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印度报纸不满苏联在对印贸易中乘人之危牟取暴利 揭露苏联对印度大搞经济讹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8-16
第6版()
专栏:

印度报纸不满苏联在对印贸易中乘人之危牟取暴利
揭露苏联对印度大搞经济讹诈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八月十五日讯 新德里消息:印度报纸最近揭露苏联在与印度的贸易中乘人之危牟取暴利,充分暴露了它的社会帝国主义本性。
印度报纸的报道集中谈论了关于印度向苏联高价购买白报纸的问题。在一九七四——一九七五财政年度中,印度约需要白报纸二十一万七千吨,但印度本国生产加上进口估计只有十三万三千吨。白报纸的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印度报纸的出版。印度宣传和广播国务部长古杰拉尔最近承认,白报纸供应危机还将进一步加剧,因为原来预期可从苏联得到供应的白报纸出了问题。
按照印度和苏修达成的双边贸易协议,苏修曾答应在一九七四——一九七五年度中向印度供应四万五千吨白报纸。但是苏修却乘印度白报纸供应紧张的机会,硬要索取高价,要求印度每吨付价四千二百卢比,而印度从其他国家购买价钱是每吨二千八百四十八卢比。经过多次讨价还价,苏修才同意在一九七四年年底前以每吨三千六百四十卢比的高价卖给印度白报纸二万三千吨。
《印度斯坦旗报》在一篇题为《白报纸讹诈》的社论中说,“尽管白报纸缺货,古杰拉尔拒绝俄国人的要价还是对的;由于条件对印度太不利,他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余地。”社论说,俄国人是同印度签订“友好条约”的伙伴,而且自称是印度经济上的盟友,但他们要的价格竟然比世界市场价格高那么多,而且,他们还要保留在合同期间随时单方面提高价格的权利。苏联的这种价格政策“可以使那些最死硬的资本家开开窍。”
印度《组织家》周刊八月三日以《苏联是怎样剥削印度的》为题刊登一篇文章指出,“白报纸讹诈”事件只不过是苏修剥削和掠夺印度的整个做法中很微小的一部分。文章列举许多事实揭露了苏修对印度的经济掠夺。文章谈到印度对苏联的出口时说:“(一)按照一九七二年签订的一项协定,苏联可以在三年时间内从(印度)比莱钢厂进口一百万吨钢铁,价钱比世界市场价格低百分之十到二十;(二)美国买印度的糖是每公斤付六十派萨(印度货币名,每一百派萨为一卢比),而苏联却可以每公斤只付四十二派萨;(三)一九七三年,印度不得不为了它这位最好的朋友而降低麻布的价格,由于世界市场上合成纤维缺乏,印度本来是可以卖到较好的价钱的;(四)苏联利用一九六八年黄麻业的危机使我国在那年降低了黄麻的出口税;(五)按照一九六九年苏联和印度签订的一项协议,我们同意以每辆两万卢比的价格向苏联供应在零度的气温下行驶的能载重八十五吨的车皮五万四千辆。而制造这种车皮的成本却是每辆四万卢比。”文章接着说:“至于进口贸易,也可以看到一幅同样可悲的景象。”镍的世界市场价格每吨只要一万五千卢比,而苏联要印度每吨付三万卢比。苏联卖给印度的拖拉机零件,价钱为国际市场价格的三倍。
文章说:“这次白报纸买卖把神话戳穿了。”这个事件证明,苏修的贪婪和剥削并不亚于其他帝国主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