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乌蒙山里的“上海医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8-08
第2版()
专栏:

乌蒙山里的“上海医生”
在多山的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地势最高;在威宁,又数当年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乌蒙山深处大街区最为边远高寒。
一九七二年秋天,经过在农村劳动锻炼两年的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生应仲华,高兴地来到大街卫生院工作。
大街并没有街,开门见山,出门爬山,离县城一百二十里,条件比较艰苦。应仲华想:各族贫下中农世世代代在这里战斗、生活,比我先来的卫生院同志也在这里艰苦创业,我是工人的后代,共青团员,应该在这里扎根!
应仲华被安排到病房工作。他接触的第一个病人是生产队长李忠友。病人腹部肿大,肋下疼痛,住院快一个月了。应仲华上班的第一天,就给这位阶级兄弟认真地作了全面检查。在与病人接触中,他知道李忠友热爱党,热爱毛主席,渴望病好了回去带领群众改天换地学大寨。李忠友的这种革命精神,深深教育了应仲华。他细心地守护在病人身边。有一天晚上,他从本地医生那里了解到有几种中草药能治李忠友的病,第二天一早就扛起锄头上山去挖药。
去年,有一位彝族贫农社员的小女孩余军德,左脚踝下侧深部脓肿,送来卫生院医治。应仲华给她检查诊断以后,很快就作了切开排脓手术。创口经过清理上药,一天一天愈合。这时候,应仲华发现病儿由于长期卧床,腿部肌腱萎缩。他想,必须恢复病儿的腿部功能,才算尽到了医生的责任。于是,他象幼儿园的保育员一样,耐心地鼓励九岁的余军德扶着床沿,挨着墙边,一步一步地练习走路。孩子有时怕痛怕累,应仲华就给她讲革命故事,鼓励她克服困难。医院附近的社员们常常看到,这位“上海医生”早早晚晚拉着小军德的手到室外散步,领她到草地锻炼腿部功能。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小军德终于又能蹦蹦跳跳了。她的父亲和爷爷,至今一讲到这位“上海医生”,就说:“要不是他全心全意地治疗,我家小姑娘恐怕早变成跛子了!”
应仲华关心着住院的每个贫下中农病人。贫下中农把心里话告诉他说:“我们看一个医生,首先看他是不是和我们一条心。如果白大褂一穿,看到病人皮肤黑一点、脚上沾有牛屎,就离得远远的,这样的医生就是本事再大,我们也不愿意找他。”这些话,对应仲华的思想震动很大。不是吗?他起初也嫌病人身上有股汗气,但是,逐渐地,他从贫下中农身上发现了自己正好缺少的东西。初来的那年冬天,一个贫农女社员由于脚部冻伤来就诊。应仲华一看,病人已经自己用针线将冻裂的皮肤缝合过了。他赶忙拆开,清创上药,重新缝合包扎。应仲华批评病人为什么不早点来治,指出这样处理创伤是危险的。但是,这位女社员回答说:“队里活路忙,没顾上到这里来看病!”原来她为了集体的事,竟然忘记了自己的伤痛。应仲华听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从这里,他看到了自己思想上的差距。贫下中农政治觉悟高,比起头脑里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不知干净多少倍。
去年除夕,应仲华为了各族人民的健康坚持值班,一个贫农女社员抱着两岁的孩子来治病。病儿牙关紧闭,眼珠上翻,呼吸困难。经过检查,确诊为急性肺炎。由于浓痰塞住了病儿的喉头,有窒息死亡的危险。山村卫生院没有导痰设备,手头只有一根胶管,当时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嘴把病儿的痰吸出。应仲华毫不犹豫地插进胶管,用自己的嘴把痰一点一点吸了出来,病儿呼吸立时通畅。病儿的妈妈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连声说:“你真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医生啊!”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