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对城市机关卫生工作的建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24
第5版()
专栏:

对城市机关卫生工作的建议
李志绥
我们机关门诊部在一九四九年五月正式成立,医务工作人员四十一人,医疗对象约为二千人左右,自五月至十一月底七个月中,门诊诊病次数共九四○七次(初复诊在内,出诊不计),其中内科及外科病例共有五七六四次,约占全体病例次数百分之六二。
一、内外科所见主要病例的分析:
甲、内科方面:
(1)由统计可见内科主要病例为一四一二例,占初诊总数百分之七三·三,除诊断不明外共计五种,中以感冒为最多,占全体内科初诊病例中百分之二六·八。以每个月份单独看来,春、秋、冬发病率最高。(十一月份达百分之三五·六)
(2)其次则为痢疾及肠胃炎,占全体内科初诊病例中百分之一三·五。在五月份因门诊部初成立,许多慢性患者来治,故比率较高。十一月份因有新调来工作人员中有慢性患者,故比率亦较高。除五月及十一月外,六、七、八、九、十,五个月中,可看出发病率最高在八月(百分之一九·九)亦即气候炎热时。
(3)诊断不明在全体内科初诊病例中,所占比例数亦相当高,为百分之一三·二。此点由于门诊部工作中心在门诊,对患者无法进行周详的检查及继续观察,同时受条件限制,诊断主要依靠病历及物理诊断方法。化验室方面虽有显微镜一具,但只有普通试药,只能完成一般常规检验。
(4)消化不良包括消化性溃疡病案,占全体内科初诊人数中百分之一二·一。
(5)疟疾占全体内科初诊人数中百分之七·四。以八月份最多,为百分之一一·二。五月份无,十一月份降低到百分之六·一。
(6)肠寄生虫病例中以蛔虫为主要病例,共占全体内科初诊病例中百分之五·四。
(7)出诊在门诊部工作中亦占很大比重,但是出诊诊断方面,完全出之于病历及物理诊断方法,因此更不明确。
(8)严重病例及急症很少,七个月中只有肠伤寒二,大叶性肺炎一,肺结核吐血一,共四例。在全体内科初诊病例中,只占百分之○·二五。
乙、外科方面:
(1)表皮及皮下浅部传染及表皮创伤,在外科初诊病例六一二中,共占百分之七一·八。
(2)表皮及皮下浅部传染包括疖疮、疥、足部霉菌传染等,在外科初诊总病例中,占百分之四九。
(3)表皮创伤包括擦伤、撞伤、撕裂伤,在外科初诊总病例中,占百分之二二·八。
(4)严重病例及急症很少,七个月中有急性阑尾炎二例,简单肢骨骨折三例,共五例。在外科初诊总病例中,占百分之○·八一。
丙、讨论:
(1)医疗效果方面: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机关门诊部及医务所,在诊断前难做到完全的检查工作,以确定诊断。诊断后亦不能做到系统的治疗及观察,诊断有时无法确定,而为了安慰病人痛苦或要求,于是常多用药,有浪费现象。以五月份药房统计来看,在二十五天内,磷酸可待因共用五·六三克,按供给标准,只有二·五克。磺胺嘧啶用一四一一片,按供给标准为三○○片。此种用药的效果,自然不会很好。
(2)所见主要疾病的预防问题:由统计上可以看到,内科中除诊断不明以外,其中五种疾病(疟疾、感冒、肠胃炎、痢疾、肠寄生虫病)及外科主要二种疾病(皮肤传染病及皮肤创伤),都是可以以预防的方法,通过个人卫生,卫生教育,环境卫生,饮食卫生来减低的。而目前的机关门诊部及医务所工作主要重点,则放在医疗上。公共卫生方面重视不够,是应该彻底改正的。
(3)门诊部工作人员的技术问题:医疗工作在临床上,主要在诊断及治疗。在这全部过程中,需要病人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医务人员彼此之间适当的配合,经过精细的全面检查及系统治疗,再加上实事求是的观察与研究,才能使每个医务人员发挥出他的工作能力,得到最大的医疗效果,并可在掌握业务的能力上,提高一步。没有经过观察与研究的个别经验,是有缺点的,而且使门诊工作人员的技术提高上受到限制,反过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改进。
