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到处洋溢着社会主义的新思想——记天津市宝坻县小靳庄大队生动活泼的政治思想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8-06
第1版()
专栏:

到处洋溢着社会主义的新思想
——记天津市宝坻县小靳庄大队生动活泼的政治思想工作
盛夏的小靳庄,人们的心,象七月的太阳,那样火热;象村头奔腾的箭杆河水,那样不平静。批林批孔运动,正在这里深入、普及、持久地向前发展;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正在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普照着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正在小靳庄形成。

小靳庄是个只有一百零一户人家的大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它是一个后进单位。经过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它快步跨进天津市先进单位的行列。
小靳庄的变化,是从新的党支部建立开始的,是从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变过来的。一九六九年,在党的九大路线指引下,小靳庄新的党支部成立了。第一次支委会上,支委们满怀深情谈论着文化大革命对自己的教育,总结小靳庄过去的经验教训。一致认为,小靳庄要变,就得抓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过去,宣扬封、资、修的旧戏在这里还有市场,内容不健康的书籍还在一些人中间流传着,毒害了不少阶级兄弟。有的人弃农经商,带着本地特产大蒜,到外地去卖高价。支委会决定:要同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作斗争,把传播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作为党支部的重要任务。
几年来,小靳庄党支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把政治思想工作做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他们办了一所学政治、学理论、兼学文化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政治夜校。他们组织群众在劳动之余,学习革命样板戏,配合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开展群众性的业余诗歌创作活动。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出的节目,短小精悍,不断鼓舞着人们;革命图书室哺育了许多年轻人,教育着广大社员群众。大讲革命故事,破除迷信办丧事,移风易俗办婚事,晚婚节育,男女分担家务等,在这里蔚然成风。
短短几年,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文化在小靳庄普及了。在这里,唱革命样板戏成为风气。在全村二百五十名整半劳力中,就有二百二十人能唱革命样板戏。开会前后,上下工路上,田边地头,青纱帐里,到处都可以听到人们在唱革命样板戏。他们唱英雄,学英雄,抒发自己的革命豪情。
“歌声满原野,诗歌满村庄”,这是小靳庄贫下中农对自己丰富多采、蓬勃向上的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小靳庄,许多人都写诗。他们经常举办赛诗会。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带头作诗。他们善于用诗歌来团结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这种独具风格的生动活泼的宣传鼓动工作,卓有成效。
小靳庄位于潮白河支流箭杆河的左畔,是一片盐碱地区。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为了改造土壤,党支部提出了“河挖三尺,地长一寸”的战斗口号。在那寒风凛冽、冰封大地的严冬季节里,挖河泥的工地,成了赛诗的场地。“一二三来三二一,夯歌唤得人心齐”,“箭杆河边战鼓擂,积肥大车排成队。红缨鞭儿催快马,你追我赶快如飞,早晨披星就起床,晚上戴月把家归。”诗歌鼓动得人们精神抖擞,诗歌激励得人们摩拳擦掌,焕发了大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先进人物和战斗集体不断涌现。他们用诗来歌颂妇女们的劳动业绩:“姐妹们,加油干,那怕汗水流满面。顶凉风,冒严寒,抬泥万担不换肩,装大车,抡大锨,推车胜过男子汉。时代不同今胜昔,妇女能顶半边天。”面对群众热气腾腾的斗争场面,党支部书记王作山激动地用诗歌表扬群众:“大寨精神震山河,咱们队里英雄多,大战寒冬不觉苦,遍地红旗遍地歌。”副书记王庭合也用诗歌赞扬群众:“看看天,天色晚,队长急忙喊:大伙穿衣去吃饭。社员好象没听见,抖抖精神接着干。”诗歌成了小靳庄大队党支部用来“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武器。目前,他们正在用诗歌来批林批孔,用诗歌来歌颂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鼓舞社员群众去夺取新胜利。
生动活泼的宣传鼓动工作,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小靳庄真的实现了“河挖三尺,地长一寸”。一九七一年以来,连续三年,地长了三寸。
这一仗,惊动了全县,“后进”的小靳庄变了样,全县许多地方都派代表来参观学习。文化大革命前,这里粮食亩产不到二百斤,每年吃国家的供应粮一两万斤;改造土壤以来,粮食产量年年跨《纲要》,今年小麦亩产一季跨《纲要》,一次交售给国家十万多斤。

