灰溜溜地走开了。
李元广回到家里,从刚才发生的这件事,联想到最近出现的种种阶级斗争的现象,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象往常一样,戴起老花镜,打开了毛主席著作,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分析阶级斗争现状,心里豁然开朗。我们工人一定要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当先锋,打头阵,彻底粉碎阶级敌人的一切阴谋。
第二天,在班前学习会上,李元广义正词严地痛斥了一小撮阶级敌人的反革命谣言和诡辩。他说:“煤是工业的粮食。为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多出煤,是俺们煤矿工人的责任。一小撮阶级敌人妄图煽动停工停产,俺们要用实际行动,彻底戳穿他们的阴谋诡计!”
在这严峻的阶级斗争面前,也有个别领导干部不敢大胆抓革命促生产。为了帮助干部丢掉怕字,李元广接连给矿党委写了两份大字报。同时,他还主动找干部谈心,和他们一起学习《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的重要文章,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站在运动前列,把批林批孔抓起来,把煤炭生产搞上去。
五月的一天,李元广和同志们在二槽工作面采煤。忽然,从掩护支架上方掉下了一块大矸石,砸在他的腿上。顿时,他感到一阵钻心似的疼痛,豆粒大的汗珠一颗颗地落了下来。班长和同志们一齐拥上去,不久,看到他腿肚子肿得连裤脚都卷不上了。大伙说:“老李师傅,你伤势这样重,俺们送你上井,去诊所看一看。”李元广却说:“时间就是煤炭。眼下,要紧的是多出煤,哪能顾得了这点伤。我不能持镐采煤,攉攉遗煤、补补笆片,也是好的呀。”就这样,他忍着伤痛,坚持和大家干完当班活后,才一起上了井。
老工人李元广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抓革命、促生产,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伟大胸怀,表现了一个老工人的优秀品质。
“为革命采煤就要分秒必争”
老工人李元广出生在山东省枣庄的一个贫农家庭里。解放前,为了找条生路,他从老家讨饭来到大通煤矿下了窑。在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皮鞭下,他和千万个阶级弟兄一样,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解放了,党和毛主席使他成了矿山的主人。从此,他一心为革命,二十四年如一日,争分夺秒,为革命增产煤炭。
井下采煤,班中放炮时,为了安全生产,工人们总要离开工作面稍事休息。开始,李元广和大伙一样,工作面炮响了,他就在上风巷里歇一会,喝口水。后来,他细心算了一笔账:班中放炮,一个班休息十五分钟,一年满勤按三百个班算,就得花去四千五百分钟。一个班八小时是四百八十分钟,这样班中放炮休息占用的时间,一年就合九个班!李元广想,要是把班中放炮休息时间也用在生产上,一年、十年、二十年,该能为国家多生产多少煤呀!打这以后,班中放炮休息时间,他就到别的碴上抱镐采煤。同志们劝他:“李师傅,链板机拉煤还有不走钩的时间呢,井下采煤那能八小时不歇一会哇?”他说:“我们是毛主席的矿工,为革命采煤就要分秒必争啊!”二十三年过去了,矿上也给李元广算了一笔账,他节约的工时,相当于一个采煤工八个月出满勤的时间;他用每班节省的这十五分钟,二十三年为国家至少增产了一千吨煤炭。
井下干活,一个班的工人都在同一时间下井,劳动完了,也在同一个时间乘罐笼上井。一次,李元广坐在候罐室里等罐上井时想,把这等罐时间用在出煤上不是更好些吗?打那以后,每班干完八小时活后,他就留在工作面,继续做一些清理遗煤、修整工作面、拣矸石、拾搪柴、编笆片等工作。而做得更多的,是帮助下班的同志做回采准备。这样,他每天总是比别人晚上井三十分钟或更长一些时间。
在本矿时,李元广天天下井,班班争分夺秒;外出开会时,他或者先抓紧时间下了井再去开会,或者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回矿下井,有时就在开会的地方参加劳动。有一次,李元广参加市里组织的生产检查组到李一矿。在那里,每天井下检查工作结束后,他总要和工人们一起再干上半个班。一天,他生病去诊所,正巧遇到一个老工人请病假。他对那个工人说:“老师傅,你有病就让我替你上两个班吧!”那个工人很诧异,说:“别开玩笑了,你不也是来看病的吗?”李元广对他说:“俺得的这点病比你轻,不妨碍下井。谁下井都是为革命采煤。你有病不能下,就该俺下!”这个老工人见他态度诚恳,也就把自己所在的单位、班次告诉了他。那天晚上九点钟,李元广按时来到了李一矿采煤八队。队长点名时,发现是检查组的同志来替班,大家感到既惊奇又敬佩。同志们一再劝他回招待所休息,李元广回答的还是那几句感人的话。这样,他一连干了四天夜班,直到那位老工人病好。
李元广这种崇高的革命精神,感动和鼓舞了多少人啊!熟悉李元广的同志,无不从内心深处爱戴和关怀这位可敬的老工人。他所在的党支部、党委会和街道居民委员会,为了使他能休班,真是把心都操碎了。矿党委书记劝他说:“老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能这样拚啊!再说,你是五十过头的人了。”李元广却说:“是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也是革命的条件呀!俺们有了这个条件就得用到革命上,用在多出煤上。我五十多岁了,往后能下井采煤的时间有限了,就更应该抓紧时间,多干一点。”
李元广的这番话使干部们更加感动,他们想:不管怎么样,得先叫他歇一歇。一天,李元广象往常一样来到队里,换好了下井衣服。可是,在班前会上,队长给每个工人都派了活,交待了任务,唯独没有给李元广派活。他问:“俺呢?”队长说:“今天该你休息,不派活,这是支部的决定。”队长不派活,当然不能下井采煤。可是,李元广怎么会去休息呢?他想了一想,马上跑到选煤台找活干去了。
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李元广是大通矿的第一批工人煤质检查员。从解放初担任这项工作以来,他一直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处处注意提高煤炭质量。
李元广常说:“贫下中农给俺们工人生产的大米白面,有一粒砂子也要拣出来。俺们支援国家的煤炭,有一块矸石也要弄掉它!”因此,在井下采煤时,只要他一看到有矸石,总要想办法拣出来。有时,工作面有淋水,矸石松软,容易粉碎,他就脱下工作服,把碎矸石包起来送到老塘里去。后来,他动了个脑筋,下井时随身带只铁桶,工作时,一边采煤,一边把回采过程中的矸石拣起来装进桶里,然后再送到老塘去。今年元月的一天,李元广在六槽大巷放掩护支架。突然,一块大矸石掉下来,滚进小眼,落到链板机上被运走了。说时迟,那时快,李元广急忙跑下来,顺着链板机追了几十米远,把那块矸石拣了出来。
李元广的模范行动,带动了全队工人。他所在的采煤三队,煤质年年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成为全矿提高煤质的先进单位。
老工人李元广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还突出地表现在他十分注意爱护国家的财产。人民群众用血汗创造的物质财富,星星点点,他都看在眼里,拴在心上。
一九七○年,在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号召鼓舞下,大通矿掀起了煤炭生产新高潮。当时,矿上有关部门考虑到生产急需,便以大通矿矿老条件差为理由,向矿务局提出了一个购置七百盏新矿灯的报告。但是,李元广认为,大通矿今年要增产,也要节约。矿老条件差不是当伸手派的理由。只要放手发动群众,完全可以解决矿灯不足的困难。矿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发动群众大修废旧矿灯,满足了生产需要,节约了这笔开支。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