(4)严重病例及急症占比重很小,在门诊部现有条件下,无法处理,均送去医院。门诊部只起了桥梁作用。
(5)因门诊部设备上的限制,及工作人员掌握业务不够熟练,个别病人对门诊部缺乏信心。造成了有些病人,到门诊部看病,只不过是为了要一张医生介绍入医院检查治疗的介绍信,因此病人与医生间的关系,是不很协调的。
二、对城市机关卫生工作的建议:
以整个人民保健事业来看,在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上,又有明确的指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并建立两者间依存与联系的关系”。在目前的国家经济条件下,再加上人民保健工作人员的缺少,全国的预防疾病工作的推行,还需要经过一个相当的时间才能有所成就。以往我们在预防疾病工作上的经验,累积不多,预防工作中各项细节及具体办法的推行,仍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寻求经验,并发展与创造。在一个机关中,人员集中,生活习惯及生活条件互相近似。从我们机关门诊部门诊所发生的主要疾病来看,比较简单,而且都能以预防方法来减低发病率。在行政上也可以得到足够的协助。由这几点在客观上给我们创造了条件,使我们在机关中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管理、及检查都比较容易进行,也自然易于得到预期的效果。目前的预防工作,既是重点推行,城市机关,也可做重点之一。在机构上的具体办法,已由黄树则同志提出(见本刊第十六期《城市机关卫生工作的机构问题》一文),我建议这种联合门诊部,可以配属在大的医院之下。各大医院,按地区及按联合门诊部组织的大小,可分别配属一个或两个联合门诊部。门诊部内设内科、外科及保健科三科。内科及外科的医疗工作人员,完全由它被配属的医院中的内外科医生、护士数人,每月或每两个月轮流充任。(以目前各大医院的实习医生来说,是周期轮流分配到各科实习。在医院分配工作时,联合门诊部亦可视为医院的各科中的一个,内外科的住院医生及实习医生,可按秩序轮流派到联合门诊部工作。)进行集中的医疗工作,直接与各该医院联系,并接受临床上的指导。联合门诊部的负责干部及保健科工作人员,则由上级卫生机关委派,负责医务及一般行政,及所辖机关群众的公共卫生推行工作,接受上级卫生机关的指示。并与医院中的保健科保持联系,交流经验。如此,可达到在机关卫生工作中的“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并建立两者间依存与联系的关系”的方针。优点有以下几项:
(1)在公共卫生方面,按各机关具体情况,拟定计划及工作重点,包括干部周期体格检查,预防注射,改善环境卫生,改善伙食营养等,通过文化班给文化程度低,阅读能力弱的工作同志,做系统的卫生教育。上级卫生机关,则可编著通俗卫生刊物、读物,以对有阅读能力的工作同志们进行系统的卫生教育。进而改进个人卫生,及消灭有害的生活习惯。
(2)在医疗方面,因门诊部医疗工作直接与医院取得联系,则在诊断治疗效果上,医务人员本身掌握业务能力上,及工作效率上,均可显著提高。药品的消耗可以减少,并可节省大部工作人员。(按我们机关门诊部工作人员为四十一人,每五十人中有一医务工作人员。其次七个月来初复诊共诊病九四○七次,医生有五人,平均每个医生每月平均诊病二六八·四次,合计每人每日诊病不及十次。)
(3)在七个月初复诊总数九四○七次中,妇产科检查为三四次,占百分之○·三,比重甚小。五官科诊病次数较多,然大多为砂眼,及由砂眼所引起的病害。因此,这二科每周二次或三次,由该门诊部所被配属的医院之该科医生轮流门诊,即可解决自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