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改变一揽子方式 按部门轮训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24
第3版()
专栏:

改变一揽子方式
按部门轮训干部
东北总结冬训初期经验
各部门通过训练班,了解干部,熟习情况,建设基层工作。
依据领导意图,集中学员意见,作为训练内容。
学习的三个步骤:发动学员提出问题;总结批判;再作检讨。
【本报东北讯】东北各地已相继开展冬季轮训区村干部工作。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干部材料统计科根据蛟河、桦川、讷河、阿城、锦县、铁岭、辽阳等七县具体了解及各地一部分总结材料,归纳出此一时期办理训练班的初步经验:
事实证明,办训练班的主要关键在于县的领导,很多地方根据当地情况与中心工作的需要,全县通盘计划,改变了一揽子的方式,按民政、公安、文教等业务系统,每期调训同一业务部门的区助理员和村干部。县主要干部亲自掌握训练班。学员的业务学习,责成受训学员业务部门的负责干部来领导(如训练民政干部由县人民政府民政科长领导,训练公安干部由县公安局长领导),学员按区编成小组,以区助理员为骨干。这样,业务统一,便于课程的进行;而且使上下通气,交流了业务中的经验;县府各部门的负责干部通过训练班可以深入了解干部,熟习情况;各部门有系统地通过训练班建设了基层工作。如讷河县在训练班举办以前,各村工作集中在村政府主席等少数人身上,村干部受训以后,各委员作了明确分工,村里工作走上正轨。经验证明,上述调训干部方法是比较成功的。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如几个村或某些区里有同一性质的问题需要解决,或有专门任务布置,就调集这些村区的主要干部一齐受训,集中解决问题,布置任务,如克东县有两个区在领导作风上普遍存在着强迫命令和官僚主义,因此把他们全部调来进行训练;又如有些县为了解决新区的某些工作,抽调较好的区村干部作专题训练,训练后就当工作队用,派赴新区工作,部分地解决了新区干部少的困难。但有的县一般地采用一揽子的训练方式,把业务不同要求不同的各种干部调来一块受训,结果课程难讲,中心工作与训练结合不好,在短期内不可能解决许多干部的各种不同问题,训练成绩就小了。
训练内容必须结合实际,结合当前中心工作。如讷河县到现在已按各种不同业务性质训练了五期区村干部,每期都紧紧掌握了业务中心,让学员把工作上所有的困难都提出来,再进一步组织他们讨论,最后提高到政策原则高度,依据领导意图,通俗地加以总结,即以此为训练内容。因为解决了实际问题,学员们都很高兴,一致反映:“真给解决了问题。”“包袱扔掉了,办法有了,回去非好好工作不可!”反之有的县存在着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如有的只空讲“社会发展规律”,有的县则五天讲了二十五个问题。学员们反映:“一点也没有懂”,“反正上级讲了,咱们就像猜谜似地猜吧!”这种方式自然解决不了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因区村干部一般文化水平低,应以讨论为主,讲解为辅。阿城、桦川、讷河等县采取三个步骤,在每个问题上首先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发动学员提出问题,暴露思想,其次针对这些不同的思想,通俗地提高到政策原则上给以简明的总结,最后发动大家检讨,使之能够真正消化。有的县只采取两个步骤,先报告后讨论,或先讨论后报告。这种办法在真正掌握了实际情况和有比较成熟经验时,能节省时间;反之则学员接受不深刻。在讲解讨论中应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经验证明,典型实例给学员的教育意义最大,如桦川县短训班讨论如何领导群众工作时,起初大多数学员认为“不强迫命令就不能完成任务”,后来集贤村主席报告了他以说服动员、通过积极分子带头完成而且超过任务的经验之后,大家的思想转变了。讷河县文教委员训练班用典型报告总结了去年办冬学的经验,学员们说:“回去办冬学咱也有办法了。”有的县在训练中创造了许多生动的讨论、学习的方法,如组织对一问题正反意见的辩论,出是非题目由学员伸出手背手心来回答,举办参观、讲演会等,都很收效。反之,有的县硬上大课,硬往下灌,一讲半天,结果学员打瞌睡,学不进去。
此外,县领导上应有计划地作好训练前的准备动员工作,掌握农村情况,在全县通盘计划下,什么时候调训什么干部,早作准备,并事先布置受训学员准备典型经验报告,使训练收效更大。有的县因动员仓卒,学员没有料理家事,学习中记挂着家里,不安心学习,有的区甚至用抽签、选举等方法临时强派学员;有的县领导上不重视轮训干部工作,事先无准备,训练中主要干部只去做做报告,因此收效差。有的县甚至还没有把训练班办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