在小靳庄,有很多充满着社会主义思想的新人新事。老贫农魏文中,就是其中的一个。魏文中今年五十三岁,文化大革命前,他眼睛盯着小家庭,为个人,会打算;集体的事,他不大放在心上。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小靳庄卷进了革命的洪流。革命大批判擦亮了魏文中的眼睛。批判会上,他听着别人的发言,认识到刘少奇是要复辟资本主义。他咬牙切齿,眼珠子瞪得大又圆。回到家里,他半夜半夜地睡不着。回想起那旧社会的天象黑锅底,旧社会的地象活地狱,自己九岁给人家当奴隶,每天鸡没叫就得起来干活,累断了筋。他要批判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但讲不出多少道理来,心里很着急。后来,党支部要办政治夜校,为了学政治,学文化,批判资产阶级,他第一个报了名。
看着他那认真劲,有人说:“年过半百,还学习个啥劲!”他说:“革命不分年纪大小,要革命就得学习。”从政治夜校开学那天起,他风雨无阻,从不缺课。每天放学回来,不管天多晚,他都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字地练。开头,一个字写成核桃大;写篇发言稿,两个小时才写二百字。而现在,魏文中可是今非昔比了,能看书,能读报,能登台赛诗,还到学校里去作政治报告。批林批孔以来,他用长诗批判林彪和孔老二,写了十七、八篇批判稿。
革命理论照亮了前进路,魏文中浑身的劲头用不完。队里母猪生小猪,他一夜起来照料几次。他专爱管“闲事”,有关集体的事,本队的他管,别队的他也管。
去年,二队群众一致推举魏文中当了副队长。老魏犹如跨上了千里马,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跑得更欢了。“老队长,魏文中,热爱集体心最红……”,不少赞扬魏文中的诗歌,正在小靳庄的群众中流传着。党支部表扬他是顶梁柱,贫下中农赞扬他是好领班。
十九岁的姑娘于芳,文化大革命刚开始那年,她才十一岁。随着文化大革命的节节胜利,她也一步步地成长起来。十七岁时,贫下中农就选她当了妇女队长。于芳学铁梅,队里的千斤重担,她要挑八百斤。她听党的话,一心为集体。去年“五四”,公社团委授予她“模范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秋天,公社党委和革委会又发给了她“劳动模范”的奖状。于芳的父亲于哲怀,是队里批林批孔理论研究班子的成员;于芳的母亲郭淑敏也从小家庭里解放出来,成了积极分子。七口之家,家务事够多了。但批林批孔、上夜校、作诗、唱革命样板戏,于芳的妈妈都不落后。干起活来,裤脚一挽,泼辣、利落,真有点小伙子的劲头。
于芳一家人,经常一起学习,讨论国家和集体的大事,开家庭批判会,写大批判文章,研究作诗。他们炕头的墙壁上,办了批林批孔专栏,全家人都投稿。
象于芳这样的家庭,在小靳庄已不鲜见。从一九七一年八月以来,党支部用主要精力领导政治夜校。如今,上政治夜校已成了群众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他们在夜校里学习革命道理,还学唱革命样板戏和革命歌曲,学习怎样作诗歌,怎样写大批判文章。通过政治夜校,培育了不少象魏文中这样的先进人物,培育了不少象于芳家这样的革命家庭。这是小靳庄各项工作蓬勃向上的思想基础。

去年春天,干旱严重威胁着小靳庄的二千多亩土地。当时,许多男劳力都抢修水利工程去了。一队妇女队长、妇代会主任周克周,带领十六个姑娘组成抗旱突击队。她们发扬“天大旱,人大干,夺取丰收不等天”的精神,挑水浇苗补苗,四十多天扁担不离肩。
一天,大家忽然发现,有两垄补栽的小苗大都没有活。群众议论纷纷,周克周看着两垄枯萎的小苗,心里很难过,她知道这是那两个姑娘一时图快没有注意质量。当即批评她俩吧?不行。人家也是辛辛苦苦干的。不管这事?也不行。怎么办?思前想后,这个年轻的姑娘终于想出了办法。她胸有成竹地招呼大家:
“同志们,咱们别挑水了,参观去。”
“参观?”姑娘们纳闷了:抗旱这么紧张,还去哪参观?“参观咱们抗旱的地。”说罢,她领着大家一垄一垄苗地查看。“参观”完了,她又招呼大家坐下来,认真总结经验。
参观也是教育,那两个姑娘主动作了自我批评,表示今后向大家学习,好好干。周克周就因势利导,表扬了这两个姑娘的自我批评精神,提醒大家注意质量,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干,争取为革命多作贡献。一次生动活泼的现场会就这样结束了,姑娘们又高兴地挑起了重担。
小靳庄党支部善于发挥共青团、民兵、妇代会等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是他们政治思想工作做得生动活泼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批林批孔运动在小靳庄不断深入、普及,林彪和孔孟之道在各个方面的流毒受到全面批判。四月,大队妇代会先后召开了两次批判会,批判林彪和孔老二诬蔑劳动妇女、宣扬“男尊女卑”的罪行。结合批判村里一个富农婆散布的姑娘们订婚“不要彩礼不光彩”等腐朽思想,妇女们进一步擦亮了眼睛,认清了收彩礼是旧的传统观念,应该同它一刀两断。
党支部的同志懂得,要和千百年的旧传统决裂,决不是发一道命令,订一个措施就能解决的,必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村里的政治夜校正在学习《共产党宣言》,党支部引导大家认真领会“两个决裂”的思想,姑娘们的心里敞亮了。“彩礼是孔孟之道,买卖妇女的圈套,林彪拾来当法宝,我们坚决不能要。”霍凤玲等三个已订婚、收了彩礼的妇代会委员带头写出了“坚决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的大字报,表示坚决退回彩礼。
党支部立即贴出大字报,支持姑娘们的革命行动。当天中午又召开了全村大会,号召全村群众向她们学习,要求家长支持她们的革命行动。村里另外九个已订婚的姑娘,也纷纷退回了彩礼。以后新订婚的姑娘,一律没要彩礼。十二个姑娘的行动,给小靳庄在婚事上开了一代新风。
我们上面介绍的,只不过是小靳庄政治生活中的一些片断,一些普通的人和事。从这里不难看出,经过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我国广大农村正在发生着多么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