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绿水青山分外娇——记宁国县奋战四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8-13
第4版()
专栏:

绿水青山分外娇
——记宁国县奋战四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安徽省宁国县人民认真执行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指示,大搞“送瘟神”的群众运动,奋战四年,基本上消灭了钉螺,从一九七一年以来没有发生过一例急性感染的血吸虫病人,随着血防工作的大开展,人民健康水平大提高,农业生产大发展。解放前的许多“无人村”、“寡妇村”,如今变成了人畜兴旺的幸福村、卫生村,全县到处都呈现着水绿山青、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路线对头 气象更新
宁国县地处皖南山区,山青水秀,资源丰富,然而在旧社会,全县有百分之七十的地方,严重流行血吸虫病。许多村庄房屋倒塌,人民生命遭受摧残,疫区处处是“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凉景象。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疫区人民同血吸虫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但是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破坏和干扰,血防工作进展缓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中共宁国县委和县革委会深入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切实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使全县血防工作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西津公社坞村大队有一条十二华里长的竹丝坝沟,历来是个钉螺孳生的老窝。解放前民谣说:“竹丝坝,坞村塔,田荒屋倒塌,肚大人不发。”解放后,坞村人民迫切要求治理竹丝坝,消灭血吸虫病。但在错误路线的影响下,不发动群众,不调查研究,开头想单纯用水田改旱地的办法来消灭钉螺,不仅没有旱死钉螺,反而造成粮食减产;后来为了增产,又单纯搞水利,旱地重新改成水田,又造成钉螺扩散,疫情回升。一九七○年,这个大队从路线上总结了过去血防工作的教训,在县、社领导的支持下,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拆掉竹丝坝,填埋有螺沟,建造电灌站,实行自流灌溉”的一个灭螺治水相结合方案。他们大干两冬一春,投工七万多个,填埋了竹丝坝沟和二十多条有螺老沟,在东津河畔建了一座电灌站,消灭钉螺面积十二万平方米,使全大队七百三十亩水田基本上实现了自流灌溉,旱涝保收,一九七二年粮食亩产由一九六九年的七百多斤跃增到一千三百多斤,两年办到了过去二十年没有办到的事情。
县委从坞村大队等的典型经验中看到,血防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路线。几年来,他们抓紧血防工作中的两条路线斗争,不断掀起消灭血吸虫病的新高潮,夺得了一个又一个新胜利。
群众运动 威力无穷
这个县的宁墩区所属七个公社,有螺面积占全县疫区的四分之一。一九七○年,全区各级党组织发动群众,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灭螺一个冬春,战果辉煌,充分显示了“千军万马送瘟神”的威力。
在宁墩区东津河的西部,有一条十二里长、四米多宽的有螺沟,长期威胁着相毗连的三个大队。这三个大队的干部、群众决心团结战斗,埋掉这条老沟,开挖一条新沟。这是一场攻坚战,要越过六百多米宽的河滩,工程艰巨。广大社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天斗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宁墩大队党支部书记陈维德曾患血吸虫病,一九五四年经过治疗,恢复了健康。旧社会的苦,新社会的甜,激起他无穷的力量。他说:“开沟灭螺是为民除害,为后代造福,就是豁上命也要干到底!”在开沟灭螺的大会战中,他哪里艰苦哪里上,哪里危险就出现在哪里。在他的带动下,三个大队的干部、群众一鼓作气,苦战三个月,胜利完成了宁东幸福沟的开沟任务。
在开沟灭螺的同时,各社队还向荒滩进军,彻底铲除钉螺的巢穴。中溪公社东山坞生产队有一块二十七亩有螺滩,滩上有一万多棵杨树蔸子,过去多次修堤药杀都未解决问题。一九七一年冬天,全体社员大战一个月,把树蔸全部挖掉,使千年荒滩变成了好地。
宁墩区人民苦战一个冬春,基本消灭钉螺,同时对病人、病牛进行了普查普治。县委及时在宁墩区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经验,推动全县血防工作的开展,一年之内消灭的钉螺面积就相当于一九六九年以前的两倍多。到一九七一年底,全县疫区就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社、队基本上消灭钉螺。
血防生产 互相促进
宁国县人民把消灭钉螺和重新安排山河,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结合起来,既消灭了血吸虫病,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方面,黄岗公社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这个公社有六条总长三十多里的老坝沟,沟身弯曲、低洼,草多、流水不畅,钉螺密度大、面积广。一九七○年,公社党委从既有利于灭螺,又有利于排洪、灌溉、发电和扩大耕地面积出发,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改变原来的水系,填埋全部老坝沟。几年来,全社干部和群众发扬大寨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上百亩有螺坝沟和荒滩变成块块畦田,利用铲除的沟塘、路边的杂草沤制成几十万斤肥料,还改善和扩大自流灌溉面积一百七十多亩,在新开的盘山干渠上建起了五座小型发电站,使疫区所有生产队的粮食、饲料加工和百分之八十的社员家庭照明用上了电;同时,结合灭螺,治山治水,绿化荒山一千六百多亩,在山上栽植各种树木四十多万株,新开茶园四百多亩。灭螺促进了山区生产,去年全公社的粮食亩产由一九六九年的七百零七斤提高到九百五十三斤。
黄岗公社的经验,很快在全县开花结果。四年来,全县结合灭螺,治理中、小河流二十三条,开挖排灌渠八百三十条,兴建小型水电站五十座,扩大耕地两千七百多亩,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二万三千多亩,绿化荒山二十三万亩。去年全县双季稻面积比一九六九年扩大一倍多,粮食亩产连续两年超过八百斤,成为徽州地区第一个粮食亩产超《纲要》的县。
巩固成果 不断前进
批林整风以来,县委进一步加强了对血防工作的领导,坚持突击与经常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使血防工作越做越细,越做越好。几年来,除灭螺专业队常年坚持复查复灭外,全县疫区每年还利用春秋有利时机,对钉螺开展两次群众性的普查普灭。除各社队自查自灭外,一九七二年,县委还抽调全县大部分血防干部,配合不脱产的血防员,一个月步行三千多里,对全县大小河流水系源头进行普查。去年春天,县委又组织四百五十名血防人员和不脱产的血防员,深入到三十四个公社一百五十七个大队,逐块田、逐条沟地进行复查复灭,进一步摸清了残存钉螺的分布情况。在狠抓查螺灭螺的同时,宁国县还积极开展血吸虫病的查治工作。
批林批孔中,宁国县人民联系四年来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巨大变化,热情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歌颂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伟大胜利,深入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进一步提高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今年初,全县又掀起了巩固和发展血防成果的新高潮,组织两万人对流行区和非流行区开展钉螺大检查,发现残存钉螺及时消灭。一九七○年就已基本消灭钉螺的南极公社杨狮大队,为了从根本上消灭钉螺的孳生环境,决定让老河改道,把二百多亩河湾荒滩变成稳产高产田。社员们今春顶风冒雪,苦干三个月,又炸掉了半座山,开挖了一条三里多长、六十米宽的石堤新河。目前,第一批改滩造田栽插的水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正是:人民健康干劲高,绿水青山分外娇。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